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27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3篇
  15篇
综合类   130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初步探讨牦牛RGS2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试验采用RT-PCR方法及TA克隆法得到麦洼牦牛RGS2基因,并运用不同的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牦牛RGS2基因系列含1个540 bp的开放阅读框,共编码178个氨基酸,Gen Bank数据库中登录号为FJ786041。编码Phe的密码子UUU、编码Leu的密码子UUG、编码Ile的密码子AUU等20种密码子为该基因的偏好性密码子,确定的27种最优密码子均以G或C结尾。RGS2氨基酸序列与普通牛、绵羊、山羊相似性分别为99.5%、96.3%、96.1%。系统发育树上,牦牛与普通牛聚在一起,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12.
探讨奶牛X性控冻精的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的可行性及显微操作条件对奶牛X性控冻精ICSI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运动性控冻精ICSI卵的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均高于不运动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分别用5%、8%和10%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精子操作液处理性控冻精,进行ICSI操作,ICSI卵的卵裂率差异不显著;但PVP在5%和10%时,正常卵裂率分别是78.4%和69.1%(P<0.05),囊胚率分别是29.7%和20.4%(P<0.05).精子显微注射时,将卵母细胞的极体调整在相当于时钟6点与12点的位置时,所获ICSI卵的卵裂率差异不显著,但正常卵裂率(76.4%,66.7%)和囊胚率(28.6%,19.0%)明显提高(P<0.05).结论认为,进行奶牛X性控冻精ICSI操作时,应选用运动精子,并用含5%PVP的精子操作液进行处理,而且注射在卵母细胞极体置于6点的位置,有利于ICSI卵体外发育.  相似文献   
13.
对713只雅安奶山羊、728只成都麻羊、366只简阳大耳羊、334只南江黄羊母羊受体分别分成3组,按3种炔诺酮阴道栓-FSH程序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研究结果表明,3种同期发情处理程序对不同品种母羊都有较好的同期发情效果,4个品种的同期发情有效率分别为92.3 %(658/713)、92.7 %(675/728)、91.7 %(336/366)和90.4 %(302/334),发情羊排卵并形成功能黄体的比率分别为71.0 %(467/658)、67.1(453/675)、69.9(235/336)和63.9(193/302).4个品种母羊从撤除炔诺酮阴道栓到发情的间隔时间分别为43.3±14.3、47.0±20.5、42.8±13.0、50.8±19.4 h,发情持续时间分别为44.8±14.9、43.8±19.3、39.8±13.4、40.8±19.1 h.  相似文献   
14.
李键 《甘肃农业》2006,(11):187
在国家投入和外商投资有限的情况下,宁夏应抓住东部产业转移这一历史机遇,积极吸引东部企业来宁投资,促进自身经济发展。本文从东部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的主要领域入手,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从资本、市场体系、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四个方面阐述宁夏吸引东部企业进入的积极意义,最后提出了宁夏吸引东部企业来宁投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研究结果表明:波尔山羊小、中、大卵泡发育阶段的超排效果即供体羊黄体平均数(个/只)、羊均可用胚胎数(枚/只)、可用胚比率(%)分别为:16.18±7.46、16.92±7.15、15.80±6.49,13.18±6.60、13.76±6.52、12.05±4.98、81.46、81.32、76.26。大卵泡发育阶段的超排效果比中、小卵泡发育阶段略差,但并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6.
李键 《甘肃农业》2006,(8):197-198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使中小企业克服自身不足、提高竞争力,已成为我国理论界和企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探讨了美斯特邦威公司成功运用战略联盟取得成功的案例之后,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特点,提出了构建中小企业战略联盟措施。  相似文献   
17.
千年桐种源间叶绿素荧光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不同种源千年桐叶片为试验材料,测定叶绿素荧光参数Fo、Fm、Fv/Fo、Fv/Fm、Yield、qP和qN,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千年桐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qP值均存在极显著差异,Yield值存在显著差异.参数Fv/Fm、Fv/Fo、Yield是林木光合效率的重要依据,其中莆田种源的三值均较高.据千年桐不同种源荧光参数综合指标投影值的计算结果,6个种源的优劣排序为:莆田>建阳>尤溪>顺昌>沙县>政和.结合叶片SPAD值、苗木的苗高和地径以及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综合考虑,千年桐的早期选择可以优先考虑莆田种源、建阳种源和尤溪种源.  相似文献   
18.
牦牛源鲍氏志贺菌的鉴定及对BALB/c小鼠的致病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旨在对从待屠宰健康牦牛中分离的志贺菌进行鉴定及确定分离株的致病性.通过形态染色、培养特性、生化特性、血清型鉴定、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以及BALB/c小鼠的LD50测定等方面对分离株进行系统鉴定,并对分离株进行电镜观察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形态染色、培养和生化特性符合志贺菌的特点,血清型鉴定为鲍氏6型志贺菌,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演化分析表明,分离菌株与人源鲍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亲缘关系近,而与其他动物志贺菌亲缘关系较远,分离株对BALB/c小鼠具有致病性,其LD50值为2.5×107.5 CFU,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常用抗生素无耐药性.本次试验首次从健康牦牛中分离的鲍氏6型志贺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与人源菌株亲缘关系较近,提示牦牛中分离的鲍氏志贺菌具有公共卫生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为微生物与植物互作关系的生产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浇施菌液并接种5株内生真菌(NG1、CG5、AJ6、AJ14和AJ13)于低磷胁迫下的杉木幼苗(Cunninghamia lanceolata),15d后进行低磷胁迫试验,测定杉木植株的电导率、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和可溶性蛋白等生理生化指标,分析内生真菌对杉木抗逆性的影响,筛选低磷胁迫下适宜杉木的内生真菌。结果表明:正常条件下,菌株NG1、AJ6和AJ14能有效提高植株电导率;轻度低磷胁迫条件下,菌株AJ14能较好地保护植株生长;中度低磷胁迫条件下,各菌株在胁迫中前期均能显著缓解磷胁迫;重度低磷胁迫条件下,菌株AJ6和AJ14表现良好,能有效缓解逆境对植株的伤害。在不同低磷胁迫梯度下,5株溶磷菌均能在胁迫15~45d显著缓解低磷环境对植株的危害。与未接种处理的杉木幼苗相比,菌株NG1、AJ6、CG5、AJ14以及AJ13均显著提高SOD活性,对杉木幼苗均有一定的抵御低磷胁迫的作用,以菌株AJ14效果最佳。菌株AJ6和AJ14在低磷胁迫下能有效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综合各项指标,菌株NG1和AJ6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低磷胁迫对杉木植株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