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6篇
畜牧兽医   27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为了研究日粮能量水平与神经肽Y(neuropeptide,NPY)基因对文昌鸡开产性状的影响,运用PCR- RFLP方法检测3组试验鸡群(Ⅰ组,低能组;Ⅱ组,中能组;Ⅲ组,高能组)NPY基因DraⅠ酶切位点的多态性,共得到3种基因型,并对其与开产性状间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日粮能量水平对开产日龄、开产体重、开产蛋重无显著影响(P>0.05),但是由高能到低能,开产日龄呈现由早到晚的趋势,开产蛋重呈现由低到高的趋势。NPY基因型对开产日龄、开产体重、开产蛋重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欧洲肉鸽与卡奴鸽不同杂交组合的生产性能,以寻求最佳杂交配套。[方法]对欧洲肉鸡3个品系与白卡奴鸽正反交,组成6个杂交组合,对6个杂交组合的生产性能进行测定,比较6个杂交组合的总产蛋数、产蛋周期、蛋重、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初生重、28日龄体重、28日龄成活率等指标。[结果]总产蛋数以E2BC组合最高(22.32个),显著大于BCE1、BCE2、BCE3、E1BC组合(P0.05);BCE2组合总产蛋数最少(19.70个),显著小于其他5个组合(P0.05)。E2BC组合产蛋周期最短(34.37 d),显著小于BCE2组合(38.91 d)(P0.05)。蛋重基本在23 g左右。受精率E2BC组合最高(79.85%),显著高于BCE3组合(71.57%)(P0.05)。BCE1组合受精蛋孵化率最高78.79%,显著高于E3BC组合(74.72%)(P0.05)。各杂交组合的初生重基本都在16 g左右。28日龄上市体重以E2BC组合最高(599.94 g),显著大于E3BC组合(556.13 g)(P0.05)。BCE2组合28日龄成活率为84.77%,显著低于其他5个组合(P0.05)。[结论]E2BC组合的年产蛋量、受精率和28日龄体重均最高,其繁殖性能和生长性能都比较优良,可在生产中加以利用。E3品系在杂交利用上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鸭胚胎期胸肌和腿肌中GHR基因mRNA的发育变化规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生长速度不同的高邮鸭和金定鸭在13日、17日、21日、25日和27日胚龄时胸肌和腿肌中GHR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胚重、胸肌重和腿肌重的关系。结果表明:GHR mRNA在两个品种鸭肌肉早期发育中表现出一致的表达规律,在胸肌中呈"波浪形",在腿肌中呈先降后升再降,然后趋于水平的表达趋势。胸肌和腿肌GHR mRNA的表达量在两个品种相同胚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同性别间比较,除了在27日胚龄时,公鸭胸肌GHR mRNA略低于母鸭外,其他胚龄都是公鸭高于母鸭。在13日、17日和21日胚龄时,两个品种鸭的胸肌GHR 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腿肌(P<0.05或P<0.01),而在25日和27日胚龄时,两个品种鸭的胸肌GHR mRNA的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腿肌(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两个品种鸭胸肌中GHR mRNA的表达与其胸肌重和胚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两个品种鸭腿肌中GHR mRNA的表达与其腿肌重和胚重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提示,肌肉中GHR基因表达具有显著的胚龄、组织和性别差异,但不存在品种差异;在鸭胚胎期,胸肌中GHR mRNA表达对胸肌重和胚重可能有正调控作用,而腿肌中GHR mRNA表达对腿肌重和胚重可能有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鸭肝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IGF-1受体(IGF-1R)基因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规律,选择0、14、28、42和56日龄高邮鸭和金定鸭各10只(共100只),称测体重后屠宰,采集肝脏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GF-1和IGF-1R基因的发育性变化,并进行品种间比较。结果表明:0~56日龄期间,高邮鸭和金定鸭肝脏IGF-1基因表达量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56日龄时高邮鸭肝脏IGF-1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金定鸭;IGF-1R基因表达量基本呈下降趋势,高邮鸭肝脏IGF-1R基因表达量在0日龄时显著高于金定鸭。高邮鸭和金定鸭肝脏IGF-1和IGF-1R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与体重存在不同程度的负相关性。鸭肝脏中IGF-1和IGF-1R基因表达量有特定的发育模式且存在品种差异,IGF-1R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不依赖IGF-1基因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TR-β基因在不同品种鸭胚胎期和出雏早期胸肌和腿肌中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其对胸腿肌重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了高邮鸭和金定鸭胚胎期(17,21,25,27胚龄)和出雏早期(7日龄)胸腿肌中TR-β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TR-β mRNA在2个品种鸭肌肉早期发育中表现出一致的表达规律,但在腿肌和胸肌的发育性变化规律稍有不同:在胚胎期胸肌和腿肌中的TR-β mRNA表达量均呈先低后高的趋势,27胚龄时表达量最高;但出壳后胸肌中的TR-β mRNA表达量出现显著下降(P<0.01),而腿肌仍维持高水平表达(P>0.05)。表明TR-βmRNA表达具有显著的胚(日)龄依赖性,并存在组织差异,但无品种差异。鸭发育早期胸腿肌中TR-βmRNA表达量与胸腿肌重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两者呈强的正相关,提示胸腿肌中TR-βmRNA的表达可能在鸭早期胸腿肌发育过程中发挥着正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了AA肉鸡感染沙门菌后6h和1、2、3、5、7d的胸腺、脾、法氏囊和小肠中Nod1基因的表达量,分析Nod1基因在沙门菌感染过程中的表达量变化情况,在转录水平探讨沙门菌感染对Nod1基因表达量的影响。试验分为3组,鸡白痢沙门菌组,肠炎沙门菌组和对照组。结果显示,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在4个器官中Nod1基因的表达量在2种沙门菌感染后的一定时间内均出现了上升,表达量达到高峰的时间分别为2d(胸腺)、5d(脾脏)、2d和3d(法氏囊)及5d和7d(小肠)。结果表明,2种沙门菌感染均可激活Nod1基因表达,提示Nod1基因可能与鸡的抗感染免疫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性成熟启动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受"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控制。决定性成熟启动的关键性事件是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脉冲式释放增加,KISS-1基因编码产物Kisspeptin通过其受体GPR54能够直接刺激GnRH释放,进而启动性成熟进程,KISS-1/GPR54系统被认为是性成熟启动的关键看门基因。禽类的KISS-1基因在GenBank中尚未被清晰注释。本文以文昌鸡为素材,采用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分析了不同物种KISS-1及其上、下游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确定了鸡chr26:1522493-1532710区域为候选片段,通过PCR扩增和克隆测序获得了该候选片段完整序列(命名为类KISS-1序列);同时,采用BLAST程序搜索出9个同源性在50%~85%的EST序列,通过拼接得到3个延伸EST序列。表达验证分析表明,3个延伸EST序列在文昌鸡下丘脑组织cDNA文库中均有表达。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探讨IGF-I、MSTN对鹅骨骼肌生长的影响。以太湖鹅和皖西白鹅为研究素材,采用多重荧光竞争性PCR和酶联免疫方法,测定鹅70日龄胸肌中IGF-I、MSTN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并与屠宰性能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证实,70日龄时太湖鹅体重、胸肌重极显著小于皖西白鹅,但是胸肌率没有差异,并且品种间在体重和胸肌重上存在性别差异;胸肌IGF-I和MSTN的mRNA、蛋白表达均无品种差异,并且在品种间也不存在性别差异;同一品种的公母鹅相比较,太湖鹅公鹅胸肌IGF-I mRNA表达显著高于母鹅;除了胸肌IGF-I的含量与MSTN的mRNA表达和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胸肌IGF-I、MSTN的mRNA表达和蛋白含量相互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鹅胸肌IGF-I mRNA表达量和胸肌率、胸肌重、体重呈显著负相关,皖西白鹅胸肌中MSTN的表达与体重呈强的负相关。结果提示,70日龄时鹅胸肌生长正负调节基因IGF-I与MSTN的表达无品种特异性,二者表达水平处于一个动态平衡之中,特别参与了70日龄皖西白鹅的生长调控。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PCR-SSCP和DNA测序的方法检测了4个品种鸡(仙居鸡、白耳鸡、清远麻鸡和安卡鸡)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基因第2内含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表明,4个品种鸡TLR4基因的第2内含子上均发现了G1894C的突变,共产生了AA、AB和BB 3种基因型,4个品种鸡该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570、0.597、0.583和0.588,均属于高度多态性,且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4个品种鸡G1894C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在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阳性组和阴性组间的分布差异均不显著(P>0.05);G1894C多态位点在仙居鸡与白耳鸡2个品种间基因型分布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20.
FTO基因在不同品种鸡胚胎与生长期骨骼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清远麻鸡和隐陛白羽鸡为试验素材,研究脂肪和肥胖相关基因(fat mass and obesity-associated,FTO)在2个品种胚胎期与生长期胸肌和腿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及差异。结果表明,在胸肌组织中,FTO在两品种不同发育时期呈现不同的表达模式。在清远麻鸡,16胚龄时FTO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胚龄,出雏后l周达最高,8周时显著下降(P0.05);在隐性白羽鸡,FTO在20胚龄时表达骤然升高,在l周龄时呈现表达高峰,但8周时仍维持高表达水平。在20胚龄、1周和8周时FTO在隐性白羽鸡胸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清远麻鸡。在腿肌组织中,FTO在两品种胚胎期及生长期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也不同。FTO在清远麻鸡12胚龄时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胚龄,出雏1周后FTO的表达相对稳定,各周龄间无显著差异;在隐性白羽鸡中,腿肌中FTO在20胚龄时表达量显著升高,这一高表达状态持续至出雏后8周,但FTO只有在8周时隐性白羽鸡腿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清远麻鸡。综合FTO在两品种的胸肌和腿肌组织中的发育模式研究表明,FTO在鸡胚胎期和生长期骨骼肌中的表达存在显著的品种和组织差异性。本研究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FTO对鸡肌肉发育的分子遗传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