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81篇
  7篇
综合类   1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6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了研究压力脉动在核主泵压水室出口处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以国内某1 000 MW核电站主泵为研究对象,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进行定常与非定常三维数值模拟,得到压水室内部流场特性及计算点的压力脉动情况,并对其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结果表明:回流是引起压水室与出口交接处压力脉动的原因之一;在不同工况下压水室出口及其前后区域内存在明显的压力脉动,偏离额定工况越大,压力脉动波动幅度越大;压水室出口及其前后区域内,上侧的脉动幅度比下侧小,上侧的平均脉动幅度CA在0.9Q时为11.15%,在1.0Q时为9.62%,在1.2Q时为13.78%,下侧的平均脉动幅度,在0.9Q时为13.62%,在1.0Q时为12.53%,在1.2Q时为15.79%;靠近导叶出口处,泵壳两侧处的脉动幅度要大于靠近出口轴线附近的脉动幅度,远离导叶出口处,泵壳内的脉动幅度从上侧到下侧,逐渐递增;在额定工况时转频是各监测点压力脉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小流量和大流量时转频和叶频是各监测点压力脉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2.
无过载旋流泵正交设计数值模拟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正交设计法对旋流泵叶轮参数进行优化设计,设计了一个五因素二水平的正交方案,研究各几何参数对旋流泵性能的影响。采用雷诺平均数值模拟方法,对正交设计中每种组合进行性能预测,通过分析性能曲线对比图,找到了对于各个性能的最优方案。对数值计算得到的数据进行极差分析,获得了各几何参数影响性能的主次顺序,通过分析与比较得出最优参数组合,即叶轮外径220mm、叶轮出口宽度40mm、叶片出口安放角14°、叶片数4和无叶腔宽度40mm。在模拟基础上,对最优模型样机进行了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在实现无过载的同时,保持了较高的效率,达到了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83.
为了研究压力脉动在核主泵压水室出口处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以国内某1 000 MW核电站主泵为研究对象,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进行定常与非定常三维数值模拟,得到压水室内部流场特性及计算点的压力脉动情况,并对其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结果表明:回流是引起压水室与出口交接处压力脉动的原因之一;在不同工况下压水室出口及其前后区域内存在明显的压力脉动,偏离额定工况越大,压力脉动波动幅度越大;压水室出口及其前后区域内,上侧的脉动幅度比下侧小,上侧的平均脉动幅度CA在09Q时为1115%,在10Q时为962%,在12Q时为1378%,下侧的平均脉动幅度,在09Q时为1362%,在1.0Q时为1253%,在12Q时为1579%;靠近导叶出口处,泵壳两侧处的脉动幅度要大于靠近出口轴线附近的脉动幅度,远离导叶出口处,泵壳内的脉动幅度从上侧到下侧,逐渐递增;在额定工况时转频是各监测点压力脉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小流量和大流量时转频和叶频是各监测点压力脉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4.
基于双向流固耦合方法对核主泵内流场和结构场进行联合求解,研究流固耦合作用下核主泵叶轮的力学特性,分析经流固耦合作用后叶轮总体、叶片进出口边及叶根在各流量下的应力及变形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流固耦合作用对主泵外特性有一定影响且耦合后结果更接近试验值;随着流量的增加,叶轮前盖板处应力分布均匀性有所降低,而叶轮的最大等效应力均发生在叶轮叶片出口边与叶轮前盖板交界处,在交变载荷的作用下容易产生疲劳破坏.叶轮的最大的变形发生在叶轮叶片出水边的中部,叶轮的最大变形量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增大.叶根的进出口边处易出现应力集中现象,说明叶片进出口边对液流的压力载荷及动静干涉作用极为敏感,在叶轮水力及结构设计时应予以足够重视.研究结果为核主泵以后的性能分析、叶轮的结构设计、维护和检修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5.
针对研究不同启动加速度对核主泵启动过渡过程中叶轮内部流动的影响,以3组不同启动加速度瞬态外特性试验性能参数为依据,获得流量与时间和转速与时间的外特性曲线,将获得外特性曲线作为边界条件,代入CFX中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启动过程中外特性曲线及叶轮流道内流线图和压力梯度云图.结果表明:启动加速度与核主泵启动时间有直接关系,但是与流量和转速到达稳定值之间的时间差无关;启动加速度对叶轮内部流动稳定性和压力变化幅度有较大的影响,在启动过渡过程中,较大启动加速度对应叶轮内部流动极不稳定,产生一定强度和面积的旋涡区且压力变化幅度有较大波动,而较小启动加速度对应叶轮内部流动稳定,压力变化幅度均匀.该结果在启动过渡过程中对控制核主泵的不稳定性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6.
综述了脂肪营养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影响的最新研究结果,并对铜、卵磷脂、肉碱等影响脂肪消化的因素作了较为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87.
维生素A、E和叶酸对母猪的繁殖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该综述主要对维生素A、E和叶酸的添加阶段、添加方式、添加剂量及其添加形式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得出维生素的最佳使用方式,为母猪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猪粪便是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我国每年畜禽粪便资源总量达到38亿吨,但综合利用率仅为60%[1]。长期以来猪粪便被当作猪场污染源,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粪便不能很好的发挥其有效作用。本文从粪便的理化特性和利用对策进行探讨,为猪场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9.
小型气液射流泵内部流场数值模拟及优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研究采用空气作为工作流体的气液射流泵性能和特征,设计了不同结构的气液射流泵试验模型.应用VOF方法,结合k-ε湍流模型,根据试验所得数据确定边界条件,对相同工作气体压力和不同参数下的气液射流泵内部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带有扩张式喷嘴的气液射流泵流体的速度和静压分布情况比非扩张式喷嘴的气液射流泵的好;喉嘴距为5mm气液射流泵的速度分布情况较佳;混合室直径为6 mm的气液射流泵的速度分布情况较好.带有扩张式喷嘴喉嘴距为5 mm及混合室直径为6 mm的气液射流泵有较好的速度分布.  相似文献   
90.
影响杜泊绵羊胚胎移植效果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探讨了在生产条件下杜泊绵羊移植胚胎数量、胚胎发育阶段、受体重复利用、卵巢黄体数量、季节和移植方法对胚胎移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植2枚或3枚胚胎的妊娠率(63.79%、61.90%)显著高于移植1枚胚胎的妊娠率(50.30%)(P<0.05);2~8细胞胚胎的移植妊娠率与桑椹胚/囊胚移植妊娠率差异不显著(P>0.05);受体重复利用对妊娠率无显著影响(P>0.05);受体单侧卵巢上有3个及以上黄体数妊娠率最高,但与单侧卵巢上有1个和2个黄体的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秋季进行胚胎移植,妊娠率为59.77%,高于冬季移植的妊娠率(52.94%),但差异不显著(P>0.05);常规手术法与腹腔内窥镜法移植相比,妊娠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