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48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21篇
  16篇
综合类   190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95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该文根据茶树的生物学特性,在不利茶树的生长区域进行了盆式茶苗繁育试验。采用6个茶树品种的插穗,在室内的小环境中进行繁育茶苗,测定室内小环境空气湿度为80%~90%,温度为20~26℃,光照强度2000lx左右,同时在培育的后期用磷酸二氢钾溶液(p H=5.2)来调试基质的酸碱度,使基质的p H值保持在5~6左右。试验结果表明,90d后平阳特早和豫研06这2个茶树品种的成活率达50%左右,且长势良好。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苏邮1号蛋鸭上笼后行为、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对"A"字型层架式鸭笼的适应能力。[方法]以高邮鸭为对照品种,以苏邮1号蛋鸭为试验动物,同时间出雏,饲养至100 d,同时上笼,观察上笼后的行为和血浆中皮质酮的变化。设计"A"字型层架式鸭笼,分上、中、下3层,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分析不同阶梯位置对苏邮1号蛋鸭开产日龄、43周龄产蛋数、产蛋期饲料转化率以及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苏邮1号蛋鸭与高邮鸭对上笼应激反应的变化规律一致。与体重较大的高邮鸭相比,苏邮1号蛋鸭对上笼刺激表现出更为激烈的行为和生理反应,但对上笼后的饮水和采食则表现出较快的适应性。苏邮1号蛋鸭对"A"字型层架式鸭笼有很好的适应性,不同阶梯位置对产蛋初期开产日龄、43周龄产蛋数、成活率有显著影响,而其对饲料转化率的影响不大。[结论]苏邮1号蛋鸭对"A"字型层架式鸭笼有很好的适应性,生产中可采用笼养方式大规模饲养苏邮1号蛋鸭配套系。  相似文献   
53.
为保护和合理利用中国天南星属有毒药用植物种质资源,通过资源调查、文献资料考证发现,中国现有该属有毒药用植物31种.  相似文献   
54.
滴灌量对新疆高产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设置不同灌溉量处理,研究新疆滴灌高产玉米(≥15 000 kg/hm2)的需水规律及其灌溉量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年两地(伊宁县、奇台)均表现为玉米产量随着灌水量增大而显著增加,灌水量显著影响穗粒重,而对收获穗数无显著影响;相同灌水量不同基因型间的耗水量无显著差异,但同一基因型不同灌水量处理间的耗水量均表现为随着灌水量增大而显著增大;同一灌水量不同基因型的水分利用效率有差异,不同基因型间均表现出较低灌量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较高。综合考虑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现行高产田灌溉量减少10%或20%,可在不影响产量的同时达到节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55.
旨在揭示幼龄桉树茎流速率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为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与管理提供依据。于2014年6-9月利用Dynagage包裹式茎流传感器和DL2e环境因子测量系统对海南西部儋州林场幼龄桉树树液茎流及主要环境因子进行连续监测。结果表明,1)雨季幼龄桉树茎流速率具有“昼高夜低”的节律性,夜晚茎流速率都很小,约为日均值的0.10%~7.27%。2)晴天、阴天、雨天树液茎流速率差异明显,晴天的树液茎流速率峰值、日均值分别为13.861 mL·cm-2·h-1和2.349 mL·cm-2·h-1,是阴天的2.27倍和1.50倍,雨天的10.52倍和4.90倍。3)雨季幼龄桉树茎流速率与太阳辐射、空气湿度、空气温度等气象因子均具极显著的相关关系,而受土壤水分影响较小;晴天太阳辐射对茎流速率影响最大,阴天和雨天空气温度对茎流速率影响最大。液流速率与环境因子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3种天气条件下的影响液流速率变化的主导因子不同。  相似文献   
56.
分别采用PCR-RFLP和PCR-SSCP方法检测催乳素(PRL)和生长激素(GH)基因的多态性,并分析了PRL和GH基因与高邮鸭产蛋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①PRL基因内含子1经酶切得出3种基因型AA/AB/BB,等位基因A/B频率分别为0.226/0.774;经测序发现PRL基因内含子1在1 326 bp处发生T→C突变。GH基因外显子4经SSCP分析显示3种基因型CC/CD/DD,等位基因C/D基因频率分别为0.222/0.778;经测序发现GH基因外显子4在3 701 bp处发生C→T突变。②PRL内含子1多态与高邮鸭的30周龄蛋重存在极显著关联(P <0.01);PRL多态与双黄蛋率显著关联(P <0.05);GH基因多态与最长连产天数和双黄率间相关性达显著性水平(P <0.05)。  相似文献   
57.
20世纪60年代,Mnass和Snass在鸡胚中发现线粒体DNA,随着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以及PCR技术和测序技术等研究手段的应用.至今,科学家已测定了人、牛、猪、马、驴、鸡、北京鸭等多种动物的mtDNA全序列.线粒体DNA作为分子标记因其序列容易测定、进化速度快、在群体内变异大、极少发生重组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家禽遗传多样性、分子进化、系统发育等研究领域,并取得了一些骄人的成果.  相似文献   
58.
白头鹤是长江中下游的大型越冬水鸟,安徽升金湖是其在国内主要的越冬地之一。近年来,由于生境退化,越冬种群的数量在萎缩,种群的越冬生态研究十分必要。2007年10月~2008年4月,我们在升金湖对白头鹤的主要分布地点进行了调查,并对集群情况进行了观察。升金湖白头鹤觅食地主要分布于湖区外围的稻田,夜栖于上湖核心区内。整个越冬期,白头鹤大部分以5只以上的群类型觅食,以家庭集群活动仅占越冬集群数的29.14%。随着越冬期的变化,集群大小发生改变:越冬前期,越冬鹤以家族群活动频率最高,占集群的35.64%,30~49只集群频率最低,仅为6.38%;越冬中期,家庭集群及5~9只集群频率相对于越冬前期减少,10只以上集群频率增加;越冬后期,以≥50只以上集群频率最高,占28.77%。此外,我们还观察到1对成年鹤占有一定面积的稻田并积极保护,表现领域行为。  相似文献   
59.
利用多态性丰富的15个微卫星标记对列入国家级畜禽保护名录的10个鹅品种群体遗传结构、遗传分化及基因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0个鹅群体总近交系数(Fit)为-0.044,群体内近交系数(Fis)为-0.408,群体间基因分化系数(Fst)为0.257,3个固定指数只有Fst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鹅群体内近交系数(Fis)均为负值。各个鹅群体间,豁眼鹅与伊犁鹅的基因流值最小(Nm=0.416),四川白鹅与伊犁鹅间基因流值最大(Nm=1.430)。结合基因流和STRUCTURE分析结果,10个地方鹅品种可划分为四类:兴国灰鹅、豁眼鹅和太湖鹅为一类,四川白鹅、狮头鹅和乌鬃鹅为一类,酃县白鹅和皖西白鹅为一类,雁鹅和伊犁鹅为一类,这种聚类结果与各个品种的选育历史和地理分布等一致。  相似文献   
60.
研究利用31个微卫星标记,对高邮鸭、攸县麻鸭、巢湖鸭和荆江麻鸭4个品种共240个个体的基因型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高邮鸭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平均等位基因数、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观察杂合度、期望杂合度以及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4.1、2.7、0.853、0.569、0.495.F-统计量分析发现4个家鸭群体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Fst=0.285).Structure程序构建的聚类图在K=2时,把4个群体分为两类,并且在K=3、4时,荆江麻鸭和高邮鸭分剐独立出来成为一类,个体鉴别分析没有发现遗传复杂个体和迁入其它群体个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