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2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以河南省自育烤烟新品种豫烟6号、豫烟7号和豫烟10号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其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发育关键时期(伸根期、旺长前期和旺长后期)土壤含水量、根系形态、根系活力、叶片脯氨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生理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旺长后期,3个豫烟新品种的根系形态差异最大,其中豫烟7号的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最大,豫烟6号次之,豫烟10号最小;旺长后期的根系活力和土壤含水量最低时的叶片脯氨酸含量及各时期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大小顺序均为豫烟7号豫烟6号豫烟10号。在河南省烟区,豫烟7号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强,豫烟6号次之,豫烟10号较差。  相似文献   
2.
不同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硒的活化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促进土壤硒的活化,提高土壤硒肥力水平,对于富硒农产品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室内恒温恒湿土壤培养实验,研究了淹水和干旱两种土壤环境条件下石灰石粉、粉煤灰、EDTA、柠檬酸、猪粪、秸秆、聚丙烯酸钠等7种不同添加剂对湖北恩施、江西丰城2种不同富硒土壤硒释放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不同的添加剂在不同程度上均促进了土壤中硒的释放,提高了土壤硒的有效性。在旱地土壤上,猪粪的效果最好。而在淹水土壤上,秸秆的效果最好。施用猪粪和秸秆等措施均可促进农田土壤硒的活化,提高作物对土壤硒的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麻地膜在烤烟种植上的应用,设置了麻地膜、无膜和塑料地膜大田试验,研究了麻地膜对烟田土壤温湿度、烟株生长发育及产质量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平均温度塑料地膜>麻地膜>无膜,但塑料地膜土壤温度波动较大,麻地膜土壤温度变化相对缓和;麻地膜较塑料地膜提高了土壤含水量;生育前期麻地膜长势弱于塑料地膜,至成熟期麻地膜长势超过塑料地膜;麻地膜烟叶产量和产值分别较塑料地膜提高了6.5%和11.3%,较无膜分别提高了11.0%和25.3%,麻地膜中上等烟比例较塑膜和无膜分别提高了4.1个百分点和9.8个百分点;麻地膜提高了烟叶钾含量,降低了烟叶氯含量,总体化学成分协调性好于塑膜和无膜。麻地膜在保温性上强于无膜,在集雨性能上优于塑料地膜;麻地膜覆盖有利于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灌溉水氯含量与灌溉次数对烤烟叶片氯含量的影响,采用低氯(7.7 mg/L)、中氯(24.6 mg/L)、高氯(43.2 mg/L)含量的灌溉水,进行灌溉1次、2次、3次(每次灌水量按照525 m3/hm2)9个处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成熟期、烤后叶片氯含量随灌溉水氯含量与灌溉次数增加而增加,其对叶片氯含量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低氯水灌溉3次成熟期、烤后中部与上部叶片氯含量仅为0.43%~0.49%。中氯水灌溉1次叶片氯含量相对较低,成熟期、烤后中部与上部叶片氯含量0.51%~0.55%,灌溉2次成熟期、烤后中部与上部叶片氯含量0.61%~0.72%,灌溉3次叶片氯含量0.8%左右;高氯水灌溉1次叶片氯含量0.59%~0.64%,灌溉2次叶片氯含量超过0.85%,灌溉3次超过1.1%。中氯水增加1次灌溉对叶片氯含量相对贡献率19.2%~30.9%,增加2次灌溉对叶片氯含量相对贡献率达到31.3%~54.5%;高氯水增加1次灌溉对叶片氯含量的相对贡献率超过44.1%,增加2次灌溉相对贡献率超过86.4%。综上所述,灌溉水氯含量与灌溉次数对烤烟叶片氯含量影响显著,尤其高氯水灌溉对氯含量影响较大,要控制烟叶氯含量在0.3%~0.8%适宜范围内,应选用低氯水灌溉,合理限制中氯水灌溉,控制高氯水灌溉。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研究氮高效品种‘豫烟9号’和氮低效品种‘中烟100’品种特性差异,进行了苗期生物学特性及氮代谢差异研究。选用‘豫烟9号’和‘中烟100’基质漂浮培养幼苗进行了叶片、根系生物学调查;选用不同氮素浓度条件下的水培幼苗进行了氮代谢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幼苗期‘豫烟9号’和‘中烟100’烤烟品种生物学特性差异明显,主要表现在‘豫烟9号’总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明显高于‘中烟100’。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明显高于叶脉,高氮条件下硝酸还原酶活性高于低氮条件;无论叶片或叶脉,氮营养液浓度高低,‘豫烟9号’硝酸还原酶活性均高于‘中烟100’。高氮条件下‘中烟100’叶片硝态氮含量高于叶脉,其他处理叶脉硝态氮含量均高于叶片。无论氮营养液浓度高低,‘豫烟9号’叶片氮含量和SPAD值均明显高于‘中烟100’。由此看来,‘豫烟9号’的物质合成和氮素同化积累能力均明显高于‘中烟100’。  相似文献   
6.
土地利用方式对陇中黄土高原土壤磷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陇中黄土高原地区至少已有50年传统耕作历史的农田(耕作和休闲)和退耕24年的草地(围封和放牧)土壤磷组分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农田土壤中活性无机磷(H2O-Pi、NaHCO3-Pi)、潜在活性无机磷(NaOH-Pi)和0~10 cm土层中稳性无机磷(DHCl-Pi)以及30~60 cm土层高稳性无机磷(HHCl-Pi)的含量显著高于草地;潜在活性有机磷(NaOH-Po)含量0~10 cm土层围封草地显著高于农田,20~60 cm土层农田显著高于草地。2)土壤各磷组分之间的迁移转化主要发生在中稳性无机磷DHCl-Pi与其他磷组分之间,且农田中磷组分之间的转化主要发生在0~20 cm土层。3)土壤速效磷、全磷与H2O-Pi、NaHCO3-Pi、NaOH-Pi之间及土壤全氮、有机碳与NaOH-Pi、NaOH-Po、HHCl-Pi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土壤pH与NaHCO3-Po呈显著负相关,与H2O-Pi、NaHCO3-Pi、NaOH-Pi、NaOH-Po、HHCl-Pi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氮素沉降对草地群落植物生长策略和群落组成的影响,通过长期(2009-2012年)氮素添加野外控制试验,研究了黄土高原天然草地禾本科植物长芒草(Stipa bungeana)、赖草(Leymus secalinus),豆科植物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以及菊科植物阿尔泰狗哇花 (Heteropappus altaicus) 4种植物在不同施氮水平下叶片比叶面积(SLA)和物种重要值(IV)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了氮素添加对各种植物叶片SLA和物种重要值影响的内在联系.结果显示:沿施氮水平,禾草科植物长芒草和赖草叶片SLA增加幅度较小、物种重要值整体上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非禾草科植物阿尔泰狗娃花和达乌里胡枝子叶片SLA增加幅度较大,物种重要值整体上呈降低的趋势,施氮对禾草科植物更有利;各物种的重要值与叶片SLA之间无相关关系;物种重要值随着氮素添加量增加所产生的变异系数与该物种在群落中的重要值大小成显著负相关.表明在干旱贫瘠环境中,植物叶片SLA保守性强、可塑性低;氮素沉降对禾草科植物更有利.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烤烟适宜的轮作模式,完善以烤烟为主的种植制度,研究了小麦—玉米—烤烟(M1)、小麦—花生—烤烟(M2)、小麦—大豆—烤烟(M3)、小麦—芝麻—烤烟(M4)、小麦—红薯—烤烟(M5)、烤烟—大麦绿肥—烤烟(M6)、烤烟—冬闲—烤烟(M7)7种模式对烤烟前茬土壤养分、根系活力及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M1模式烤烟前茬土壤碱解氮含量较高(88.14 mg/kg),水溶性氯含量最高(32.08 mg/kg),烤烟根系活力较低,烟叶质量较差;M2模式碱解氮含量较高(73.17 mg/kg),速效磷含量最低(10.04 mg/kg),根系活力前期低后期高,烟叶质量最差;M3模式碱解氮含量较高(76.94 mg/kg),烤烟根系活力一般,烟叶质量较差;M4模式碱解氮含量适中(63.98 mg/kg),根系活力较高,烟叶质量中等;M5模式碱解氮含量适宜(68.70 mg/kg),速效磷含量最高(17.36 mg/kg),烟叶质量好;M6模式碱解氮含量适宜(63.20 mg/kg),根系活力较低,烟叶质量较好;M7模式碱解氮含量适宜(67.03 mg/kg),根系活力较低,烟叶质量中等。综上,M4、M5、M6为烤烟适宜的轮作模式,M7(连作年限2 a)为较适宜模式,M1、M3为较不适宜模式,M2为不适宜模式。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偏高肥力烟田土壤宜烟性改良,研究了冬闲期种植‘冬牧70’,全部翻压掩青和地上部收割移出烟田2种处理方式对土壤改良和烟叶产质量影响。结果表明,偏高肥力烟田冬闲期种植‘冬牧70’,随地上部收割88 kg/hm2氮被移出烟田。‘冬牧70’翻压掩青和收割均能提高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同时显著增加了土壤脲酶、转化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冬牧70’收割处理降低了烟叶氮吸收积累量,促进了烟叶成熟落黄。‘冬牧70’收割处理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好于掩青处理,烟叶产值较掩青处理提高8.5%。烟田土壤肥力偏高情况下,冬闲期种植‘冬牧70’并收割地上部移出烟田,可以明显提高烟叶产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河南省分布面积最大的两种类型土壤中硫素的转移、转化和积累规律,从而指导硫肥的合理施用,本研究测定了黄褐土和潮土烟田上层(0~20 cm)、中层(20~40 cm)和下层(40~60 cm)土壤在烤烟关键生育期(移栽前、团棵期、现蕾期和收获后)的全硫、有机硫、无机硫和有效硫含量。结果表明:①团棵期,黄褐土上层各形态硫含量降低、中下层各形态硫含量增加,潮土中上层各形态硫含量增加、下层各形态硫含量下降;现蕾期,黄褐土中层无机硫和有效硫含量降低,潮土中层各形态硫和下层无机硫、有效硫含量均下降;收获后,黄褐土中下层无机硫和有效硫含量降低,潮土各土层无机硫和有效硫含量增加、有机硫含量降低。②在黄褐土和潮土烟田,现蕾期烤烟体内的全硫积累量分别约为当地硫肥施用量的25.35%和11.84%,且与移栽前相比,黄褐土各土层各形态硫在烤烟收获后均显著增加;收获后潮土上层有机硫含量略有降低(-10.21mg/kg)、但无机硫(+175.11 mg/kg)和有效硫(+174.99 mg/kg)含量显著增加,中层各形态硫含量均增加显著,下层有机硫和全硫含量降低、但无机硫和有效硫含量增加。综上,黄褐土和潮土试验点的硫肥施用量均大于需求量。但黄褐土中可能因硫素的转移能力较弱、向有机硫转化的能力较强,硫素更容易在各层土壤积累,而潮土中过量的硫则可能较易转移和淋失,污染其他土壤及地表和地下水,因此,黄褐土和潮土烟田的硫肥施用量均应适当减少,且潮土烟田还应适当减少基肥施用量、增加追肥次数并减小施肥深度,以减少土壤硫素的积累和淋失,从而减少土壤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