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48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对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免疫母猪所生的仔猪,在接种疫苗前、后采集1116份血清样本,同时用HRP—SPA—ELISA、IHA和ID等三种方法进行比较检测,三种方法的阳性率分别为100%、90.77%和69.59%.  相似文献   
12.
免疫吸附去除猪瘟免疫血清中非相关抗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3.
肉孢子虫广泛寄生于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鱼类等动物,已见有报告的肉孢子虫有100种以上。以往认为肉孢子虫的感染在人和动物无临床意义,但最近的有些研究  相似文献   
14.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生态学与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麻雀、鸭、鹅等均可自然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其血清阳性率分别为7.4%(4/54),95.5%(363/380)和9.4%(11/117)。从鸭和麻雀分离到的IBDV可适应于鸡胚和鸡胚成纤维细胞,并产生CPE,对SPF鸡有致病性。病毒核酸和结构蛋白的电泳分析结果表明,鸡源、鸭源和麻雀源IBDV均有2条核酸带,5条蛋白带,毒株间的病毒核酸及结构蛋白电泳迁移率无显著差异,但其结构蛋白的相对含量不尽一致。经鉴定,鸡源、鸭源和麻雀源IBDV均属血清Ⅰ型,为同源病毒。本研究结果提示,鸡并非是IBDV的唯一自然动物宿主,非鸡禽鸟类宿主的存在可引起IBD的传播和续源流行,也为IBDV的变异提供了特殊的生态条件,成为诱导IBDV变异的另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琼脂凝胶双扩散试验诊断牛肝片吸虫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片吸虫病是严重危害反刍兽的寄生虫病。本病在我国广大地区的牛、羊中广为流行,引起大批牛羊死亡,造成经济上的严重损失。长期以来,都是依靠粪检虫卵对本病进行诊断,但因检出率低,而且耕牛在感染后78天才开始排出虫卵,所以无法据以作出早期诊断。1983年我们用琼脂凝胶双扩  相似文献   
16.
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 IBDV)单克隆抗体夹心抑制 EL ISA对麻雀、鸭、鹅进行了血清学调查 ,阳性率分别为 7.4% ( 4/ 54 )、95.5%( 3 6 3 / 3 80 )、9.4% ( 1 1 / 1 1 7)。从 IBD阳性麻雀、IBD病鸡以及同群饲养的鸭、鹅体内分离到了 4株不同源病毒 ,IBDV单克隆抗体夹心 EL ISA、Dig-标记 IBDV c DNA探针斑点杂交和交叉中和试验证明该病毒均为 IBDV血清 型。病毒可适应并致死鸡胚 ,适应于鸡胚成纤维细胞并产生细胞病变效应 ( CPE)。病毒代谢抑制试验证明其基因组为 RNA,病毒对乙醚不敏感 ,p H2 .0不能灭活病毒 ,p H 1 2可使病毒失去感染性 ,56℃作用 3 h病毒仍有活性 ,70℃ 1 h可灭活病毒。以上结果表明 ,从鸡、麻雀、鸭、鹅体内分离到的 IBDV生物学性质比较稳定且非常相似。本研究结果提示 IBDV已在我国广泛流行 ,麻雀、鸭、鹅可成为 IBDV携带者或传染源 ,在 IB-DV传播和生态变异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和鸡新城疫(ND)是严重危害养禽业发展的两大疫病.据调查,两病的混合感染率可达70%~80%,混合感染的发病鸡群,病死率在80%以上.因此,IBD和ND的免疫  相似文献   
18.
应用RT/PCR—SSCP法分析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变异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cDNA序列,在病毒VP2区域设计1对引物,应用RT/PCR-SSCP方法对4个不同时间及不同地域从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病鸡法氏囊组织中分离的IBDV分离物进行了分析,发现4个IBDV分离物的SSCP图谱均存在明显差异,本试验表明,IBDV变异在我国普遍存在,SSCP方法可用于IBDV的变异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高表达毒株血清型分析与免疫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 2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 VP2高表达毒株 0 0 ZB和 99TA3的血清亚型进行了分析 ,交叉中和试验表明 ,它们属不同的血清亚型。用这 2个毒株分别制备灭活疫苗进行免疫试验 ,试验保护率为 10 0 %,显示出良好的免疫效力。  相似文献   
20.
猪瘟ELISA抗体与免疫保护力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