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篇
农学   13篇
  1篇
综合类   5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中草药对奶牛乳房炎6种致病菌的抑菌效果观察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用8味中草药煎剂及一个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奶牛乳房炎的6种致病菌进行抑菌实验,并测定了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连翘、复方、蒲公英中敏;牛棒状杆菌对连翘中敏,嗜热链球菌对瓜蒌极敏,对连翘、白附子、复方、木鳖子、天花粉中敏;产气荚膜梭菌对金银花、瓜蒌高敏,对复方、白附子、紫花地丁、天花粉中敏;乳房链球菌对瓜蒌、复方、金银花中敏;乳杆菌对所用药都低敏;瓜蒌、金银花、连翘对致病菌的MIC和MBC较低。进一步提取瓜蒌、金银花有效成分并与水煎剂对比,瓜蒌、金银花有效成分对6种致病菌均呈现良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32.
将猪圆环病毒2型(PCV2)接种猪血管内皮细胞(VEC),于接种后不同时间收集细胞及上清,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技术分析VEC相关免疫调节分子表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PCV2感染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IL-6与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的mRNA水平变化趋势基本一致,VEGF和M-CSF在感染后12h显著上调,IL-6与M-CSF在48h显著下调;MCP-1和IL-8在感染后4h和48h均显著上调,且IL-8在24h时上调显著,72h下调显著。蛋白水平上,VEGF在4h显著下降,24h显著增高;IL-8在4h和24h显著上升。以上结果表明,PCV2体外感染导致VEC免疫调节功能分子表达异常,其炎性趋化、黏附能力以及对树突状细胞(DC)的分化、成熟等免疫调节功能可能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33.
为了确定分离自健康猪胃肠道粪肠球菌产生的细菌素伏尔加霉素E5(enterocin E5)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检测了该细菌素对热、酸碱、酶类的耐受性及其抗菌谱,enterocin E5经过121℃高压处理10min对指示菌抑菌活性没有影响;细菌素于pH 2~12作用后,对大肠埃希菌仍有抑菌活性,最强的pH抑菌活性范围为pH 4~6;enterocin E5对胰蛋白酶和蛋白酶K处理敏感,过氧化氢酶、脂肪酶和淀粉酶对其抑菌活性没有影响;enterocin E5对21株动物源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革兰阴性病原菌包括大肠埃希菌、鸡白痢沙门菌、鸡伤寒沙门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等,特别对产生多重抗药性的3株鸡伤寒沙门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抑制革兰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马腺疫链球菌、猪链球菌,对炭疽芽胞杆菌弱毒株和蜡样芽胞杆菌产生显著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enterocin E5对酸碱是比较稳定的,具有很宽泛的pH耐受范围,属于热稳定IIa亚型细菌素,能够作为一种抗菌物质防控动物源细菌病。  相似文献   
34.
【目的】旨在建立苦参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采用Waters Atlantis?T3色谱柱(250 mm×4.6 mm, 5.0μm),流动相为0.01 mol/L乙酸铵(0.045%浓氨水)和乙腈,流速1.0 mL/min,梯度洗脱,色谱柱温度30℃,检测波长225 nm。检测12批苦参样品,建立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建立了苦参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苦参样品的相似度在0.940~0.998之间,共标定出23个共有峰,并通过标准品确认了其中5个,分别为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槐定碱、苦参碱和槐果碱。聚类分析将12批苦参样品分为4类,主成分分析后23个共有峰缩减为4个主成分。【结论】该方法快速可靠,稳定性和重复性好,可用于苦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5.
为了筛选益生菌并评价其对血清胆固醇的降解作用,从健康猪胃肠道分离鉴定12株肠球菌,进行体外降胆固醇,对酸和胆盐的耐受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均具有体外降解血清胆固醇的作用,降解率为16.67~48.00%,对pH3.0和0.4%的胆盐具有抵抗力,综合评价E1和E7可以作为降胆固醇的备选益生菌株。  相似文献   
36.
微波辅助提取杏花总黄酮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杏花总黄酮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功率、提取温度对杏花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各因素对杏花总黄酮提取效果影响的次序为: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试验中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40;,提取时间8 min,提取温度70℃,料液比1:80.[结论]优化提取工艺简单、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37.
摘要:【目的】分离出不需要体外诱导树突状细胞(DC),为研究病毒与猪DC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将刮下的猪皮肤表皮培养过夜,对所分离获得的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吉姆萨染色与扫描电镜进行表型与形态鉴定。【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细胞计数分离到的细胞能达到5×106个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CD1a/SWC3a的双阳性细胞率为82.3%;流式细胞术检测CD80/86分子,阳性细胞率为90.2%;通过吉姆萨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表面有大量的树突状突起,符合DC的形态特征。【结论】通过表型和形态学分析,说明已经成功分离猪皮肤源DC,为器官移植和猪病毒性疾病的免疫抑制机理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8.
生物芯片技术在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物芯片技术是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而发展起来的,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先进技术。生物芯片包括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细胞芯片等等。它可以大规模、高通量地对成千上万基因进行同时研究,具有高通量、快速、简便、自动化等优点。生物芯片技术克服了传统生物学技术操作繁杂、自动化程度低,检测效率低等不足。尤其对大规模药物筛选、药物毒性的评价、指导临床用药等提供前所未有的好处。笔者主要讨论生物芯片技术、类型特点及其在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建立金银花中有效成分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梯度洗脱方法,对金银花75%甲醇提取液中绿原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芦丁和木犀草苷8种成分的含量进行研究。【结果】8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均良好(R2>0.999 0);平均回收率为98.98%~102.84%(n=6);相对标准偏差为0.90%~4.11%。10批金银花样品均表现为绿原酸含量最高,含量为26.93~31.90 mg/g,且8种成分含量的RSD均符合标准。【结论】该方法简单稳定,适合金银花中有效成分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