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农学   22篇
  8篇
综合类   105篇
畜牧兽医   10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51.
通过研究青藤碱、防己诺林碱、水苏碱、川芎嗪、苦参碱和吴茱萸碱6种中药生物碱对细菌内毒素(LPS)作用下猪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白介素-1α(IL-1α)、NO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影响,探讨生物碱抗LPS的药理作用机制.培养猪血管内皮细胞至单层融合状态,加入LPS刺激,3 h后加入高、中、低3种质量浓度的上述6种中药生物碱,继续培养21 h后收集细胞上清液,用ELISA测定IL-1α、NO和6-keto-PGF1α的含量.结果显示青藤碱、苦参碱和吴茱萸碱能显著降低内皮细胞分泌IL-1α的水平;青藤碱、水苏碱和川芎嗪能显著降低内皮细胞分泌NO的水平;防己诺林碱能显著降低内皮细胞分泌6-keto-PGF1α的水平.结果提示6种中药生物碱具有明显的抗细菌内毒素作用,可在由IL-1α、NO和6-keto-PGF1α介导的机体炎症、水肿和凝血等病理损伤过程中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2.
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猪源链球菌所引起的猪的多种病症的总称.其病原包括C群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简称C群菌)、猪链球菌(主要有致病性较强的猪链球菌2型(简称SS2),猪链球菌9型(简称SS9))以及D群和E群链球菌等.临床表现为急性死亡、急性败血症、脑膜炎、关节炎、心内膜炎、多发性浆膜炎、肺炎、母猪流产以及化脓性淋巴结炎、颊部或颈部脓肿等.  相似文献   
53.
对仔猪大肠杆菌病K88^-( 为黏附素阳性)、K99^-、987P^-、F41^-制苗株的血凝性、传代稳定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K88^-株不能凝集绵羊红细胞,但能凝集鸡、猪、豚鼠、兔红细胞,以鸡红细胞凝集价最高;K99^-株不能凝集兔红细胞,但能凝集鸡、猪、豚鼠、绵羊红细胞,以绵羊红细胞凝集价最高;F41^-株对这5种红细胞均能凝集.以绵羊红细胞凝集价最高;而987P^-株对这5种红细胞均不能凝集。传代结果表明。K88^-株使用限定代次可达22代,K99^-、987P^-、F41^-至少可达42代。  相似文献   
54.
用RT—PCR方法扩增兔出血症病毒(RHDV)衣壳蛋白VP60基因,通过克隆、转化得到重组穿梭载体Bacmid—VP60,用此质粒转染Sf9昆虫细胞,得到重组病毒rAcV—Bac—VP60,经RT—PCR、IFA、SDS-PAGE、Western blotting、HA和HI鉴定,结果显示重组VP60蛋白在Sf9昆虫细胞中得到表达。在不加任何佐剂的情况下,用表达的蛋白免疫3月龄非RHD免疫兔,结果显示,免疫后21天,兔体内可产生抗RHDV抗体,抗体血凝抑制效价为2^6~2^7,该抗体可以抵抗血凝效价为2^10致死剂量RHDV强毒的攻击,本研究为兔病毒性出血症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5.
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 IBDV)单克隆抗体夹心抑制 EL ISA对麻雀、鸭、鹅进行了血清学调查 ,阳性率分别为 7.4% ( 4/ 54 )、95.5%( 3 6 3 / 3 80 )、9.4% ( 1 1 / 1 1 7)。从 IBD阳性麻雀、IBD病鸡以及同群饲养的鸭、鹅体内分离到了 4株不同源病毒 ,IBDV单克隆抗体夹心 EL ISA、Dig-标记 IBDV c DNA探针斑点杂交和交叉中和试验证明该病毒均为 IBDV血清 型。病毒可适应并致死鸡胚 ,适应于鸡胚成纤维细胞并产生细胞病变效应 ( CPE)。病毒代谢抑制试验证明其基因组为 RNA,病毒对乙醚不敏感 ,p H2 .0不能灭活病毒 ,p H 1 2可使病毒失去感染性 ,56℃作用 3 h病毒仍有活性 ,70℃ 1 h可灭活病毒。以上结果表明 ,从鸡、麻雀、鸭、鹅体内分离到的 IBDV生物学性质比较稳定且非常相似。本研究结果提示 IBDV已在我国广泛流行 ,麻雀、鸭、鹅可成为 IBDV携带者或传染源 ,在 IB-DV传播和生态变异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6.
根据猪链球菌2型荚膜多糖和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类M蛋白的保守区序列分别设计了2对简并引物,建立了一种能同时检测猪链球菌2型和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的双重PCR方法。结果显示,该双重PCR能从100个细菌的混合纯培养物中扩增出2条目的片段。而且可以直接从病料组织中检测到相应的病原菌。用建立的双重PCR方法和细菌分离培养法平行检测人工感染的组织病料,PCR方法与细菌培养法的阳性检出率基本一致,但PCR方法的特异性好、敏感性高,简便易行,可以用于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的快速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7.
猪链球菌2型及其毒力因子检测多重PCR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根据相关文献设计并合成引物,建立了能同时检测猪链球菌2型(cps)及其重要毒力因子溶菌酶释放蛋白(mrp)和细胞外因子(epf)的多重PCR方法。目的片段的大小分别为885bp(mrp)、675bp(cps)和443bp(epf)。对参考菌株、人工攻毒病料和临床收集病料的检测结果显示,该多重PCR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可直接从临床病料中检测出猪链球菌2型,并能鉴定其毒力因子表型。  相似文献   
58.
应用多重RT-PCR方法检测158例猪粪样中的两种冠状病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猪流行性腹泻(PEDV)和猪传染性胃肠炎(TGEV)基因序列,针对其PEDVM(膜蛋白)基因保守区及TGEV的S基因(纤突蛋白基因)5’端保守区,各设计一对引物,可特异扩增出目的条带大小分别为467bp和1062bp。用上述两对引物对同一样品中的PEDV和TGEV可进行鉴别检测,对猪的其它病毒和细菌的PCR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该双重PCR方法能检出PEDV1pg、TGEV0.1pg的模板。同时采用建立的多重RT-PCR及韩国引进的PEDV和TGEV病毒抗原快速诊断试剂盒检测结果显示:此多重RT-PCR方法特异性强,且较快速试剂盒更加敏感。应用多重RT-PCR对158份临床猪粪样的检测结果表明:我国很多猪场普遍存在TGEV和PEDV,尤其以PEDV污染更为严重,感染率达53.2%,但双重感染率较低,仅为4,4%。  相似文献   
59.
猪链球菌2型溶血素基因的检测及其序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猪链球菌2型的溶血素基因合成了一对可扩增长度为1496bP目的片段的引物,建立了检测溶血素基因的PCR方法。该方法对猪链球菌2型参考株SS2—N株的检测结果为阳性,对马链球菌善疫亚种(C群)参考株ATCC35246、分离株SESZ—Y、SESZ—T、SESZ—C和猪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茵的检到结果均为阴性;用EcoR I内切酶进行酶切.获得了与预期结果一致的863bP和633bP的2个片段。经对SS2—1株的PCR产物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表明其与1933株、P1/7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7%和100%。  相似文献   
60.
猪链球菌2型的致病特性与毒力因子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介绍了猪链球菌2型对猪人、人、其他动物及实验动物的致病特性;概述了猪链球菌溶菌酶释放蛋白(MRP)、细胞外蛋白因子(EF)、溶血素、英膜多糖、44kb蛋白和IgG结合蛋白及纤毛、粘着素等毒力因子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