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3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3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31.
根据反义RNA作用原理,以禽流感病毒(AIV)H14N5 cDNA全长及5’端235个bp为目的基因,反向插入反转录病毒载体 pLXSN中,命名为 pLXSN-NP及 pLXSN-NP,用脂质体包裹重组质粒转染包装细胞 PA317,G418筛选抗性克性,扩增单个克隆后提取包装细胞上清的病毒RNA(vRNA),以巢式PCR方法检测,以及用包装细胞上清(重组病毒)感染滴定细胞系NIH3T3,表明已筛选出产毒的的克隆细胞质,得到重组逆转录病毒,为反义RNA抑制禽流感病毒复制的实验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2.
利用PCR技术将鸭维甲酸诱导基因Ⅰ(RIG-Ⅰ)helicase区和RD区部分编码序列分别进行扩增,并分别命名为c、d段;克隆到pET30a原核表达载体,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30a-c和pET30a-d,通过转化BL21 (DE3)感受态菌、IPTG诱导、镍柱纯化表达蛋白,将纯化的c、d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mAb),采用ELISA、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对单克隆抗体进行鉴定分析.获得鼠抗鸭RIG-Ⅰ单克隆抗体有14株与原核分段表达的c、d蛋白有良好的反应性,其中3株与真核表达的RIG-Ⅰ蛋白有良好的反应性.制备的鼠抗鸭RIG-Ⅰ单克隆抗体为RIG-Ⅰ在抗病毒天然免疫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3.
引起禽流感(M)的病原为禽流感病毒(AIV),该病毒属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要根据流感病毒核蛋白(NP)和基质蛋白(M)抗原性的不同,将其分为A、B、C三个血清型;其中A型可见于人、禽和其它一些哺乳动物中。根据其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抗原性差异,又可将其分为不同的亚型和9种特  相似文献   
34.
实验克隆了莱航鸡(Gallus gallus )MHC I α (BF2)(GenBank登陆号:AY989897)全基因,分析了其信号肽序列,构建了缺失信号肽且拼接了BirA底物肽序列(BSP)的融合蛋白重组表达载体pET-BF2-BSP,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中得到表达,并优化了诱导剂浓度、起始诱导菌体浓度及诱导时间等表达条件。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所得融合目的蛋白约为40 kD,Western-blot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成功融合了6×His标签;pET-BF2-BSP最优化表达条件分别为:菌体起始诱导浓度OD600nm 0.8~1.2,IPTG诱导浓度1.1 mmol/L,诱导时间2~4 h;建立了该重组蛋白变性状态下通过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包涵体的方法。实验获得了高纯度的在体外构建鸡MHC-肽四聚体所需的重组蛋白BF2-BSP。  相似文献   
35.
选用自制的“增食保健散”对20日龄的400只AA商品代肉鸡分组进行疫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添加0.33%的“增食保健散”组鸡白痢、大肠杆菌等肠道传染病得到明显控制,无一发病,鸡群成活率高;而对照组发生鸡白痢,大肠杆菌病共13只,占试验鸡的6.5%,经t检验两组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6.
H9N2禽流感病毒中国分离株血凝素基因序列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0株中国H9N2禽流感病毒分离株的血凝素基因分析表明,这些分离株间的亲缘关系较近,推测它们可能来源于同一种系,H9亚型分离株的HA1亚单位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中国AIV分离株与97香港禽类市场上分离到的毒株不同,中国分离株中在HA切割位点上均未见到典型的高致病力毒株H5、H7所具有的一系列碱性氨基酸,其排列均为-PARSSGLF-,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10株属欧亚种系。  相似文献   
37.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乙氧基喹啉及 BHT的含量,通过外标法计算样品的含量。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性好,回收率可达到 98%,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8.
围绕马铃薯的高产栽培 ,世界各国的生物学家和农学家做了很多研究 ,认为 :一个马铃薯品种连续种植几代以后 ,即会失去种用价值 ,其原因是各种病毒侵染而引起的。由此 ,而兴起了马铃薯脱毒技术和脱毒种薯 ,及其脱毒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众所周知 ,脱毒种薯的生产成本很高 ,从茎尖剥离培养 ,无毒株系鉴定 ,脱毒试管苗扩繁 ,直至由原原种扩繁 3~ 4代生产栽培种 ,程序多 ,技术要求严格。生产者使用栽培种一级种薯生产 ,也只能用于当年 ,来年又需购买新的脱毒栽培种才能保证不减产。即便这样秋薯夏季栽培时大面积烂种减产 ,或因烂种造成绝产情…  相似文献   
39.
为构建可溶性鸡 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 类分子(BF2)/肽复合物,大量表达并纯化了可生物素化的MHC Ⅰ类分子重链(BF2-BSP)和轻链(Chβ2m),并合成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核蛋白N71~78 T细胞表位肽,将其与纯化后的重组蛋白BF2-BSP和Chβ2m在重折叠缓冲液中复性。复性后在快速蛋白液相色谱仪(FPLC)上分离出复性组装成功的BF2/肽单体复合物。将该单体复合物在体外进行生物素化,其产物再次采用FPLC通过分子筛分离出生物素化后的BF2/肽单体复合物;然后将生物素化后的BF2/肽单体复合物与藻红蛋白(PE)标记的链霉亲和素按一定比例反应生成BF2/肽四聚体。为了检测所制备BF2/肽四聚体是否能应用于检测特异性T细胞,从感染IBV H52株10 d后的SPF鸡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染色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所制备的BF2/肽四聚体可用于检测IBV N蛋白特异性T淋巴细胞,检测1周龄SPF鸡接种H52后10 d时针对N蛋白的特异性T细胞比率为3.65%。  相似文献   
40.
犬细小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纯化的犬细小病毒(CPV)重组VP2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CPV抗体的间接ELISA 方法,其抗原包被浓度为0.158μg/mL;待检血清稀释倍数为1:100,作用时间为60 min;羊抗犬酶标抗体稀释倍数为1:2 000,作用时间为60 min;底物作用时间为10 min;判定标准为S/P≥O.282时为阳性,S/P≤0.226时为阴性.该方法与犬瘟热、犬传染性肝炎、犬副粘病毒病、犬波特氏杆茵痛等4种犬常见传染病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批内、批间重复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15%,显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与商品化CPV ELISA试剂盒进行比较,符合率为96.5%.本研究为现地免疫犬群抗体监测和进行CPV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简便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