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6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13篇
  7篇
综合类   85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92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为探究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抗UV-B辐射能力强弱,筛选出优异种质材料,本研究以9份来自我国不同地区的野生垂穗披碱草为对象,研究其苗期UV-B辐射下的生长特性与生理特性,对其抗UV-B辐射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UV-B辐射程度的加剧,9份材料的生长特性与生理特性均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可将9份材料分为强、中、弱抗UV-B辐射材料。强抗材料为QH009,该材料受UV-B辐射影响最小,叶片受损程度最低,相对含水量下降幅度最小,细胞膜系统指标上升幅度最小,渗透调节物质积累最多,抗氧化系统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余材料(P<0.05),次生代谢物积累最多,光合系统指标下降幅度最小,可作为垂穗披碱草新品种选育与利用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2.
瓜叶菊耐热无性系Z1-1-1的离体筛选与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晓英  卢向阳  姚觉  邱收  李达  陈永华 《林业科学》2006,42(12):33-38,I0002
以瓜叶菊增殖期的愈伤组织和丛生芽为材料,用高温胁迫和羟脯氨酸 (HYP)分别作为直接和间接选择压,进行瓜叶菊耐热无性系的离体筛选.结果表明:1) 40℃ 16~20h胁迫处理可以作为瓜叶菊耐热无性系离体直接筛选的适宜选择压,30 mmol·L-1 HYP 可以作为瓜叶菊耐热无性系离体间接筛选的适宜浓度;2) 经过高温间隔胁迫多代筛选获得了与其母株相比耐热性有了很大提高的无性系Z1-1-1;3) Z1-1-1 和其对照母株Z1的30 d移栽苗在叶片厚度、气孔指数、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另外,成年植株Z1-1-1 和Z1在花的育性上差异明显,Z1结实率85%以上,而Z1-1-1的结实率在人工授粉的情况下也仅1.0%;4) 在40℃ 24h胁迫后,Z1-1-1的热害指数、细胞丙二醛(MDA)含量、电解质伤害性外漏率远远低于其对照母株,而POD、SOD活性明显高于其对照母株,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鹅膏菌毒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鹅膏菌的主要毒素根据其结构、性质等可分为鹅膏毒肽、鬼笔毒肽和毒伞素3类。通过对毒肽进行定向修饰,可以改造它们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学特性。随着对它们的深入了解和研究,这3类毒肽已经成为具有广阔研究和应用前景的新兴资源。为进一步认识和利用这些资源,本文对鹅膏菌毒素的分布、检测、化学结构、化学性质、代谢动力学、毒理,临床症状与治疗,以及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系统的总结和评述。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综合花卉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花卉市场作为花卉产品的集散中心,给花卉业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大大促进了花卉产业化的形成和发展。文章采用典型调查、动态研究、比较研究的方法,研究分析了我国花卉市场营销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中国现阶段综合性花卉市场的定位、选址、规模、管理模式、经营特色、市场行为规范、售后服务、宣传方式、打造特色品牌、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营销策略,以期望能够对中国综合性花卉市场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PRV、PCV2与PPV三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建立可同时检测猪伪狂犬病毒(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与猪细小病毒(PPV)的三重PCR方法,根据Gen Bank登录的病毒相关基因序列,选择保守区域设计引物,经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可同时检测以上3种病毒的PCR诊断方法,扩增的目的片段长度分别为192 bp(PRV)、255 bp(PCV2)和759 bp(PPV)。对PRV、PCV2和PPV的核酸检测最低浓度分别为:2.5×10-2,2.2×10-3和3.7×10-2ng,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较高的敏感性。应用该方法对56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发现,PRV、PCV2和PPV的阳性率分别为16.1%、50.0%和19.6%,二重感染率为12.5%,三重感染阳性率为3.6%。该方法的成功建立为快速高效地检测以上3种病毒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为弄清贵州某野生动物园长臂猿死亡的原因,本试验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诊断和RT-PCR检测确诊等方法,对该野生动物园发病长臂猿进行了诊断。试验结果显示,流行病学调查、剖检病理初步诊断该野生动物园长臂猿疑似流感病毒、支原体和细菌混合感染,RT-PCR/PCR检测确诊发病长臂猿为流感病毒、支原体混合感染,细菌分离培养、生化特性鉴定和动物致病性试验确诊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结果表明造成该野生动物园长臂猿发病死亡的原因为流感病毒、支原体和多杀性巴氏杆菌混合感染。根据诊断及药敏试验结果,制定出了免疫预防及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结合现有苜蓿智慧管理研究进展,提出基于小型无人机+超声波检测在苜蓿智慧管理上的具体应用,为精准农业和苜蓿规模化生产的远程诊断提供思路。【方法】 文章以苜蓿为研究对象,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谢尔塔拉农牧场为研究区,在总结归纳当前苜蓿智慧管理研究及应用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了无人机+超声波的苜蓿田数据采集及应用。【结果】 研究进展表明与卫星相比,无人机在农作物识别与长势估算中,识别精度和速度表现出明显优势,苜蓿智慧管理的前提是数据的获取与分析,从无人机获取的代表苜蓿冠层高度信息的DSM数据能够显著提升苜蓿识别精度、苜蓿形态三维建模、苜蓿相对高度估算等方面,实时获取苜蓿生长过程中的相关参数使结果更为可靠。【结论】 该文总结现阶段苜蓿智慧管理研究进展,归纳现有研究成果的优势与不足,提出结合无人机采集的高分辨率图像和超声传感器,对不同状况下的苜蓿进行准确数据获取的方法。基于此方法配套相应的苜蓿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将可以为用户提供苜蓿长势、产量预测和实时灌溉、施肥等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8.
内陆天然水域生物调控措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生物操纵方法,通过在富营养化程度较低的温带非养殖性藻型水体放养凶猛鱼类,在富营养化程度较高的亚热带、温带养殖性藻型水体放养鲢、鳙鱼40~50g/m^2、控制底栖鱼类、移植适宜水生植物、严格限制草食性水生动物,在草型湖泊控制草食性水生动物、保护和恢复水下植被等措施,可有效改善水体生态环境,净化水质。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中草药添加剂对牛增重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贵州关岭黄牛15头,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和试验Ⅳ组,每组3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Ⅳ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首乌、黄芪等12味中草药添加剂3%、4%、5%和6%,试验期29 d;试验前和试验后分别空腹称重,计算日增重、料肉比,并采集血样检测血常规指标、免疫球蛋白(IgG、IgA 和 IgM)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中草药添加剂对关岭黄牛的增重均有促进作用,能提高大未染色细胞数和单核细胞百分率以及 IgG、IgM 和 IgA 的水平,降低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和血小板平均体积。中药添加剂具有促进关岭黄牛增重、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其中以添加5%的比例最佳。  相似文献   
20.
呼和浩特属高寒地区,为了克服气候上的劣势,大量保护地设施被应用于蔬菜种植,其中厚墙体日光温室的应用渐为普及。综合在呼和浩特市合创农业科技研究中心蔬菜种植试验区域内厚墙体日光温室茄子周年栽培试验,总结出适用于该地区厚墙体日光温室茄子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