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3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1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1.
为了提高表达含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GP5基因DNA疫苗的死疫效应,本研究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将GP5基因的密码子改造为猪体嗜好的密码子,并将其作为免疫原基因,连同野生型GP5基因,分别插入表达载体pIRES1neo中,构建重组质粒pIR-optiGP5和pIR-GP5.将这两种质粒分别转染293T细胞,转染后48 h,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GP5基因的体外表达情况,结果两种检测方法显示重组质粒pIR-optiGP5的蛋白表达量明显多于pIR-GP5。为了评价DNA免疫质粒pIR-optiGP5的免疫效果,选取30只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将pIRES1neo、pIR-GP5、pIR-optiGP5分别以100μg/只剂量,进行肌肉多点注射,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同时,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流式细胞技术、淋巴细胞特异性增殖试验等方法检测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结果显示:DNA免疫质粒pIR-optiGP5在二免后即可检测到荧光抗体,而pIR-GP5在三免后才能检测到;且发现用pIR-optiGP5质粒免疫小鼠,其CD4^+、CD8^+ T淋巴细胞百分数及特异性刺激指数均高于pIR-GP5免疫小鼠,推测经过密码子优化的GP5基因其蛋白在小鼠体内得到了较高水平的表达,并诱导了较强的免疫应答,这为进一步研究和设计有效的PRRSV DNA疫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2.
2006年5月以来,我国部分猪场暴发了一种以高热、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经病原分离及分子流行病学分析证明是由一种带有nsp2部分缺失的、对猪呈高致病性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引起的。本实验参考GenBank发表的以及本实验室分离鉴定的PRRSV的nsp2基因序列,在nsp2缺失区的两端的保守区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建立了一种PRRSV的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扩增高致病性PRRSV基因组时可获得230bp的片段,扩增经典型PRRSV时则获得320bp的片段,根据RT-PCR产物大小可将二者区分开来。通过大量临床病料的检测,并配合PCR产物测序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特异,可以鉴别高致病性PRRSV,为进一步的PRRS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13.
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CH-1a株的GP3蛋白基因进行截短修饰后,克隆于pGEX6p-1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并进行诱导表达。经SDS-PAGE检测,融合表达的蛋白rtGP3大小约40 000;Western blotting分析证实,表达的融合蛋白rtGP3能被PRRSV阳性血清所特异性识别。收获融合表达的rtGP3,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分别以表达的融合蛋白rtGP3和GST蛋白作为包被抗原,通过间接ELISA方法对融合细胞的上清液进行检测,结果获得了5株能稳定分泌抗rtGP3蛋白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31A2,31G11,32B12,32D4和32H7。利用PRRSV感染的Marc-145细胞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显示,所获得的5株单克隆抗体均能与PRRSV感染细胞产生特异性免疫荧光。亚型鉴定结果表明,5株单克隆抗体均为IgG1型,且轻链均为κ链。  相似文献   
114.
重组伪狂犬病病毒(rPRV-GP5)对绵羊的安全和效力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验证表达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GP5蛋白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rPRV-GP5)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将10只5~6月龄健康绵羊分成三组,安检组(3只)肌注108.0PFU/只、效检组(4只)肌注106.0 PFU/只,3只作为不接种对照组.接种后14 d,效检组与对照组每只臀部肌注伪狂犬病病毒"双城系"猪源强毒S株103 LD50,结果效检组全部保护,对照组全部死亡,安检组未见异常.结果表明,重组病毒完全符合伪狂大病活疫苗制造及检验规程中对疫苗的安全和效力检验标准.  相似文献   
115.
盖塔病毒(GETV)属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GETV属于虫媒病毒,可以通过蚊虫感染低等脊椎动物.猪群感染GETV后可发生轻微症状,主要导致怀孕母猪繁殖障碍.目前,GETV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较为广泛,近年来逐步在猪群中暴发,导致部分猪场经济损失严重.因此,加强对猪源GETV的病原、致病机制和疫苗的研究,对于该病的防控具有更...  相似文献   
116.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一种可致仔猪严重腹泻的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S蛋白在病毒感染和入侵宿主细胞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研究S蛋白的特点,本研究扩增了PEDV新流行毒株SHpd/2012的纤突蛋白S基因分段片段S11、S12、S13、S21和S22,将得到的目的片段导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并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进行表达、鉴定,获得了正确的PEDV S的分段蛋白S11(24-277aa)、S12(272-571aa)、S13(560-797aa)、S21(793-1109aa)及S22(1102-1384aa),为后续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致病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7.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胶体金抗体检测技术的建立和初步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胶体金标记纯化后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基因工程表达抗原,建立一种以微孔滤膜为固相载体,以红色胶体金为标记物的检测PRRSV抗体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特异性交叉试验证明GICA检测PRRSV抗体有较高的特异性.与其他方法对比检测证实了其敏感性.生产了一批免疫胶体金试纸条,检测36份临床样本,其中30份经免疫胶体金试纸条及ELISA、免疫荧光检测均为阳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免疫胶体金抗体检测技术的建立为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抗体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8.
研究旨在利用哺乳动物细胞悬浮培养系统表达非洲猪瘟病毒(ASFV)p17蛋白,纯化并免疫小鼠,制备针对ASFV p17蛋白的特异性多克隆抗体。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ASFV SY18毒株p17蛋白编码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p17基因片段,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p17-strep。将其瞬时转染293i细胞,并利用下游strep标签进行蛋白纯化。纯化后的重组p17蛋白配合MnJ(β)胶体锰佐剂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血清。利用Western blot、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鉴定该多克隆抗体的反应原性和特异性。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构建pCDNA3.1-p17-strep真核表达质粒,转染293i细胞后纯化获得重组p17蛋白。免疫小鼠后制备的多克隆抗体与真核表达的p17蛋白及表达ASFV p17蛋白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均有良好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本试验为深入探讨ASFV p17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9.
2013年初上海某猪场保育猪群中出现高热、呼吸障碍等临床表现,导致大部分发病猪死亡,为了确定此次猪群中爆发疫病的病原,本研究从发病猪群中随机采集了15份血液样品,利用RT-PCR方法对本次疫病病原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有11份临床样品呈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强阳性,且与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ighly pathogen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HP-PRRSV)对照大小相一致。随后从阳性样品中选取SHxx13/2013在Marc-145细胞中进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结果显示SHxx13/2013在细胞接种后第1代即出现明显的细胞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其病变特征与高致病性PRRSV强毒HuN4株一致。对SHxx13/2013第5代细胞分离毒进行RT-PCR和IFA等特异性鉴定,结果显示该毒株为PRRSV分离株,其蚀斑形态和生长特性与强毒HuN4株相似。分段克隆该毒株全长基因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新分离的流行毒SHxx13/2013株全长基因组为15 319 bp,其Nsp2基因特征与HP-PRRSV一致,在第482位和第534~562位发生两处共30个氨基酸的不连续缺失,且该毒株与高致病性PRRSV代表毒株HuN4亲缘关系较近,全长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6%。本研究结果表明新分离的SHxx13/2013株属于高致病性PRRSV分离株,据此我们推测今年年初上海某猪场爆发的疫情主要是由HP-PRRSV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