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2篇
  7篇
综合类   21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随着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和动物福利意识的不断提高,生猪养殖业对福利化养殖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强,该文结合当前国内外福利化养猪技术及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以猪只生长阶段进行划分,从饲养方式、圈栏设计、温度环境、空气质量、福利设施、群体管理、饲喂方式和营养供给等方面综述了妊娠母猪、分娩母猪与哺乳仔猪、断奶仔猪和生长育肥猪的福利化养殖技术及其对猪只生产性能、行为表达、生理、免疫的影响,为提高我国生猪养殖的福利化水平提供技术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2.
陈英  齐仁立  黄金秀  黄萍  宋凡  刘作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3,(23):9631-9632,9641
阐述了自由基对机体的损害及其来源,总结了2类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综述了抗氧化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3.
当前动物营养学正在经历由分析思维向系统思维的历史转变。动物优化饲养就是在系统科学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动物饲养营养技术模式。近年来,反刍动物的优化饲养技术体系取得了重大进展,而单胃动物优化饲养还处于理论框架阶段。文章对构建猪的优化饲养理论和技术体系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34.
选择日龄及体重相近的健康去势荣昌猪、长荣猪、渝荣I号猪配套系及杜长大公猪各48头,每个基因型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分别于体重20、35、50、80、120kg(荣昌猪100kg、长荣猪110kg)左右时,每个重复选择1头接近目标体重的猪只屠宰,研究不同基因型猪及不同部位肌红蛋白含量的差异性和变化规律及其与肉色等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50kg前各基因型猪肌红蛋白含量无显著性差异;50kg开始荣昌猪肌红蛋白含量高于长荣猪、渝荣I号及杜长大,其中,50kg及80妇时显著高于渝荣I号,100~120kg时显著高于渝荣I号及杜长大。②半腱肌肌红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背最长肌。⑧随着体重的增加,荣昌猪、长荣猪及杜长大的肌红蛋白含量均呈直线上升,渝荣I号也呈上升趋势,其中荣昌猪上升幅度最大。④随着体重的增加,半腱肌肌红蛋白含量呈直线上升,而背最长肌肌红蛋白含量试验全期无明显变化。⑤肌红蛋白含量与肉色、大理石纹、粗脂肪含量及肌苷酸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35.
本试验采用饲养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研究了植酸酶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饲养试验通过96头20kg左右的工白×荣昌F1杂交猪分别喂给8种不同成分的日粮,消化试验通过20kg左右长白×荣昌F1杂交公猪12头分别喂给3种不同成分的日粮。试验结果表明:在20-60kg生长猪无矿物质磷日粮中添加300mg/kg植酸酶,日增重提高14.5%(P<0.05)。饲料效率无明显影响,总磷和植酸磷的全消化道消化率分别提高39.3%(P<0.05)和38.4%(P<0.05),氮的沉积效率增加14.4%(P<0.05),生长猪日粮添加植酸酶对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成分,无氮浸出物,总能和钙的消化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36.
分别选择体重在20kg左右的杜×长×大及长×荣2个杂交组合的健康去势仔猪48头(公母各半),每个杂交组合6个重复(公母各3个重复),每个重复以8头猪起试。分别测试20kg、35kg、50kg、80kg及100kg左右时的肉质性状,研究西南地区典型杂交组合生长育肥猪肉质性状随体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体重增加,杜×长×大肉色评分无明显变化,而长×荣则呈直线上升趋势;杜×长×大肌肉pH1呈直线下降趋势;肌肉失水率2个杂交组合均有升高趋势;肌肉水分含量杜×长×大无明显变化,而长×荣则呈直线下降趋势;肌内脂肪含量2个杂交组合均呈直线上升趋势。2个杂交组合间肉质差异明显,肉色评分、肌肉水分含量及肌内脂肪含量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不同(P<0.05或P<0.01),综合各指标看,长×荣猪肉质优于杜×长×大,特别是在肉色和肌内脂肪含量方面有着明显优势,杜×长×大达100kg时肌内脂肪为2.84%,长×荣则为5.35%。  相似文献   
37.
“威24”大麦作肉猪饲料的饲用价值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用体重20kg左右的长x荣F1断奶仔猪56头,随机分为7组;以玉米、小麦对照,用“威24”大麦等量取代进行饲养试验和肉质测定。取代比例为:20~60kg阶段20%、40%、60%;60~90kg阶段25%、45%、65%直至90kg结束。同时测定了“威24”大麦的常规营养成分、部分微量元素、维生素和10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以及常舰营养成分和10种必需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饲养试验及肉质测定结果显示:各组问增重速度、单位增重耗能和蛋白质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间屠宰率在70.30%~73.90%间,差异不显著(P>0.05);瘦肉率以60%大麦组最高,极显著高于玉米和小麦对照组(P<0.01),其他各级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8.
选用荣昌(RC)猪和杜&#215;长&#215;大(DLY)杂交猪为试验动物,采用相对定量RTPCR测定10~120kg体质量时背最长肌中I、2a、2x和2b4种MyHC的基因表达,以探讨猪背最长肌肌纤维类型的发育性变化,并分析品种及营养对它的影响特点。结果表明:(1)10~20始,2个品种的背最长肌肌纤维类型的百分组成发生显著改变,MyHCI和2x型纤维比例显著降低,而2b型纤维比例显著提高;(2)20~120kg,背最长肌肌纤维的变化规律因品种和纤维类型而异,除MyHC2b外,2个品种的MyHCI、2a和2x型肌纤维的发育规律存在一定差异;(3)背最长肌肌纤维类型的百分组成在10~50kg阶段未见品种间显著差异,但在80kg,RC猪的MyHC2b型纤维比例显著低于DLY猪,而2a型纤维比例则正好相反;(4)饲粮营养水平对2个品种猪背最长肌肌纤维类型的百分组成均无显著影响。以上结果提示,2个品种的背最长肌肌纤维类型的发育性规律及组成存在差异,且纤维组成差异主要表现在80kg,RC猪的MyHC2b型纤维比例显著低于DLY猪,可能与其优良肉质相关。  相似文献   
39.
生产无公害猪肉不仅仅是国内消费市场的需要,而且是我国猪肉走出国门,占领国际市场的必由之路。因此,生产安全猪肉,发展绿色养殖已成为当前养猪生产的首要问题。加强对猪肉生产过程中的疫病防治和兽药使用方面的管理,尽快解决“安全猪肉”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扩大出口贸易,是我国养猪生产及管理部门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为此,承担了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生猪全程无害化生产技术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40.
温度对Fenton法催化脱色甲基橙溶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甲基橙溶液模拟偶氮染料废水,实验研究了溶液温度对Fenton法脱色甲基橙溶液的影响,探讨了反应过程的催化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溶液温度能加速甲基橙溶液的脱色和COD的去除,并能减少Fenton试剂的用量.取1000mg/L的甲基橙溶液,调节pH为3,加热至353K后,加入Fenton试剂,使溶液中Fe^2+浓度和H2O2初始浓度分别为4mmol/L和60mmol/L,反应2.5min后,甲基橙溶液的COD去除率能达到94.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