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17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园艺种子科学与工程方向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国平  冯淑杰 《种子》2013,32(1):124-126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2005年设置种子科学与工程方向。针对该方向实践性强、多学科交叉的专业特点及新方向实践教学相关配套比较缺乏的现状,进行了狠抓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紧密联系生产拓展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通过借力重点学科、坚持毕业实习、设置《农事操作》课程、与种子企业双向互动、利用社会力量开展本科实习及论文研究、活跃第二课堂等方式,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改革效果。  相似文献   
12.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分子定位及克隆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稻瘟病是全世界范围内影响水稻粮食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培育和合理利用抗病品种是控制稻瘟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随着水稻(Oryza sativa)及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水稻-稻瘟病菌的互作已成为研究植物与真菌相互作用的模式系统。在过去的50多年中,通过广泛的遗传分析,已经鉴定了84个稻瘟病抗性基因及大量的数量抗性遗传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其中,8个主效抗性基因及1个隐性部分抗性基因已被克隆。本文综述了迄今已鉴定及定位的稻瘟病抗性基因的研究情况,根据基因的定位信息将这些基因整合到一张连锁图谱中;对抗性基因簇以及簇内基因间的关系作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后基因组时代抗性基因克隆策略的变化及其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农作物药害的类型与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各种植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农作物药害难免发生,因此,掌握农作物药害的类型及症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是安全使用农药不可忽视的问题。农作物药害一般分以下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墨兰假鳞茎腐烂病病原及防治方法,以明确其发病原因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2005~2007年从广东顺德、番禺采集墨兰假鳞茎腐烂病害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致病性测定和鉴定。同时测定致病菌在14种温度下的生长发育情况和对8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从选用的18份墨兰假鳞茎腐烂病标本组织中均分离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在假鳞茎基部伤口接种该茵发病率100%。该菌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为6~34℃,适宜温度20~32℃。多菌灵、多-硫、恶霉灵、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对该菌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人工接种试验表明,用有效浓度为1000gμg/ml的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溶液浸泡墨兰假鳞茎预防茎腐病效果很好。[结论]Fusarium oxysporum Schl.是导致墨兰茎腐病的病原,假鳞茎基部伤口是该菌入侵的重要途径,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是预防墨兰分株移栽时病菌从伤口入侵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15.
对墨兰茎腐病原菌(Fusarium axysporum Schl.)开展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6℃,产生分生孢子的最适温度为24℃;菌丝生长最适pH为6~7,pH为9时最适产生分生孢子;菌丝生长的致死温度为60℃经25min或65℃经20min或70℃经5min,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48℃经25min或50℃经5min或55℃经2min;可溶性淀粉和蛋白胨有利于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16.
 A total of 136 fungal and 86 bacterial isolate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sclerotia of Rhizoctonia solani,collected from three different sources.These fungal isolates were identified as the following 12 genera:Alternaria,Aspergillus,Cladosporium,Coniothyrium,Curvularia,Gliocladium,Fusarium,Metarhizium,Peni-cillium,Phoma,Phytophthora and Trichoderma.Some isolates of Trichoderma and Gliocladium were found to inhibit the growth of R.solani strongly in vitro.Among the 86 bacterial isolates,20 of them could inhibit the growth of R.solani,whereas 5 isolates were found to promote the growth of mycelia and the formation of sclerotia of R.solani.These bacterial isolates with antagonistic actives to R.solani were identified as Bacillus and Pseudomonas.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的传统农业中,大豆是主要农作物,大豆产量效益的增加有利于中国的农业经济,也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在绿色食品进一步发展的时代,大豆作为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也应该朝着绿色种植的方向发展。通过对传统大豆种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中找出种植大豆中产量少、质量低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提出全程机械化种植绿色大豆的新概念,从而对提高大豆产量、提升大豆品质起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选用绿色的杀菌剂、杀虫剂与硼钼微肥多元混配后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齐螨素、好普、微肥;齐螨素、好普、卫福、微肥;苦参碱与微肥间混配后拌种,大豆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29.3%,18.1%和20%;对大豆根腐病的防效分别为49.85%、55.79%和43.48%;对大豆根潜蝇的防效均达100%。处理后对大豆安全无害,可以在生产上应用,几种配方对大豆孢囊线虫的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19.
番木瓜内生细菌MG-Y2的鉴定及其生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具有防病作用的植物内生菌,采用组织分离法和稀释分离法,分离番木瓜果皮中的内生细菌,得到103个菌株。采用培养基平板抑菌圈测定法从这些菌株中筛选到1株具有拮抗活性的细菌MG-Y2,对番木瓜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番木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等8种病原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通过对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测定以及16SrDNA部分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该细菌为恶臭假单胞菌生物变种Ⅰ(Psudomonas putida biovarⅠ)。采用喷雾接种处理,MG-Y2可进入番木瓜叶片、叶柄、果皮和果肉中定殖。进行番木瓜果实采后防病试验,MG-Y2对采后番木瓜疫病和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8.8%和57.4%。试验结果显示MG-Y2具有潜在的生防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aCl2在月季切花瓶插过程中的保鲜效果。[方法]以月季“红衣主教”为试验材料,研究在月季瓶插过程中,3种不同浓度5、10和15g/L的CaCl2对月季切花的外观品质,瓶插寿命,鲜重变化率及水分平衡值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3种不同浓度的CaCl2处理,均可以不同程度地促进月季切花吸水,增大切花鲜重,维持水分平衡,延缓切花变色和弯头时间,延长瓶插寿命。其中5g/LCaCl2处理效果最好,瓶插寿命比对照延长约3d。[结论]5g/LCaCl2+蒸馏水+200mg/L8-羟基喹啉是该试验最好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