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篇
农学   10篇
  18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6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探讨枇杷变异新品系———‘川早枇杷’的生长特性及果实品质。[方法]以‘川早枇杷’和‘早钟六号’2个枇杷品种为材料,采取石蜡切片和田间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个品种的枝条组织形态和物候期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川早枇杷’的抽梢和展叶时间均比早熟品种‘早钟六号’提前约半个月至1个月左右;‘川早枇杷’的花期和果实成熟期比早熟品种‘早钟六号’提前3个月‘;川早枇杷’春梢各组织在春梢中所占比例为表皮3.7%,皮层薄壁组织14.5%,维管组织15.9%,髓65.9%‘,早钟六号’各组织比例分别为3.1%、42.5%、6.9%、47.5%。[结论]在物候期方面,‘川早枇杷’早于目前广泛栽培的早熟枇杷品种‘早钟六号’,是一种重要的枇杷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92.
褪黑素浸种对豌豆幼苗生长及镉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懿  任纬  刘副刚  李焕秀  廖明安  蒋伟  林立金 《土壤》2018,50(1):109-114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褪黑素浸种对豌豆幼苗生长及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用50、100、150、200μmol/L的褪黑素浸种处理后,豌豆幼苗的生物量、含水量、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均高于对照,且豌豆幼苗植株的镉含量明显降低。当褪黑素浓度为200μmol/L时,豌豆幼苗的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均达到最大值;而根系及地上部分的镉含量最低,分别为6.72 mg/kg和0.104 mg/kg,较对照分别降低了20.28%和46.39%。因此,褪黑素浸种能够促进豌豆幼苗生长,降低其对镉的吸收,其中200μmol/L褪黑素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3.
混种少花龙葵嫁接后代对镉胁迫枇杷幼苗光合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将4种少花龙葵嫁接后代分别和枇杷(大五星枇杷和川早枇杷)幼苗混种于镉含量为10 mg/kg的污染土壤中,研究了混种对两种植物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混种后,枇杷幼苗相应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及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单种,叶表面蒸汽压亏缺降低;少花龙葵嫁接后代相应的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均高于单种,其可溶性糖含量较单种有所降低,混种大五星枇杷的少花龙葵嫁接后代的叶表面蒸汽压亏缺高于其单种,但混种少花龙葵嫁接后代的川早枇杷叶表面蒸汽压亏缺低于其单种。因此,少花龙葵嫁接后代混种枇杷可提高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而可促进两种植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土壤覆盖富集植物秸秆对果树镉积累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将葡萄幼苗种植于镉污染的土壤中,并在土壤表面覆盖镉富集植物(多茎鼠麴草、荠菜、猪殃殃和小飞蓬)秸秆,研究了葡萄幼苗的生长及镉积累状况.【结果】与未覆盖相比,覆盖多茎鼠麴草和猪殃殃秸秆均提高了葡萄幼苗分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覆盖荠菜和小飞蓬秸秆降低了葡萄幼苗的这些指标.覆盖四种富集植物秸秆均降低了葡萄幼苗的地上部分镉含量,较未覆盖分别降低了10.68%、4.36%、11.33%和55.55%.【结论】覆盖富集植物秸秆均能够降低镉胁迫下葡萄幼苗的地上部分镉含量,其中覆盖多茎鼠麴草和猪殃殃秸秆还有利于促进葡萄生长.  相似文献   
95.
PP333对枇杷幼树控梢促花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枇杷在幼树阶段表现旺长 ,难以成花 ,不利于早期投产。PP333(即多效唑 )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延缓剂 ,国内外学者用PP333对苹果、梨、桃、李、樱桃、荔枝、龙眼、柑桔、果等果树进行处理 ,结果表明它能抑制这些果树营养生长 ,促进花芽分化 ,提高产量。但PP333在枇杷上的应用报道较少。目前枇杷的栽植面积在不断扩大 ,因此 ,研究PP333对枇杷幼树的控梢促花效应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 材料与方法试验于 2 0 0 0— 2 0 0 2年在四川省雅安市对岩镇坎坡村四组的 3年生大五星枇杷园进行 ,该园为坡地 ,壤土 ,海拔 770~ 810m ,pH值 6 …  相似文献   
96.
无公害优质梨生产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产基地条件、品种选择、苗木质量及栽植技术、果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果实采收等方面制定了四川绵阳无公害食品 (A级 )———梨的生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97.
 ‘南部魁’系由美国引入的苹果品种中经多年品比和多点区试选育出来的新品种, 表现早实、丰产, 果实早熟、品质优良, 适应性和抗逆性强, 可密植, 是适宜四川和南方亚热带湿热少日照生态型区栽培的苹果新品种。  相似文献   
98.
汪志辉  廖明安  杨锐 《中国果树》2005,(3):15-17,i001
为丰富四川省雅安市(高湿寡日照地区)的李树资源,我们于2001年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引入中熟优质李品种秋姬李,在四川农业大学农场李园进行引种试栽,试栽期间我们对该品种在四川省雅安地区的适应性进行了调查观察,现将该品种在四川省雅安市的表现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9.
早蜜梨果实生长发育期间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测定了早蜜梨果实生长发育期间内源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玉米素(ZT)和脱落酸(ABA)含量及其比值的变化,并分析了各激素与果实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果肉和种子中IAA含量分别在花后50 d和20 d出现高峰;GA3含量分别在花后20 d和60 d达到峰值;ZT含量的高峰则在花后40 d,而ABA含量分别在花后80 d和90 d最高,随后均呈逐渐下降.IAA/ABA、GA3/ABA和ZT/ABA比值对果实的细胞分裂与膨大起着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0.
不同次数嫁接对豆瓣菜扦插苗生理特性和硒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在土壤硒含量为10 mg/kg条件下,以西兰花为砧木,豆瓣菜为接穗,研究一次嫁接、二次嫁接以及三次嫁接后扦插对豆瓣菜生理特性和硒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次嫁接有利于豆瓣菜扦插苗生物量及可溶性糖质量分数的提高,在三次嫁接处理下,豆瓣菜根系、茎秆以及叶片的生物量分别较对照提高266.84%、256.49%、174.03%。与豆瓣菜自根苗相比,不同次数嫁接在显著提高豆瓣菜扦插苗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的同时,降低其叶绿素a/b值。此外,豆瓣菜扦插苗的CAT活性随嫁接次数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而SOD活性、P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则均呈下降趋势。豆瓣菜扦插苗对硒的吸收特性,一、二、三次嫁接显著提高豆瓣菜根系的硒含量,并分别较对照提高7.05%、6.84%和6.47%,但其地上部分的硒含量及转运系数均随嫁接次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硒向地上部分的转移。尽管如此,由于嫁接显著促进豆瓣菜干物质的积累,这导致豆瓣菜扦插苗各部位的硒积累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并随嫁接次数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其中,三次嫁接使豆瓣菜扦插苗根系及地上部分的硒积累量达到最大值,分别较对照提高290.44%和110.08%,有利于豆瓣菜扦插苗对硒的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