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3篇
  12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探明亚表层有机培肥结合地膜覆盖对土壤孔隙结构及其水盐运移的调控机制,以内蒙古河套灌区典型盐渍土为研究对象,设置了地表不覆膜(CK)、地膜每年覆盖(PM)和亚表层单次有机培肥+地膜每年覆盖(OMP)3个处理,3年后采用X射线CT扫描和图像处理技术获取了部分亚表层(15 ~21 cm)与深层(35 ~41 cm)土壤孔隙...  相似文献   
82.
为研究新疆地区的蒸散发及湿润指数分布与变化情况,采用新疆52个气象站点2000—2013年逐日地面观测资料和MOD16产品数据,从蒸散发、湿润指数两个方面利用一元线性回归、倾斜率、变异系数、Hurst指数、湿润指数等方法,综合分析了新疆地区近14年干湿状况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全疆年均蒸散发值空间分布大多处于40~830 mm,ET高值区大多分布在伊犁河谷及额尔齐斯河谷附近,全疆各站点ET平均值变化范围为178.29~214.87 mm,年均ET为197.49 mm,PET平均值变化范围为1 297.12~1 447.48 mm,年均PET为1 374.39 mm;(2)全疆ET倾斜率分布主要呈轻微减少趋势;(3)整体来看近14年新疆气候趋于湿润的变化趋势,各气象因子中,降水和相对湿度与湿润指数呈显著正相关,气温与湿润指数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3.
以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为例,利用不同内插算法生成DEM,并选取高程差绝对值、中误差以及单点最大误差三大指标分析了DEM的精度,结果发现利用反距离加权(IDW)算法的精度较好。利用坡度中误差的大小判定了不同网格分辨率下的DEM精度,试图选取DEM的最佳分辨率,结果显示:当分辨率达到20时,坡度中误差的变化明显减缓,因此确定最佳分辨率为20。  相似文献   
84.
利用2000—2016年MODIS ET/PET和NDVI数据集构建干旱严重指数(drought severity index,DSI)来监测新疆干旱过程,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与变化趋势,并利用实测农业旱情资料[湿润指数(W)和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与DSI做相关性分析,探讨DSI在新疆地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新疆整体处于干旱状况。全疆秋季干旱频率最高,冬季最低。近十几年新疆干旱趋势减弱,干旱面积最大值出现在2008年,最小值出现在2016年。各季节内南疆地区干旱趋势减弱,夏季最为突出。北疆、天山地区干旱趋势表现为夏季减弱,秋季增强。从几种指标的相关性来看,实测农作物干旱面积与DSI监测的干旱面积的相关性较高,决定系数达到0.67。北疆地区DSI-W、DSI-NPP相关性最高,决定系数分别达到0.69、0.62。在空间Pearson相关性上,DSI-W和DSI-NPP整体上均呈显著正相关,分布比例分别占全疆面积的88%、86.65%,这有力地证明了DSI适用于新疆地区的干旱监测分析。  相似文献   
85.
基于DEM坡度图制图中坡度分级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2  
汤国安  宋佳 《水土保持学报》2006,20(2):157-160,192
坡度分级是所制作的坡度图具有科学性与实用性的重要前提,各种分级方法一直是坡度分级研究中的重点。将各种坡度分级方法分为一般主观分级法、临界坡度分级法与模式分级法3大类,并以黄土丘陵沟壑区为实验样区,以高精度5m分辨率的DEM为信息源,提取坡度数据层面。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分级方法的特点、适用性及制图效果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一般主观分级法简单、灵活,但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及随意性;临界坡度分级法能较好地满足用户的应用目的,但经常忽视了坡度图制图效果;而模式分级法能够较好地揭示地表的坡度组合规律。应根据应用目的、地面起伏特征等来选择合适的坡度分级方法,这样才能得到合理的坡度分级结果,更大程度地满足用户的应用目的。研究结果对指导正确、有效地制作与应用坡度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6.
使用配合饲料养殖草鱼虽然操作方便,但喂养的草鱼肉质较差。  相似文献   
87.
探索公众对气候变化的感知情况,为制定适应性策略提供了可靠基础。基于陕西省公众气候变化感知调查数据,利用SPSS 21进行因子分析,得到气候变化感知指数,对影响因素进行均值分析(包括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变化感知与性别之间无明显关联,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收入对气候变化感知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年龄与气候变化感知呈负相关,文化程度、收入与气候变化感知均呈正相关。各个职业中,离退休人员、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学生这三种职业对气候变化感知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88.
阿特拉津作为除草剂大面积使用,在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对土壤、地下水和江河湖泊等环境造成了污染。虽然阿特拉津的毒性较低,但其易溶于水、难降解、残留较大,影响作物产量,牵制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对阿特拉津残留量过大时对当地动植物造成的危害,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威胁,以及对人类健康产生的影响展开综述。报告了阿特拉津的吸附机理与残留原因,阐述了其对动植物产生的影响,将现有的阿特拉津降解方式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对阿特拉津降解的未来趋势进行讨论和展望。为解决生物修复技术周期长等问题,结合不同降解方式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将物理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相结合,可以找出对阿特拉津残留降解效果最好、有利于当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89.
新时代耕读教育是弘扬我国耕读传家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载体,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保障。目前国内耕读教育研究处在起步期,相关研究有亟待完善深化之处,主要表现为:教育内容有待深入挖掘,研究方法实证性有待加强,涉及对象有待进一步拓宽。今后应深化理论研究,为新时代耕读教育提供内容滋养;提升问题意识,加强实证研究;加强系统观念,拓宽实践领域。  相似文献   
90.
为明确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对不同食物短期适应机制,用玫瑰花瓣、玫瑰花朵(含花粉花蜜)和10%蜂蜜水+菜豆豆荚3种类别食物分别饲喂西花蓟马成虫,在1h、3h、6h、9h、12 h、24 h和48 h测定西花蓟马体内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脂肪的含量.结果 表明:西花蓟马成虫体内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