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科学   4篇
  10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研究旨在观察饲料用混合油脂在储存过程中各氧化指标的变化规律,以得到评价饲料用混合油脂氧化程度的有效衡量指标。试验选用3批次豆油,3批次鱼油,10批次国产饲料用混合油脂以及2批次美国饲料级混合油,在室温下储存120 d,观察酸价、过氧化值、丙二醛值、茴香胺值和水提取物电导率5个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除酸价外其余四个指标都随着油脂储藏时间的延长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其中过氧化值和茴香胺值在饲料用混合油脂储藏过程中变化程度最为明显,试验结果表明,过氧化值和茴香胺值可以用作评价饲料用混合油脂氧化程度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62.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料加工工艺及维生素添加量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480只1日龄体重接近的白羽爱拔益加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A组)饲粮采用普通饲料加工工艺,配方中添加正常剂量的复合维生素[前期(1~21日龄)350 mg/kg、后期(22~42日龄)250 mg/kg];试验组饲粮采用高效调质低温制粒工艺,减少配方中复合维生素添加量(B组:前期280 mg/kg、后期200 mg/kg;C组:前期224 mg/kg、后期160 mg/kg;D组:前期180 mg/kg、后期128 mg/kg)。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试验前期,A组肉仔鸡饲料淀粉糊化度显著低于B组、C组和D组(P0.05)。试验后期,A组肉仔鸡饲料颗粒耐久性指数显著低于B组、C组和D组(P0.05)。试验前期、后期和全期(1~42日龄),各组肉仔鸡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肉仔鸡的腿重/屠宰重、胸肉重/屠宰重、心脏重/屠宰重、肝脏重/屠宰重、脾脏重/屠宰重、肌胃重/屠宰重、腺胃重/屠宰重均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长度及重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肉仔鸡饲粮采用高效调质低温制粒工艺,颗粒饲料加工质量优于普通饲料加工工艺,且饲料配方中减少维生素添加量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与普通饲料加工工艺无显著差异,即该工艺可节约维生素使用量。  相似文献   
63.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温热处理粉料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鸡蛋卫生指标的影响。选取40周龄的海兰褐蛋鸡1 0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5只鸡。对照组饲喂普通粉状蛋鸡料,试验组分别饲喂经70、80和90℃3种调质温度处理的粉状蛋鸡料。预试期1周,正试期12周。结果表明:1)试验组粉料的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调质温度的升高,试验组粉料的细菌总数显著下降(P0.05),大肠菌群数量也逐渐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2)各组之间第1~12周蛋鸡生产性能指标的差异不显著(P0.05)。3)各组之间第12周蛋壳强度、蛋壳厚度、蛋形指数、蛋黄比率和哈氏单位的差异不显著(P0.05),80℃高温热处理粉料组蛋黄的亮度、红度和黄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第4、8、12周,试验组蛋壳表面的细菌总数小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蛋壳表面的大肠菌群数量均小于对照组。5)试验组的肌胃、空肠和回肠相对重量小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调质温度的升高,试验组腺胃、肌胃、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相对重量都逐渐增大,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高温热处理可以改善饲料和鸡蛋的卫生指标,但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消化道指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4.
卧式混合机的混合机理、结构性能特点及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饲料生产过程中,混合工序是决定饲料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的关键环节。因此,作为混合工序主导设备的混合机,其性能的好坏与作业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饲料厂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目前国内所生产和使用的卧式混合机基本上以常规的螺旋环带式混合机和双轴桨叶式混合机为主。本文将分别对其混合机理、性能特点及发展前景作一探讨。1双螺旋环带式混合机1.1结构特点及混合机理双螺旋环带式混合机的转子是由内、外两条螺旋环带所组成。内外螺旋环带为等螺距、单头双层,结构比较简单、制造较容易,混合原理主要以对流混合为主。由于内外螺旋环带旋向…  相似文献   
65.
颗粒饲料产品等级评判系统软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颗粒饲料产品等级模糊综合评判法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模块化编程设计理论,基于VC++6.0和Access2000数据库,设计了颗粒饲料产品等级模糊综合评判软件系统,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66.
预混料是将畜禽需要的各种微量成分如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氨基酸、生长促进剂、防腐剂、抗生素等,用一定量的载体或稀释剂均匀地混合在一起的混合物。它作为配合饲料的一种原料,按一定比例添加到配合饲料中去,便于使微量的成分均匀分散,一般占配合饲料的5%以下,不经稀释不得直接饲喂。  相似文献   
67.
挤压膨化技术在水产饲料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挤压膨化饲料经过高温、高压,是一种低污染、浪费少、高转化率的优质环保型饲料,已呈现逐步取代硬颗粒料成为水产饲料主流的趋势。挤压膨化工艺在水产膨化饲料生产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地位,对饲料的品质、生产效率等影响较大。为此,《新饲料》杂志社与北京现代洋工机械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在2011年第3期协办"特别关注"栏目,邀请行业专家、企业生产负责人共同探讨挤压膨化机在水产饲料生产领域的应用,为企业正确选择应用水产饲料挤压膨化机提供参考,使挤压膨化技术在生产中真正起到作用,达到增产、降耗、提高饲喂时养分消化率和能量利用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68.
数字化技术为水产膨化饲料生产创造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9.
文章综述了研究水产动物微颗粒饲料加工工艺的必要性,提出了将挤出滚圆法用于微颗粒饲料的制备,对其制备工艺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经初步试验证明采用该方法制备水产动物微颗粒饲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0.
豆粕与发酵豆粕中主要抗营养因子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豆粕是动物饲料的主要原料,但其含多种抗营养因子(anti-nutritional factors, ANF),阻碍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从而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研究表明豆粕经微生物发酵可有效地降低抗营养因子含量。但由于发酵工艺、发酵菌种、豆粕本身的因素,不同生产厂家的豆粕及发酵豆粕中各抗营养因子含量差别较大,现有研究中也少有关于二者中抗营养因子水平的研究报道。为此,抽取了市售的65批次豆粕和54批次发酵豆粕,对6抗营养因子: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棉籽糖、水苏糖、脲酶进行分析测定,以了解饲料行业使用的豆粕及发酵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含量。【方法】用ELISA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对样品中的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进行测定,其分析方法和操作要求均与所购ELISA试剂盒的说明相一致,主要过程为:样品前处理、加样、洗板、加酶标试剂、显色、终止。棉籽糖和水苏糖的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检测微波提取的棉籽糖和水苏糖。脲酶分析参照国标方法:加入尿素缓冲液后恒温水浴,一定时间后加入盐酸溶液停止反应后冷却,清洗试管内容物,以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pH4.7后根据体积计算得出脲酶活性。【结果】调查分析后发现:豆粕和发酵豆粕中的大豆球蛋白平均含量分别为129.3、54.7 mg·g-1,发酵后大豆球蛋白平均含量降低了57.7%,根据百分位数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豆粕和发酵豆粕中的大豆球蛋白正常值范围分别为58.9-P90(177.3 mg·g-1)、ND-P90(109.4 mg·g-1)。豆粕中的β-伴大豆球蛋白平均含量为102.2 mg·g-1,而发酵豆粕中的β-伴大豆球蛋白为37.6 mg·g-1,相比豆粕降低了63.2%,使用相同的数据统计方法判定二者中β-伴大豆球蛋白含量正常值范围分别为42.8-P85(147.2 mg·g-1)和ND-P85(61.8 mg·g-1)。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在豆粕和发酵豆粕中平均含量分别为18.4 mg·g-1和7.5 mg·g-1,发酵处理使其含量下降了59.1%,同时得出豆粕及发酵豆粕胰蛋白抑制因子含量正常值范围分别在ND-P80(28.6 mg·g-1)、ND-P80(9.9 mg·g-1)之间。豆粕和发酵豆粕中的棉籽糖平均含量分别为11.02、1.93 mg·g-1,发酵豆粕比豆粕减少了82.5%,豆粕和发酵豆粕中棉籽糖的正常值范围分别在ND-P90 (13.79 mg·g-1)、ND-P90(4.65 mg·g-1)之间。豆粕中水苏糖的平均含量为29.70 mg·g-1,而发酵豆粕中水苏糖的平均含量为5.19 mg·g-1,发酵后水苏糖含量降低了82.5%,同时水苏糖的正常值范围分别在ND-P85 (33.29 mg·g-1)、ND-P85(11.58 mg·g-1)之间;豆粕中脲酶含量正常值范围为ND-P97(0.40 U·g-1),发酵豆粕脲酶未检出。综上得出,发酵豆粕的抗营养因子含量与豆粕相比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结论】在分析调查的基础上得出了现行市售豆粕及发酵豆粕主要抗营养因子的含量范围。本调查分析为饲料加工工艺的进一步优化提供数据支撑,同时能够对养殖企业选择豆粕及发酵豆粕作为饲料原材料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