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6篇
  17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21.
在长达半年之久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水稻作为为数不多的生命有机体活体展示品,在中国国家馆“希望的大地”展区内进行了全程展示,所展水稻的长势长相及理论产量均达到了超级水稻的水平,且均为抽穗期,取得了良好的展示效果。本文主要介绍了支撑水稻室内展示的水稻展品养成技术,以期为发展农作物的室内展示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2.
巨姓     
说起巨姓,人们往往都会开玩笑:“既然姓巨,不如名字就叫‘巨无霸’,好记又响亮……”。可玩笑归玩笑,很多人并不知道,中国历史上第—个巨姓名人还真就叫“巨毋(无)霸”。  相似文献   
23.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由国有独资公司改制而成的多元化资本结构的大型企业集团,是我国"一五"期间156个重点项目之一。作为我国最大的农业装备制造企业,"东方红"商标成为我国农业机械化的象征。大中型拖  相似文献   
24.
对速冻芦笋的热烫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热烫因子笋径(A)、热烫温度(B)和热烫时间(C)对芦笋热烫效果影响的主次顺序为A>B>C;笋径对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有极显著的影响,对芦笋烫后的感官品质有显著影响;热烫温度和时间对POD活性有显著影响。芦笋热烫的适宜条件范围为茎粗0.8~1.4 cm,热烫温度88~95℃,热烫时间为2~3 min,热烫最佳处理组合为A_2B_3C_1。  相似文献   
25.
本研究将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变异株(PRV AH02LA株)的gE基因缺失株(LA-A株)接种BHK-21细胞,经纯悬浮培养制备抗原,甲醛灭活后制备油乳剂灭活疫苗,并确定该灭活疫苗的最小免疫剂量和效力检验方法,以及在2~8℃保存期。结果显示:猪伪狂犬病病毒基因缺失灭活疫苗(LA-A株)的效力检验方法为以2.0 mL(抗原含量108.20TCID50)接种4~5周龄PRV阴性健康仔猪,颈部肌肉注射,间隔28 d以相同剂量和方法加强免疫,加强免疫后第21 d,免疫猪血清PRV抗体中和指数应不低于10000,攻毒保护率应不低于80%;最小免疫剂量为1.0 mL(抗原含量107.90 TCID50);制品保存期:在2~8℃保存期为18个月。该研究结果为新型疫苗的研制提供了重要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比较纳米抗体、HCAbs与常规抗体之间在温度稳定性方面的差异,为研究HCAb的功能特性和骆驼适应极端环境的免疫特点提供参考。【方法】 从溶菌酶、蒜氨酸酶和丹毒丝菌表面抗原A 3种抗原免疫的新疆双峰驼血清中,采用Protein A和Protein G亲和色谱纯化IgG1、IgG2和IgG3 3种亚型抗体,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菌中表达和纯化3种纳米抗体。采用ELISA方法,测定经过22~90℃一系列热处理后、平衡至室温的各抗体与相应抗原的结合活性,以剩余抗原结合活性的百分比作为衡量抗体温度稳定性的参数。【结果】 3种抗原免疫后均能在骆驼激发明显的抗体反应。采用Protein A/G亲和色谱,从血清中纯化获得分子量分别为50 KD+25 KD、 46 KD和43 KD的IgG1、IgG2和IgG3亚型抗体。骆驼IgG2和IgG3重链抗体比IgG1具有更高的温度稳定性,其中IgG3表现出比IgG2对温度更高耐受的趋势。从细菌表达纯化的3种纳米抗体都表现出比重链抗体和常规抗体更高的温度稳定性。【结论】 抗体结构形式和分子大小可能显著影响了双峰驼抗体对温度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27.
[目的]在室温下探讨不同润麦水分和润麦时间对黑小麦新春36号磨粉品质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一次润麦,对不同润麦水分(13%~16%)、不同润麦时间(16~40 h)下黑小麦新春36号的磨粉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试验表明,黑小麦新春36号蛋白质含量高达16.4%,具有开发面包专用粉和面条专用粉的潜质,采用Brabender磨粉,润麦水分14%,润麦时间32 h,此时,出粉率为56.5%,灰分为0.515%,损伤淀粉含量为16.7 UCD,降落数值为551 s,湿面筋含量31.86%,干面筋含量11.05%,面筋指数89.5,面筋持水率189.1%。[结论]研究可为黑小麦新春36号品种的面粉工业化生产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8.
当前,我国农村水体普遍污染严重,作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技术体系中的最后一环,农村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自己已有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和梳理了国内外适合我国农村的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并分别按技术原理进行了阐述。研究表明,其中的生态浮床技术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管理方便等优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水体原位生态修复技术,尤其是采用水稻等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植物作为浮床植物,不仅可以改善水质,其收益也能补偿部分投资成本;水生植物恢复技术是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恢复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必然选择,按照目标要求进行水生植物恢复,可以有效降低水体污染物浓度,促进水生态系统良性发展;以土壤生物工程为主的生态护坡技术适合我国农村河道的边坡修复,河岸植被群落能够得到良好恢复,坡岸土壤侵蚀和农业面源污染均能得到有效控制。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需与生态拦截技术和养分利用技术相协调,要以不同功能和目标需求为导向,注重采用组合技术工艺进行修复,以提高水环境生态修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9.
土壤含水量对反射光谱法预测红壤土壤有机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研究土壤含水量对有机质预测的影响,可为野外红壤有机质快速测定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测量了不同含水量红壤的可见光-近红外光谱反射率,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建立不同含水量的土壤有机质预测模型。结果显示,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有机质与一阶微分光谱的相关性先增加后下降,含水量为100~150 g/kg时相关系数最大。分380~2 400、380~1 300、1 300~2 400 nm三个波段建立不同含水量的有机质预测模型,模型预测精度均随土壤含水量增加而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利用1 300~2 400 nm建立有机质预测模型可以有效避开氧化铁影响,建立的模型预测精度最高。本研究认为,当土壤含水量小于200 g/kg时,可以利用在室内控制条件下测定的土壤反射率,建立1 300~2 400 nm波段的PLSR模型,进行红壤土壤有机质含量预测。  相似文献   
30.
基于盲源分离的稀疏植被区土壤含盐量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被对土壤光谱的干扰是目前土壤盐渍化遥感监测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探索消除稀疏植被覆盖区植被对光谱影响的方法,对提高土壤含盐量遥感反演精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189组不同植被覆盖度且不同盐渍化程度种植微区野外实测地表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进行分析,比较并评价了基于原始光谱和盲源分离(blind source separation,BSS)后光谱预测土壤含盐量的结果。结果表明:地表植被覆盖严重影响基于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的土壤含盐量反演精度。盲源分离方法,尤其是基于方程z=tanh(y)的独立分量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s analysis,ICA)算法,可有效分解植被和土壤的混合光谱,并提高植被覆盖下基于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的土壤含盐量反演精度。该方法为植被覆盖区大尺度土壤盐渍化遥感监测提供了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