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农学   6篇
  2篇
综合类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为探索麻地膜在烤烟种植上的应用,设置了麻地膜、无膜和塑料地膜大田试验,研究了麻地膜对烟田土壤温湿度、烟株生长发育及产质量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平均温度塑料地膜>麻地膜>无膜,但塑料地膜土壤温度波动较大,麻地膜土壤温度变化相对缓和;麻地膜较塑料地膜提高了土壤含水量;生育前期麻地膜长势弱于塑料地膜,至成熟期麻地膜长势超过塑料地膜;麻地膜烟叶产量和产值分别较塑料地膜提高了6.5%和11.3%,较无膜分别提高了11.0%和25.3%,麻地膜中上等烟比例较塑膜和无膜分别提高了4.1个百分点和9.8个百分点;麻地膜提高了烟叶钾含量,降低了烟叶氯含量,总体化学成分协调性好于塑膜和无膜。麻地膜在保温性上强于无膜,在集雨性能上优于塑料地膜;麻地膜覆盖有利于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多年连作烟田的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在烤烟冬闲期种植油菜、冬牧70、光叶紫花苕等3种作物,同时以冬季空闲不种植任何作物为对照,采取2种方式(掩青和收割)进行处理,通过测定不同处理不同土层的土壤轻、重组有机碳含量、比例及储量,探讨填闲作物收割和掩青处理对烟田土壤轻重组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填闲作物和不同还田方式下土壤总有机碳、重组有机碳、轻组有机碳含量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与对照相比,填闲作物掩青处理能够显著增加土壤总有机碳、重组有机碳、轻组有机碳含量,尤其是冬牧70在20~40 cm土层增加比较显著,分别增加了22.3%、21.98%、27.78%;填闲作物收割处理会降低土壤轻组有机碳比例和土壤轻组有机碳储量,而掩青处理则会增加土壤轻组有机碳比例和轻组有机碳储量,其中冬牧70掩青在0~20 cm土层增加比较明显,分别增加了18.14%、40.03%。填闲作物掩青处理增加了烟田土壤的含水量和持水量、降低了土壤容重以及增加土壤轻重组有机碳储量。综合来看,冬牧70掩青处理效果最好,能显著增加土壤总有机碳和轻重组有机碳含量,油菜次之。  相似文献   
13.
烤烟纯作和套种对烟田土壤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纯作和套种对烟田土壤温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8:00-19:00,各层土壤温度都随时间推移先升高后下降。5cm处,纯作土壤温度始终高于套种,10cm,15cm和20cm土温,分别在12:00,13:00和14:00之前表现为纯作高于套种,之后,套种高于纯作,两处理土壤温度继续升高,分别在16:00,17:00和18:00升至最高,然后开始下降,套种土壤温度升高和下降幅度均大于纯作,并且套种土壤温度日较差显著大于纯作。总体来说,8:00-19:00,5~20cm土层,套种土壤温度平均值和土壤积温均低于纯作。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灌溉水氯含量与灌溉次数对烤烟叶片氯含量的影响,采用低氯(7.7 mg/L)、中氯(24.6 mg/L)、高氯(43.2 mg/L)含量的灌溉水,进行灌溉1次、2次、3次(每次灌水量按照525 m3/hm2)9个处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成熟期、烤后叶片氯含量随灌溉水氯含量与灌溉次数增加而增加,其对叶片氯含量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低氯水灌溉3次成熟期、烤后中部与上部叶片氯含量仅为0.43%~0.49%。中氯水灌溉1次叶片氯含量相对较低,成熟期、烤后中部与上部叶片氯含量0.51%~0.55%,灌溉2次成熟期、烤后中部与上部叶片氯含量0.61%~0.72%,灌溉3次叶片氯含量0.8%左右;高氯水灌溉1次叶片氯含量0.59%~0.64%,灌溉2次叶片氯含量超过0.85%,灌溉3次超过1.1%。中氯水增加1次灌溉对叶片氯含量相对贡献率19.2%~30.9%,增加2次灌溉对叶片氯含量相对贡献率达到31.3%~54.5%;高氯水增加1次灌溉对叶片氯含量的相对贡献率超过44.1%,增加2次灌溉相对贡献率超过86.4%。综上所述,灌溉水氯含量与灌溉次数对烤烟叶片氯含量影响显著,尤其高氯水灌溉对氯含量影响较大,要控制烟叶氯含量在0.3%~0.8%适宜范围内,应选用低氯水灌溉,合理限制中氯水灌溉,控制高氯水灌溉。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研究氮高效品种‘豫烟9号’和氮低效品种‘中烟100’品种特性差异,进行了苗期生物学特性及氮代谢差异研究。选用‘豫烟9号’和‘中烟100’基质漂浮培养幼苗进行了叶片、根系生物学调查;选用不同氮素浓度条件下的水培幼苗进行了氮代谢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幼苗期‘豫烟9号’和‘中烟100’烤烟品种生物学特性差异明显,主要表现在‘豫烟9号’总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明显高于‘中烟100’。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明显高于叶脉,高氮条件下硝酸还原酶活性高于低氮条件;无论叶片或叶脉,氮营养液浓度高低,‘豫烟9号’硝酸还原酶活性均高于‘中烟100’。高氮条件下‘中烟100’叶片硝态氮含量高于叶脉,其他处理叶脉硝态氮含量均高于叶片。无论氮营养液浓度高低,‘豫烟9号’叶片氮含量和SPAD值均明显高于‘中烟100’。由此看来,‘豫烟9号’的物质合成和氮素同化积累能力均明显高于‘中烟100’。  相似文献   
16.
17.
为探索烤烟适宜的轮作模式,完善以烤烟为主的种植制度,研究了小麦—玉米—烤烟(M1)、小麦—花生—烤烟(M2)、小麦—大豆—烤烟(M3)、小麦—芝麻—烤烟(M4)、小麦—红薯—烤烟(M5)、烤烟—大麦绿肥—烤烟(M6)、烤烟—冬闲—烤烟(M7)7种模式对烤烟前茬土壤养分、根系活力及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M1模式烤烟前茬土壤碱解氮含量较高(88.14 mg/kg),水溶性氯含量最高(32.08 mg/kg),烤烟根系活力较低,烟叶质量较差;M2模式碱解氮含量较高(73.17 mg/kg),速效磷含量最低(10.04 mg/kg),根系活力前期低后期高,烟叶质量最差;M3模式碱解氮含量较高(76.94 mg/kg),烤烟根系活力一般,烟叶质量较差;M4模式碱解氮含量适中(63.98 mg/kg),根系活力较高,烟叶质量中等;M5模式碱解氮含量适宜(68.70 mg/kg),速效磷含量最高(17.36 mg/kg),烟叶质量好;M6模式碱解氮含量适宜(63.20 mg/kg),根系活力较低,烟叶质量较好;M7模式碱解氮含量适宜(67.03 mg/kg),根系活力较低,烟叶质量中等。综上,M4、M5、M6为烤烟适宜的轮作模式,M7(连作年限2 a)为较适宜模式,M1、M3为较不适宜模式,M2为不适宜模式。  相似文献   
18.
烤烟连作土壤障碍因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从烤烟连作影响烟株生长发育、产质量下降和病虫害增加等方面阐述了烤烟连作危害,从土壤养分比例失调、物理性状趋劣、根系分泌物自毒、有益微生物减少、有害微生物增加等方面归纳总结了烤烟连作障碍产生的土壤因素,从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土壤深耕调理、合理轮间套作以及生物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当前烤烟连作障碍的防治措施,并对今后烤烟连作障碍机理研究的重点和方向以及烤烟连作障碍防治措施有效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偏高肥力烟田土壤宜烟性改良,研究了冬闲期种植‘冬牧70’,全部翻压掩青和地上部收割移出烟田2种处理方式对土壤改良和烟叶产质量影响。结果表明,偏高肥力烟田冬闲期种植‘冬牧70’,随地上部收割88 kg/hm2氮被移出烟田。‘冬牧70’翻压掩青和收割均能提高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同时显著增加了土壤脲酶、转化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冬牧70’收割处理降低了烟叶氮吸收积累量,促进了烟叶成熟落黄。‘冬牧70’收割处理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好于掩青处理,烟叶产值较掩青处理提高8.5%。烟田土壤肥力偏高情况下,冬闲期种植‘冬牧70’并收割地上部移出烟田,可以明显提高烟叶产质量。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大田试验的方法,研究豫中烟区中高肥力条件下NC297适宜的施氮量和氮、磷、钾配比.结果表明,烟株长势和产值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强,增施磷、钾在一定程度上也使烟株长势增强;在低钾处理条件下,尤其是高氮处理时,NC297表现出明显的缺钾症状;随着施氮量增加,成熟度、结构和油分有下降趋势,叶片厚度增加.总体上以施氮量37.5 kg/hm2处理外观质量较好;随施氮量的增加,感官质量呈下降趋势,施氮量37.5 kg/hm2,氮、磷、钾配比为1.0∶2.2∶4.0时烟叶感官质量最好,但相同氮量,氮、磷、钾配比为1.0∶1.6∶3.0时产量、产值和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都要好于前者,同时,后者感官质量也相对较好.综合分析,在豫中地区中高肥力烟田种植NC297时,建议氮施用量为37.5 kg/hm2,氮、磷、钾比例为1.0∶1.6~2.2∶3.0~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