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8篇
  6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28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为筛选出品质优良的花生材料,为新品种选育提供优良种质资源,对100份广西特色花生品种资源进行了田间主要农艺性状观察及脂肪酸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抽查的63个品种株高在21.0~73.0 cm之间,总饱果数21.0~38.0个,百果重141~165 g,百仁重51~60 g,出仁率62%~72%,锈病3~7级,叶斑病4~7级;桂花39含油量最高,为59.20%,其次是桂花31(58.48%)、三河花生(58.26%)、旺茂花生(58.16%)、陆川红花生(58.06%);油酸/亚油酸值最高的是桂253(5.48),其次是十里红花生(4.16)、平政红花生2(3.30);初步筛选出经济性状较好的花生品种有五一花生、三育花生、桂花39和桂花80。  相似文献   
102.
花生属种间杂种及其早期多倍体世代生理特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花生属异源多倍体进化过程中的生理特性遗传变化规律,以花生区组栽野种间杂种F1、早期多倍体世代(S0~S3)及其亲本为材料,分析植株叶片中的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等抗病抗逆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杂种F1代各项生理指标都高于亲本,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染色体加倍后的S0~S1代植株叶片中的POD活性、脯氨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均高于F1代,S1~S3代各项生理指标伴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但仍高于母本栽培种,说明染色体加倍后的多倍体植株可能具有更强的抗病、抗旱等抗逆和环境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3.
为了探索花生属异源多倍体进化理论和种间杂交过程所涉及的遗传机制,以四倍体栽培种花生与二倍体野生种A. doigoi及其种间杂种F1和早期多倍体世代(S0~S3)为材料,采用cDNA-SCoT技术研究花生属人工异源多倍体进化早期基因表达变化规律。12条SCoT引物共扩增出108个cDNA片段,获得差异片段80个,占扩增总条带数的74.07%,对其中的35个差异片段进行克隆测序,有26个和GenBank数据库中已录入的基因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包括能量与代谢相关基因(8个)、未知功能蛋白基因(3个)、抗逆性相关基因(4个)、信号传导相关基因(2个)和反转录转座子相关基因(9个)。这说明花生属种间杂交人工异源多倍化早期世代发生着快速、剧烈的基因表达变化;从中获得的一些差异基因片段可用于花生属异源多倍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104.
为明确超宽行丛式甘蔗花生复合栽培模式的生态经济效应,探究超宽行丛式甘蔗花生复合栽培的高效生产机制,并为该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设置超宽行丛式甘蔗花生复合栽培(IS+IP处理)、单作甘蔗(MS处理)和单作花生(MP处理)3种栽培模式,分别于花生开花下针期、结荚期、成熟期及甘蔗收获期对土壤温度和湿度、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农艺性状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该模式的生产效益,揭示其高效生产机制。IS+IP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在花生三个生育期分别比单作甘蔗和单作花生提高5.1%~93.8%和17.0%~94.7%,其中间作花生边行(IP-1)土壤保水效果优于中行(IP-2)。在IS+IP模式中,花生和甘蔗的土壤温度均分别低于单作花生和单作甘蔗,但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P>0.05);花生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片SPAD值降低,以花生成熟期IP-1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片SPAD值降幅最大,与MP处理相比分别降低16.0%和16.4%。甘蔗的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片SPAD值提高,在花生三个生育期增幅分别达到4.2%~18.5%和6.4%~20.0%。IS+IP处理表现出明显的间作优势,土地当量比(LER)值...  相似文献   
105.
广西主栽花生品种钙肥施用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研究广西主栽花生品种对土壤钙元素含量的敏感程度,在易发生花生空秕的田块进行田间试验,对比田间与沙培的不同钙处理中不同花生品种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桂花22”对土壤中钙含量需求最高,也最敏感;其次是“桂花17”,“梧油7号”、“桂花30”对土壤中钙含量需求最少;“梧油7号”和“桂花30”的沙培胚败育与正常发育钙元素临界浓度值分别是60、40mg/L,“桂花22”和“桂花17”钙元素临界值浓度大于60mg/L。同时,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广西旱地花生空秕粒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6.
贵州省枫香优树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株优势木对比法,在贵州省10个县的枫香天然次生林中,共初选出枫香优树50株,优势木150株。经统计分析,确定枫香天然次生林中的枫香优树初选标准为:其树高应超过优势木平均树高的9%,胸径应超过优势木平均胸径的16%,材积应超过优势木平均材积的34%。以枝下高、高径比、结实量等性状作为优树形质指标,制定了评分标准。利用综合评定标准,对初选的50株优树进行综合评定。从而决选出枫香优树19株,入选率为38%,入选优树树高较对照平均提高了12.7%;胸径提高了24.4%;材积提高了61.2%,这19株优树可用于枫香第一代初级种子因营建。  相似文献   
107.
贵州石笔木DNA提取与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ISSR技术对贵州石笔木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方法]以贵州石笔木种子、新鲜叶片和干燥叶片为试材,采用改良的CTAB法和SDS法提取贵州石笔木基因组DNA,并对提取DNA的浓度和纯度进行测定。通过单因子梯度试验,筛选出优化、稳定的ISSR-PCR反应体系。[结果]利用CTAB法和SDS法从石笔木叶片中提取DNA时,鲜叶和干燥叶片提取的DNA质量和浓度略有差别,CTAB法提取的浓度稍大而蛋白残留稍多,SDS法提取的DNA量稍少但质量最高。而从种子中提取的DNA无论质量还是浓度均较差,但尚可满足ISSR分子标记试验。贵州石笔木的适宜ISSR-PCR反应体系为2μl的10×Buffer,模板DNA 40 ng,dNTP 0.25 mmol/L,Taq酶1 U,引物0.2μmol/L,总体积为20μl。[结论]该ISSR技术体系适用于贵州石笔木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8.
SSR分子标记的开发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综述简单重复序列标记(SSR)的特点及在作物遗传图谱构建、品种鉴定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的应用价值。重点描述开发SSR标记的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步骤,一种是通过克隆酶切片段和大量测序寻找SSR标记的传统方法,一种是应用SAGE原理不需要克隆的STMP技术。介绍这两种方法在创建小麦或大豆SSR标记中的应用。它们都能有效地开发可扩增出特定位点SSR的PCR引物。  相似文献   
109.
淮山零余子不同贮藏方式对出苗及苗期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研究了低温干燥、干沙埋藏及室温自然放置三种贮藏方式对淮山零余子出苗及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干燥处理的出苗率达100%,干沙埋藏处理的为64.3%,室温放置处理的为58.3%,三种处理间的出苗率差异达显著水平;但对苗期生长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调研剖析广西花生产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优化广西花生产业布局、提升花生产品竞争力及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7—2019年通过对广西14个地级市的花生种植面积、区域分布、栽培品种、产量、种植收益,以及花生加工企业原料来源、产品品牌建设、加工规模及销售等情况进行调研,综合分析广西花生产业现状,找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结果】广西属于我国南方春秋两熟、油食兼用的花生产区,各地市均有种植,普遍采用轮作或套种等种植方式。根据广西花生种植集中区域的地理位置,主要分为五大产区:桂南花生产区(南宁市和崇左市),桂中花生产区(来宾市和贵港市),桂北花生产区(桂林市),桂东花生产区(贺州市和梧州市),南部沿海花生产区(北海市、钦州市和防城港市)。2019年广西花生种植面积21.85万ha,总产量67.20万t,65%用于榨油、25%用于食用、10%作种用。广西花生生育期短,适应性广,种植效益高,但种植机械化水平较低,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农户自给自足生产为主,无机械干燥设备,花生品质受天气影响较大,且不同年份或种植户间的花生品质差异明显;广西花生加工产品主要是花生油和烤果类,由于本地生产的花生收购价格高,加工企业生产原料主要来源于其他省份或从国外进口,无法有效带动广西花生种植业的快速发展。【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产业布局;发挥区域优势,形成区域特色;加强基础研究,促进产学研联合攻关;加速新技术、新品种推广;提高花生生产机械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从而实现广西花生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