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48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16篇
  34篇
综合类   278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112篇
园艺   47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21.
家蚕丝素蛋白被报道具有一定的解酒功能,但是相关机理仍不明确。本实验通过构建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来研究丝素蛋白对其肝损伤的防护作用,通过肠道微生物来探讨丝素蛋白发挥功效的机制。结果显示,丝素蛋白的干预可以降低酒精引起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甘油三酯的升高,使其恢复到正常水平,并且能够显著改善受损肝脏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有关肠道微生物的分析则表明,家蚕丝素蛋白可以恢复小鼠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使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的比值趋于健康水平,从而有效改善了酒精引起的肠道微生物失衡的状况。结果表明,家蚕丝素蛋白可以通过改善肠道菌群来防护小鼠的急性酒精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622.
成胡 24 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利用 2009 年引进意大利蚕豆资源 YDL 系统选育而成的蚕豆新品种,2021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该品种生长势旺,荚长、粒大、优质,中抗赤斑病、锈病,鲜荚产量高,适宜在四川平坝、丘陵不同台位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623.
建立了改良QuEChERS-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快速检测红茶和绿茶中草甘膦、草铵膦及氨甲基膦酸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纯净水提取2次,提取液采用MWCNT、C18、PVPP和CNT-OH吸附剂分散固相萃取净化,质谱以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红茶和绿茶基质中,草甘膦、草铵膦和氨甲基膦酸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9 3~1.000 0,方法的检出限(LOD)分别为0.005 0、0.030、0.030 mg·kg-1,定量限(LOQ)分别为0.050、0.10、0.10 mg·kg-1,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1.6%~120.0%,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6%~13.6%。该方法前处理简单、成本低、重复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红茶和绿茶中草甘膦、草铵膦及氨甲基膦酸的检测。  相似文献   
624.
试验旨在研究在蛋鸡基础日粮中添加深海鱼油对蛋鸡血清生化指标、蛋黄丙二醛含量以及鸡蛋感官品质的影响。选取198日龄的海兰灰蛋鸡672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8只蛋鸡。试验Ⅰ组(对照组)蛋鸡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Ⅱ组、Ⅲ组、Ⅳ组、Ⅴ组、Ⅵ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75%、1.00%、1.25%、1.50%、1.75%的深海鱼油。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蛋鸡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呈下降趋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有所上升。试验第7、14、42 d,各试验组蛋黄丙二醛(MDA)含量有所升高;试验第28 d,Ⅲ组和Ⅴ组蛋黄MDA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21.51%和20.01%(P>0.05);随着试验时间增加,各试验组蛋黄MDA含量均有降低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除Ⅵ组外,其余试验组鸡蛋的组织状态、口感、色泽以及整体感官评分增加,接受度提高,Ⅳ组得分最高,Ⅴ组其次,对Ⅵ组鸡蛋有轻微厌恶感。研究表明,蛋鸡基础日粮中的鱼油的适宜添加量为1.50%。  相似文献   
625.
杨梅 《云南农业》2023,(11):25-27
<正>楚雄市子午镇以农业产业发展促农增收为核心,按照“稳粮烟、强畜牧、推特产”的思路,紧扣特色优势,以培育龙头企业为依托、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动力,着力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全镇畜牧、林果、蔬菜、花卉等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逐渐扩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逐步提高,乡村振兴基础不断夯实。  相似文献   
626.
【目的】研究磷对尾巨桉组培苗生理及养分利用的影响,进而筛选出耐低磷的尾巨桉无性系,为桉树优良无性系的遗传改良提供参考。【方法】以生长一致的60日龄尾巨桉(无性系27,28,29和43)组培苗为试验材料,设置0,0.01,0.1,1.0 mmol/L 4个供磷水平,采用水培法进行试验处理,20 d后采样测定各处理尾巨桉地上和地下部分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叶片Ca、Mg、Fe、Mn、Zn含量,叶绿素含量及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探索供磷水平对尾巨桉组培苗生理响应及养分利用的影响,并对组培苗抗磷胁迫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当磷浓度为0~1.0 mmol/L时,随着磷浓度的降低,尾巨桉地上、地下部分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均呈下降的趋势;随着供磷水平的提高,叶片Ca、Fe、Mn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Mg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Zn含量则变化较复杂。随着磷浓度的下降,各无性系氮磷钾利用效率呈增加趋势,低磷水平(0.01 mmol/L)下各无性系的磷利用效率依次为无性系29>无性系43>无性系28>无性系27。(2)与正常磷水平(1.0 mmol/L)相比,低磷胁迫处理尾巨桉组培苗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下降,而SOD、PPO、POD、APX、CAT活性及MDA含量均增加。(3)各无性系尾巨桉组培苗抗磷胁迫能力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无性系29在低磷胁迫时抗逆性更强,对磷的利用效率更高;无性系28和27次之,无性系43最差。【结论】低磷胁迫对各无性系巨尾桉的生长有明显影响,其中尾巨桉无性系29的抗逆性最强,是最佳耐低磷无性系。  相似文献   
627.
为探究辣椒的风味品质与不同类型土壤的相关关系,采用相关分析和PLS-DA分析法对不同类型土壤(重庆紫色土、成都水稻土)辣椒的辣椒素、维生素C、游离氨基酸和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紫色土辣椒的辣椒素、维生素C质量分数显著低于水稻土,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则显著高于水稻土;紫色土辣椒挥发性成分以醛、烯烃、酯、醇4类物质为主,水稻土辣椒以醇、烯烃、酚3类物质为主;3-蒈烯、罗勒烯、芳樟醇等22种物质是导致两种类型土壤辣椒风味明显不同的关键物质.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与游离氨基酸、酸类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辣椒素、维生素C、醇类、酯类、酮类、酚类和烷烃类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碱解氮、速效磷与辣椒素、维生素C、烯烃类、醇类、酮类、芳香族类、酚类、烷烃类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游离氨基酸、酸类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全磷、全钾、交换钙、交换镁与游离氨基酸、酸类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辣椒素、维生素C、烯烃类、醇类、酮类、芳香族类、酚类、烷烃类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28.
致泻性大肠杆菌可引起大熊猫血水样便、休克,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为准确鉴定4种致泻性大肠杆菌病原,本研究通过对引物浓度、退火温度、反应条件等进行优化,建立了能同时检测EPEC和EHEC的多重PCR方法以及ETEC和EAEC的多重PCR方法。结果得出:两种多重PCR方法特异性强,仅对特有的毒力基因进行扩增,对其他10种大熊猫源病原菌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较高,细菌基因组DNA检测中EHEC和EPEC的检测下限为2.71×104拷贝/μL,EAEC的检测下限为3.23×104拷贝/μL,ETEC的检测下限为3.23×103拷贝/μL;菌液检测中EPEC和EHEC的检测下限为1.85×104CFU/mL,ETEC的检测下限为2.9×103CFU/mL,EAEC的检测下限为2.62×104CFU/mL;不同时间段重复8次,均扩增出对应的目的条带,证明重复性好。利用多重PCR和单一PCR方法分别检测110份样品,结果得出esc V基因阳性率为1.82%(2/1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