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31篇
农学   38篇
基础科学   26篇
  31篇
综合类   216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69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用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查南京地区部分奶牛场和兔场的牛、兔粪样。共发现3例隐孢子虫卵阳性牛,2例阳性兔。牛、兔群的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3.2%(3/94)和1.8%(2/113)。其中成年牛感染率为2.0%(1/50)、犊牛4.5%(2/44),而腹泻犊牛的感染率达16.7%(1/6)。同时在6例腹泻犊牛粪样中查出2例感染了轮状病毒。未发现隐孢子虫和轮状病毒混合感染病例。  相似文献   
82.
以发酵豆乳为材料,分离出四种酵母菌,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分离鏊定和发酵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四种酵母菌在豆乳的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代谢旺盛,具有互补性,用其制作的豆乳既有大豆的香味,也有酒精的醇香味,口感易被接受.与乳酸菌发酵豆乳相比,口感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83.
庆农8号原系号9196-11-2-2,是陇东学院农学系1991年用丰产、优质自育的8809(1)2品系为母本与抗旱、抗寒、耐脊、适应性强的新品系8202(23)-3-421-4为父本杂交,1992~1996年在干旱、寒冷、多病的自然条件下根据育种目标采用系谱法进行了组合、单株和株系的评选,1997~1998年进行品系鉴定试验并最终决选而成的抗旱优质丰产小麦新品种。1999~2000年参加品系比较试验,2000~2002参加甘肃省冬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2005年12月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4.
秦王川灌区农田土壤盐分离子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引大入秦工程实施以来,秦王川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秦王川灌区不同时空下的农田土壤可溶性盐分离子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以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秦王川盆地农田土壤八大离子中,阴离子以SO42-浓度最高,CO32-浓度最低,几乎为零,阳离子以Na+浓度最高,K+浓度最低,主要盐分包括Na2SO4、CaSO4、NaHCO3和Ca(HCO3)2等;土壤中不同盐分离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体现了盐分的沉积学特征以及其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化关系;土壤的盐分含量在各种因素(灌溉、蒸发、降水以及人为耕作等)影响下,是一个时刻变化的动态过程,这种动态过程可能会在某一时间点达到某种平衡,但这种平衡会被新的因素的加入而打破。  相似文献   
85.
我区属黄淮海流域夏大豆亚区,无霜期180—220天,夏大豆生育期积温为2400—2700℃,且生长期又正值雨季,因而适合夏大豆生长,但我区粘壤地质粘结性强,耕作费力,宜耕期短且耕性不好。湿时泥泞,机械作业易板结,干时坚硬,整地质量无保证。夏大豆生长期短,始花早,植株繁茂性差。推广粘土地夏大豆机械免耕平作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提倡利用前茬作物耕地后效,不耕地,灭茬后直接播种夏大豆,能够抢抓农时,利于中晚熟优质高产品种利用,营造合理的群体结构,达到节能高产目的。  相似文献   
86.
通过资料和民情习俗调查,简述了花卉的食用历史及现状,可食花卉的主要用途,花卉食品产业化开发的现状及对天水市食用花卉产业化开发利用的设想.  相似文献   
87.
生物炭连续施用对农田土壤氮转化微生物及N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连续添加生物炭6年后对农田土壤氮转化相关微生物功能基因的影响,揭示生物炭影响作物产量和N2O排放的微生物学机制,并为生物炭的推广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在潮土农田设置0(BC0,对照)、2.25(BCL,低量)、6.75(BCM,中量)和11.25 t·hm-2(BCH,高量)4个秸秆生物炭量处理的田间定位试验,采用田间观测、化学分析、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系统研究施用生物炭对氧化亚氮(N2O)排放、氨单加氧酶(amoA)、亚硝酸还原酶(nirK、nirS)、氧化亚氮还原酶(nosZ)基因丰度及夏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BC0处理相比,施用生物炭可显著提高夏玉米籽粒产量,且BCM处理籽粒产量达到最大值10 811 kg·hm-2,显著降低夏玉米生育期N2O累积排放量,并以BCM处理减少N2O排放效果最优。研究还发现,在夏玉米多个生育时期,与对照比较,生物炭施用可以显著提高耕层土壤无机氮储量和土壤含水量。此外,随着生物炭施用量增加,土壤氨氧化古菌(AOA)基因拷贝数在夏玉米大喇叭口期和成熟期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两个时期均以BCM处理最高,而氨氧化细菌(AOB)基因拷贝数在夏玉米大喇叭口期和成熟期分别为BCH处理和BCM处理最高。与对照相比,中、高量生物炭施用(BCM、BCH处理)可显著提高夏玉米大喇叭口期和成熟期土壤反硝化作用功能相关基因(nirK、nirS、nosZ)拷贝数。相关性分析表明,夏玉米成熟期土壤N2O排放通量与土壤硝态氮、土壤含水量、AOA、AOB、nirK、nirS、nosZ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施用生物炭通过增加土壤微生物氮转化功能基因丰度进而降低土壤N2O排放,通过增加土壤耕层无机氮储量和土壤水分含量进而提高作物产量,并以中等用量(6.75 t·hm-2)施用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88.
为筛选沙糖桔采后防腐保鲜的高效低毒杀菌剂,在广西桂林以1月中旬采收的果实为试材,分析测定了450g/L咪鲜胺乳油1000倍液、50%抑霉唑乳油15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1250倍液、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1000倍液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处理(浸泡果实2min后晾干,单果薄膜包装,室温贮藏)对采后腐烂率、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并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了各药剂在果皮、全果和果肉中的残留量变化。结果表明,抑霉唑、咪鲜胺、嘧菌酯和甲基硫菌灵处理可有效地防止果实腐烂,贮藏45d的腐烂率分别为1.67%、7.67%、7.00%和7.33%。各药剂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贮藏前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除甲基硫菌灵外的其他药剂处理可降低果实失重率。各药剂处理后在果实不同部位的残留量,以果皮最高,全果次之,果肉最低。处理后第3d、第7d和第14d,在果皮、全果和果肉任一组织中的残留量皆低于国家标准(GB 2763—2016和GB 2763—2019)最大残留限量的药剂为抑霉唑、嘧菌酯和甲基硫菌灵。沙糖桔采后防腐保鲜剂应选用抑霉唑、嘧菌酯和甲基硫菌灵,且贮藏期应控制在45d以内。  相似文献   
89.
机器视觉在木材缺陷检测领域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提高木材利用率,采用机器视觉来实现木材缺陷快速而稳定的检测,不仅可以克服人工检测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准确率低等弊端,而且对提高木材加工企业的智能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概述了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及设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基于机器视觉检测木材缺陷所涉及的相关理论和算法研究,以及相关图像处理算法的优缺点;针对机器视觉应用在木材缺陷检测领域存在的不足,提出机器视觉木材表面检测应进一步向人工智能方向发展,以提高木材缺陷检测效率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90.
透气隔水埋体对土壤水分入渗与溶质运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分析透气隔水(弱透水)埋体促进水分入渗与溶质运移功效,开展了不同容重(1.40,1.45,1.50,1.60 g/cm~3)透气隔水(弱透水)埋体的一维垂直土柱入渗试验,分析了不同容重的透气隔水(弱透水)埋体对土壤水分入渗与溶质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透气隔水(弱透水)埋体能够增加土壤累积入渗量,推动湿润锋运移,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透气隔水(弱透水)埋体容重增加,湿润锋推进速度与土壤入渗率均增加。600 min时,土壤累积入渗量相对增加7.42%~29.17%,湿润锋深度达到27 cm,入渗时间相对减少26.97%~64.27%。相比于对照组,不同容重的透气隔水(弱透水)埋体均能降低溶质向深层土壤迁移数量。Philip模型和代数模型均能描述透气隔水(弱透水)埋体土壤水分入渗过程,且Philip模型中吸渗率S和代数模型中综合形状系数α均与透气隔水(弱透水)埋体内外容重比呈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透气隔水(弱透水)埋体能够通过改变上层土壤吸力分布提高水分入渗能力与溶质传输效率,实现对城市雨水径流调控和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