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6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2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1.
12.
13.
牛结核分枝杆菌基因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际标准牛型结核分枝杆菌(M.bovis)TMC410为材料,制备其总DNA,经过限制性内切酶Sau3A部分消化后,纯化回收9~25Kb片段,并将其用T4DNA连接酶与经BamHI酶切为粘性末端的LambdaEMBL3左右臂连接。用噬菌体包装蛋白包装,再进行连续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噬菌体转移到宿主菌LE392。所获重组子为6×104,因为牛结核杆菌基因组大小约为4×106Kb则以99%概率筛到任一基因,要求的重组子数为1.08×103,故该基因文库已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14.
利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新疆牛结核病标本中结核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将地高辛标记的牛结核杆菌特异性探针即248bp基因片段用于检测10份患病牛肺病变组织福尔马林固定切片标本。结果表明:基因探针原位杂交技术对切片标本的检出率较常规涂片染色高,分别为80%和50%,其定位观察到组织切片中的结核杆菌,又能获得有关细菌及其周围组织的原有位置关系,是一种敏感、特异的诊断方法,适应于固定标本、涂片标本的结核菌检测。  相似文献   
15.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牛结核杆菌病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 C R) 技术检测牛结核分枝杆菌纯化 D N A, 其敏感性为250fg 。所用引物序列对9种抗酸分枝杆菌 D N A 进行扩增, 经琼脂糖凝胶电泳证实, 只有人型结核分枝杆菌、牛型结核分枝杆菌产生了317bp 的特异性扩增带。将 P C R 法与皮内变态反应试验( P P D) 检测方法比较; 54 份血样标本中 P C R 的阳性率为1 % , P P D 试验的阳性率为0 。同时对奶样标本的检测与血样结果一致。结果表明, P C R 在直接检测患牛血样、奶样标本中显示出快速、敏感、特异的优点。为今后牛结核病的检测工作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水生植物对125I和3H的吸收、分配及消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水培的方式研究了几种水生植物对^125I和^3H的吸收,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水生植物中,矮慈姑(Sagittaria pygmaea Miq)对水体中^125I的吸收最快,富集系数最大,到试验结束时达85.79。螃蜞菊(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对^125I的吸收最慢,富集系数最小,但螃蜞菊对^3H的吸收却是4种植物中最快的。植物吸收^125I后,能运转至地上部,  相似文献   
17.
水生植物对~(125)I和~3H的吸收、分配及消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电子计算机和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法,以玉米种植密度和N,P,K施肥量为供试因子,玉米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为目标,得出了夏玉米产量分别为≥10500kg/hm^2,11250kg/hm^2,和12000kg/hm^2的高产高效益的种植密度和N,P,K施肥方案,种植密度为97200株/hm^2,施纯 N332.4kg/hm^2,施P2O5111.8kg/hm^2和K2O150.0kg/hm^2,籽粒  相似文献   
18.
1冬春深挖垦复 深度垦复可以疏松土壤,提高肥力,蓄积水分,减少病虫害,促根伸展,增加产量.对于地势平坦、坡度在15度以下的荒芜油茶林实行全垦;对于坡度15度以上,林相对比较整齐的地方实行带垦;坡度在30度以上或土质带砂性的地方实行穴垦,避免垦复造成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9.
构建了含分枝杆菌抗原ESAT_6( 6kDa)分泌蛋白 (结构基因 )的真核表达载体pJW43 0 3 ,进行了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 ,确定含有正确的读码框。用脂质体介导法将重组表达质粒导入COS7细胞内并瞬时表达 ,收集表达细胞或浓缩上清液 ,进行SDS_PAGE电泳 ,用结核杆菌特异性抗体进行免疫印迹检测 ,证明上述重组质粒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出特异蛋白。重组表达质粒肌注免疫小鼠 ,首免后 2 1d,未检测到特异性抗体 ,二免和三免 2 1d后ESAT_6的特异性抗体平均效价分别为 1∶40 0和 1∶80 0。三免后 2 1dESAT_6的特异性细胞因子γ_干扰素的浓度为 1 2 .8± 0 .4ng/mL,而阴性对照空载体DNA组三免后只诱导产生 <0 .1ng/mL的γ_干扰素。三免后经静脉强毒攻击 ,免疫组小鼠肺脏的细菌数比对照空载体组减少了 90 %以上。本研究表明 ,该核酸疫苗能同时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并获得较高的保护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益生素与免疫刺激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胃肠道中作为益生菌的微生物通过三条途径刺激动物的免疫系统。其一 ,它们能作为活细胞在动物胃肠道表面定植与繁殖 ,增殖到一定数目 ,刺激动物免疫系统 ;其二 ,由死细胞释放出来的抗源物质(包括脂多糖、肽聚糖和DNA等大分子物质 )被动物吸收后直接刺激动物免疫系统。其三 ,乳杆菌 (Lac tobacillus)通过影响胃肠道中微生物菌群组成来间接影响免疫系统。目前来说这三种方法哪一种被广泛采用还没有定论 ,但显而易见的是某一菌株的定植、繁殖能力以及其在动物胃肠道存在的数量同它的免疫刺激能力的强弱是相关联的。益生菌对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