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3篇
农学   6篇
  1篇
综合类   70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65篇
园艺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核糖核酸酶RnaseⅢ是一种调控nc RNA水平的重要酶系。为了解核糖核酸酶RnaseⅢRncS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毒力中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在构建LM-ΔrncS基因缺失突变株的基础上,通过动物感染试验检测强毒株LM-SB5与缺失株LM-Δrnc S对昆明系小鼠的LD50、存活能力、脏器载菌量及病理组织学产生的影响;利用细胞侵染试验检测强毒株与缺失株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粘附率、侵袭率及其在胞内生存繁殖能力的影响,分析RnaseⅢRncS对LM毒力的影响。结果显示,LM-SB5强毒株和LM-Δrnc S缺失株对昆明系小鼠的LD50分别为105.60 CFU、106.90 CFU;与LM-SB5强毒株相比,LM-Δrnc S的LD50升高了1.30个对数数量级,小鼠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表明毒力显著降低;第3~5 d肝脏、脾脏载菌量显著减少(P<0.05),其中第4 d差异极显著(P<0.01);LM-Δrnc S缺失株对肝脏、脾脏、肾脏的病理损伤降低;LM-Δrnc S缺失株对RAW264.7细胞的粘附率和侵袭率均显著低于LM-SB5强毒株(P<0.01),在2~6 h之间,LM-Δrnc S缺失株在细胞内的细菌量显著低于LM-SB5强毒株(P<0.05),证实LM-Δrnc S在细胞内的生存增殖能力显著降低,提示rnc S基因对LM毒力发挥有一定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RnaseⅢ在LM毒力中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2.
参考已发表在GenBank中CSFV Alfort毒株的E2蛋白基因序列,选择其抗原编码高变区作为扩增的靶区域,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用异硫氰酸胍-酚-氯仿一步法提取猪瘟病料细胞总RNA,对其进行了RT—PCR扩增。结果得到了与设计大小272bp完全相符的核酸带,并对PCR产物直接进行了核苷酸序列测定。将所测序列与中国C株同段序列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发现与中国C株核苷酸的同源性均为82.8%;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为88.3%;两野毒株均有33个碱基发生改变。并用此病料对加日龄易感仔猪成功进行了人工感染试验,结果发现能引起比较典型的猪瘟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表明新疆南疆存在着中等或倔强毒力的野毒株。  相似文献   
103.
野鸡是鸟纲鸡形目鸡科的重要鸟类,又称山鸡、环颈鸡。野鸡肉质细嫩鲜美,野味浓,是高蛋白质、低脂肪的野味食品。因此,山鸡的养殖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04.
建设现代渔业,促进渔业增长方式转变,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渔业科技进步支持。新型水下供氧设施就是在引进的纳米增氧的基础上,经过我们技术人员的不断创新,反复试验,研制成功的。本项技术在水产业上的成功应用,既可提高养殖水生动物的放养密度,又可提高养殖产量,是目前水产养殖设施化技术的一项技术革新,有利于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5.
1春季春季冰雪消融,万物复苏。气温逐渐变得温暖,但温差较大,也有冷空气不断来访,当然各种病源菌也开始活跃了。因此,春季也宠物狗保健的关键时期。让宠物狗在午间晒晒太阳。春天的太阳虽不如夏El艳阳逼人,但长时间暴晒在阳光下,还是会因为太热或是紫外线的直射而影响宠物狗的健康状况,甚至会诱发各种皮肤类疾病。因此,在阳光较强烈时,不妨为宠物狗加个帘子遮蔽阳光。对于室外的宠物狗,可以考虑搭个棚子或是躲避阳光的遮盖物,视自己的情况来选择日光浴的地点。春季乍暖还寒,  相似文献   
106.
为研究捕食线虫性真菌几丁质酶的功能,在国内首次对少孢节丛孢菌XJ-A1几丁质酶AO-801和AO-483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及测序,并对其编码蛋白信号肽、疏水性与亲水性、高级结构、功能域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显示,2个不同蛋白均具有典型的几丁质酶催化区保守序列SXGGW和DGXDXDWE,属于糖苷水解酶18家族几丁质酶,无信号肽序列,表明这2个蛋白为非分泌型蛋白,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α-螺旋和β-折叠为蛋白的主要结构元件,三级结构中有(α/β)8的圆桶形结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几丁质酶AO-801和AO-483与昆虫病原真菌几丁质酶的亲缘关系更为接近,说明它们所产生的几丁质酶在侵染宿主的过程中发挥着类似的功能,并且不同来源真菌几丁质酶根据分子质量的差异形成3个不同的进化分枝。  相似文献   
107.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气候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决定因素,气候变化对农业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特别是极端天气气候诱发的自然灾害将会造成农业生产的波动、危及粮食安全、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阐述了我国气候变化的特征和趋势,介绍了农作物对温度、降水变化的敏感性,分析了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所造成的影响和危害。由此,为农民和农业科技人员应对气候变化,保障农业生产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8.
为了探明新疆塔城地区绵羊细粒棘球蚴流行株基因型,根据GenBank公布的12S rRNA基因和CO1基因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对58个绵羊细粒棘球蚴包囊进行PCR检测,再通过CO1特异性引物对检测阳性病料进行PCR扩增、测序及基因分型。通过12SrRNA基因检测发现58份样品均为阳性;对所测得的58条CO1基因序列分析,发现新疆塔城地区绵羊细粒棘球蚴流行株基因型均为G1型,且CO1基因序列存在多态性,为塔城地区绵羊细粒棘球蚴病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9.
为了解新疆北疆地区奶牛养殖场犊牛球虫的感染情况,对昌吉、石河子、奎屯地区6个大型奶牛养殖场一岁以内荷斯坦奶牛犊牛球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犊牛球虫总感染率达到35.55%,其中0~6月龄犊牛平均感染率达42.25%,7~12月龄犊牛平均感染率达21.74%。经虫种鉴定,共鉴定出5种艾美耳属球虫,分别是邱氏艾美耳球虫(Eimeria zurnii)、牛艾美耳球虫〔Eimeria bovi〕、椭圆艾美耳球虫( Eimeria ellipsoidall)、柱状艾美耳球虫( Eimeria cylindrica )、亚球形艾美耳球虫( Eimeria subspherica),其中邱氏艾美耳球虫、椭圆艾美尔球虫和牛艾美耳球虫为优势种。调查为新疆北疆地区犊牛球虫的科学防控提供了流行病学资料。  相似文献   
110.
金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医学和兽医临床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其引起的感染在临床上十分多见。常引起人和动物组织器官脓肿、创伤、化脓甚至脓毒败血症以及食物中毒。随着抗菌素的大量应用,其耐药菌株越来越多,耐药谱越来越广。有的菌株甚至对尚未应用于兽医临床的新型抗菌素也表现出很强的耐药性。为了解塔里木地区金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筛选高效抗菌药物以供临床用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