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5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6篇
综合类   36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从博弈论的角度来讲,套购玉米种子难以禁止的原因是.套购者的加入引起博弈规则变化和套购发生时农民短期利益的提高。针对套购玉米种子难以禁止的原因,从博弈论的角度来讲,一方面应出台法律、法规,依法打击套购者,另一方面制种公司应适当提高种子收购价。  相似文献   
32.
2006年9月份.白甸镇王某饲养的43头生猪发生一种以高热稽留、贫血、黄疸、消瘦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当地游医用青链霉素、磺胺类药等治疗.没有明显效果。笔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检查、病理解剖和实验室检查.最后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经过治疗,除病重的2头猪死亡外,其余全部治愈。  相似文献   
33.
棉花早衰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棉花早衰现象在各棉区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棉花高产稳产的重要障碍因素。棉花早衰发生在棉花生长的中后期,可其症结却在前期。棉花备播在即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一、棉花早衰的原因 1、品种原因。抗虫棉与普通棉花相比前期  相似文献   
34.
茶叶清洁化生产(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推广应用背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茶叶对人体的保健作用正越来越得到充分的揭示,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社会消费需求不断上升.但对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茶叶生产加工方式,设备简陋,卫生条件差,产品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远不能适应现代食品饮料消费的需求。200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化生产促进法》,全面推广茶叶清洁化生产技术,改造落后的加工方式.以适应社会消费的需求,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35.
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 (Butler)]是落叶松人工林的重要害虫之一,曾一度在吉林省猖獗危害。防治方法中以释放卵寄生蜂较为有效,但放蜂效果的好坏与掌握产卵进度密切相关。我们从  相似文献   
36.
鹅副黏病毒病是由禽副粘病毒Ⅰ型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任何日龄鹅只均可感染,雏鹅受感染后常呈暴发性,群体中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对较高,危害较严重.现将一例鹅副黏病毒病病例的诊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7.
为促进林木速生,缩短林木培育周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经济效益,于1989年春我们对人工落叶松林进行了追肥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东丰县一面山林场一面山林班65小班,26年生的人工落叶松纯林。林地  相似文献   
38.
四翅滨藜:[Atriplexcantscens(Pursh)]是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等单位通过多年努力选育出的一个优良品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洲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以美国西北干旱地区分布最广。具有抗干旱耐盐碱,耐寒等特性。广泛用于牧场改良,水土保持和盐碱地改造。1994—1997年青海省林科所进行引种试验并获得成功,从1998年开始在我国西部地区进行大面积繁殖推广。1、四翅滨藜的形态特性:四翅滨藜为常绿灌木,高1—2米,无明显主茎分枝较多,叶互生,条形线或披针形。叶常绿或准常绿,冬季暗绿色,春季四月中旬返青,花单性或两性,雌雄同株或异株。第2年五月下…  相似文献   
39.
根据2010年9月及2011年5月东海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资料,测定了火枪乌贼(Loligo beka)的胴长、角质颚形态指标等参数,阐述了火枪乌贼角质颚的形态特征及其长度的相对稳定性指标。结果表明,火枪乌贼角质颚的喙长(RL)、头盖长(HL)、脊突长(CL)、翼长(WL)、翼宽(WW)等长度上、下颚差异较大,其中,上、下颚HL相对于RL均存在着等速生长现象(P>0.05);CL相对于RL均存在着显著的异速生长现象(P<0.05);而WL、WW相对于RL则呈现极显著的异速生长现象(P<0.001)。上、下颚各长度指标均受生长的影响,均随胴长的增长呈极显著的线性增长趋势。RL/HL、RL/CL、HL/CL的比值非常稳定,不随胴长、体质量的变化而显著变化,可作为火枪乌贼角质颚形态特征的稳定性指标。  相似文献   
40.
本研究为了探讨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在不同温度胁迫下的DNA甲基化水平与甲基化模式变化,利用全基因组重亚硫酸盐测序技术(WGBS)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刺参在3个温度下(20℃、26℃和32℃)的纵肌、呼吸树、消化道和体壁4个组织进行分析。WGBS测序结果显示,在消化道组织中,20℃、26℃和32℃温度组全基因组总甲基化水平分别为(1.70±0.01)%、(1.79±0.11)%和(1.59±0.04)%,26℃组处于休眠状态,刺参消化道基因组甲基化水平升高,而32℃组高温胁迫下,甲基化水平下降;在总甲基化位点中,CG类型是主要的甲基化修饰(96%以上),CHH和CHG位点占比较低;30%甲基化水平的甲基化位点中,CHG和CHH为本类型甲基化的最高点,且显著高于CG类型。ELISA检测结果显示,3种不同温度下,刺参呼吸树和消化道组织的甲基化水平范围为2.68%~3.29%,均高于纵肌和体壁组织;温度变化后,刺参呼吸树和消化道组织的总甲基化水平均有显著变化,而纵肌和体壁的总甲基化水平基本不变,表明DNA甲基化可能参与刺参的高温胁迫调控机制。刺参应对温度变化过程中DNA甲基化水平的研究,从表观遗传学视角解析温度升高对刺参不同组织的影响,可为丰富刺参甲基化研究内容和无脊椎动物的甲基化发生规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