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4篇
综合类   2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一、禽霍乱 1,症状 禽霍乱是由巴氏杆菌引起,是家禽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最急性型往往无任何症状,次日却死亡,或突然倒地拍翅抽搐而死。急性型病程一般1-2日,病禽体温达43℃以上,尾翅下垂,饮水增多,会有严重腹泻,口、鼻流泡沫样液体。如在鸭,则常甩头,俗称“摇头瘟”。  相似文献   
82.
上海地区猪源链球菌分离株的病原特性鉴定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1997-1999年从上海地区分离出15株猪源链球菌,结合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及血清定型等对其进行了鉴定。其形态、染色及培养特性基本符合链球菌的特点,大多具有α或β溶血,生化试验结果不稳定。用国际通用的链球菌A-G乳胶分型诊断液和猪链球菌1、2型标准阳性血清检测5株分离菌,4株为C群链球菌,1株为2型猪链球菌,1株为B群链球菌,1株为D群链球菌,1株与A群和C群有交叉反应,7株不在其检测范围。小鼠对15株分离菌的敏感性有所不同。本试验表明,上海地区猪链球菌病的病原已不再是单一的C群链球菌。对新出现的2型猪链球菌,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83.
通过对金华市部分养猪场进行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流行现状的调查,结果发现,部分养猪场发病率高达43.5%,病死率高达89.29%,仔猪一旦感染病死率几乎达100%。作者对病死猪进行剖解,采集相应的病变组织,用PCR和RT\|PCR方法检测鉴定了PRRSV,同时对样本也作了PCV2的PCR检测鉴定,发现有混合感染的现象。  相似文献   
84.
从2012—2013年多个兔场送检的鼻炎病死兔病料中分离出12株细菌,根据其染色形态、培养特性、生化特性确定为兔波氏杆菌,在此基础上进行兔波氏杆菌16S rRNA基因扩增及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16S rRNA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已公布的波氏杆菌属相关菌株序列同源性均达到了99%以上,进一步证明分离的菌株为兔波氏杆菌。结果表明:从浙江省鼻炎病死兔分离获得的12株病原菌为兔波氏杆菌,该菌的分离及其特性鉴定为浙江省兔波氏杆菌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5.
自然界中多种猪源链球菌均可引致猪链球菌病.可致病的猪源链球菌中,最常见的是猪链球菌(SS)及马链球菌兽疫亚种(SZ).SS是一种重要的猪传染病病原,能导致仔猪患腩膜炎、败血症、关节炎、心内膜炎、肺炎.根据SS表面荚膜多糖(CPS)抗原差异可分为35个血清型(1-34,1/2)及相当数量无法定型的菌株,32及34型与其它型差异较大,Nill(2005)建议将二者划为新种,名为鼠口腔链球菌.  相似文献   
86.
将嗜水气单胞菌(Ah)J-1株的HEC毒素和胞外蛋白酶(ECP)分别与迟缓爱德华氏菌(Et)38株的脂多糖(LPS)及脱毒多糖(PS)偶联,制成3种亚单位二联疫苗;HEC-PS、HEC-LPS。将它们与AhJ-1和Et38全菌灭活疫苗一同分别免疫小鼠,并设注射PBS对照组,检测各组小鼠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水平。结果显示,用间接ELISA、溶血抑制和全菌凝集试验检出这3种亚单位疫苗的抗体水平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7.
猪链球菌2型溶血毒素的产生条件及其特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猪链球菌2型江苏分离株HA9801产生一种溶血毒素,培养条件影响其产量。最佳培养条件为Todd-Hewitt肉汤(pH7.5)中接种V(种子液):V(肉汤)=1:100的种液,37℃静置培养12h。培养基中的胰蛋白的胨对该溶血素的产生起决定性作用。该溶血素可被还原剂活化,被氧化剂和胆固醇及蛋白酶K抑制,亦被抗链球菌溶血素O阳性血清和抗猪链球菌2型全菌阳性血清抑制。该溶血素在-20℃较稳定,在4,2  相似文献   
88.
猪链球菌1998分离株病原特性鉴定   总被引:141,自引:6,他引:135  
对1998年江苏分离的3株猪源链球菌进行了鉴定,其形态、染色均符合链球菌的特点,具α或β溶血,生化试验结果不稳定。用国际通用的链球菌乳胶分型诊断液检测上述分离株,均不在其检测范围,即不属于链球菌兰氏分群的A~G群。但它们凝集猪链球菌2型抗血清,人工接种兔有致病性。表明此次流行的猪败血症的病原不同于以往的C群链球菌,不是马腺疫链球菌兽疫亚种,而是属于R群的猪链球菌2型。  相似文献   
89.
[目的]细菌能够合成多种信号分子,调控自身在各种营养状态或应激条件下的生长代谢及毒力发挥。第二信使环二鸟苷酸(c-di-GMP)在致病菌感应氨基酸饥饿(AAS)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调控多种生理活动并显著影响其毒力发挥。本文旨在研究c-di-GMP在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UPEC)尿道定殖及毒力发挥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尿液培养UPEC,结合转座子突变技术筛选氨基酸代谢相关生长缺陷基因,采用基因敲除技术、特定氨基酸回补及小鼠尿道感染模型验证尿液生长及尿道定殖缺陷表型;借助表达谱数据、RT-qPCR及β-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法筛选并鉴定受氨基酸饥饿影响的毒力基因及c-di-GMP相关基因;通过多基因敲除及回补技术、凝胶阻滞试验(EMSA)鉴定c-di-GMP对毒力基因的调控机制。[结果]精氨酸、异亮氨酸及蛋氨酸代谢失衡引起UPEC在尿液中生长缺陷,尿道定殖能力显著下降及局部c-di-GMP稳态破坏;YciR及YcgF相关c-di-GMP体系失衡显著下调菌毛基因簇表达;YciR通过调节子MlrA直接调控P菌毛基因簇表达;YcgF通过下游配对调节子YcgE直接调控P菌毛基因簇表达。[结论]c...  相似文献   
90.
为了探究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traintestinal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ExPEC)的致病机制,本研究通过小鼠感染模型筛选强毒菌株,以PU-1为强毒代表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染色体登录号CP042246,质粒登录号CP042245)及分析,以铁摄取系统及自分泌毒素为关注点探究上述毒力因子在PU-1株中的编码情况,并构建单基因或多基因缺失株,探究摄铁系统及自分泌毒素在猪源ExPEC致病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显示:摄铁系统及自分泌毒素基因在血液定殖的细菌中不同程度上调,最高上调可达11倍;铁摄取系统相关基因缺失株fyuA-ybtQFX、ΔiroBCDEN、Δfur及ΔsitABCDBoth对感染小鼠的致病力与野生株相比显著减弱,在感染动物血液载菌量不同程度下降,最高下降至野生株的1/15左右;自分泌毒素相关基因缺失株Δvat及ΔcdtABC对感染小鼠的致病力与野株相比显著减弱,在感染动物血液载菌量下降至野生株的1/2左右。上述结果表明,摄铁系统FyuA-YbtQFX、IroBCDEN、SitABCD及SitABCD-Pl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