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1篇
综合类   32篇
畜牧兽医   1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3 2 与羊肉主要贸易国羊肉质量评价标准对比国外对羊肉质量评价标准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标准差异较大。目前国内外羊肉质量评价标准主要是 :羊肉感官指标 (包括色泽、粘度、弹性、气味、肉汤状态等 ) ,理化指标 (挥发性盐基氮及汞等 ) ,卫生指标及胴体羊肉分级标准。在这些指标中 ,我国羊肉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卫生指标与国外相比 ,差异不大 ;而胴体羊肉分级标准则各国不同 ,差异比较见表 3 ,从表 3看出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作为世界羊肉生产大国 ,其羊肉分级标准基本相同 ,均根据胴体重和脂肪含量进行分级 ;美国则分别规定了羔羊肉、周…  相似文献   
42.
试验选用10周龄伊莎父母代种公鸡45羽,随机分为3组,每组15羽作为试验动物,通过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 mg/kg、60mg/kg、180mg/kg的锌,研究日粮锌水平对种公鸡生长性能及精液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锌水平对种公鸡从31周龄到34周龄体重和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且不同周龄各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31周龄周增重试验Ⅱ组与对照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32周龄试验Ⅱ组与试验Ⅰ组和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33周龄试验Ⅱ组与对照组差异也极显著(P<0.01);精子活率和生存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精子密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与试验Ⅱ组(P<0.01);试验Ⅰ组精液量显著低于试验Ⅱ组(P<0.01)和对照组(P<0.05);试验Ⅰ、Ⅱ组有效精子数接近(P>0.05),但试验Ⅰ组有效精子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精液pH值对照组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P<0.01)。  相似文献   
43.
绵羊血液蛋白多态性及其在遗传育种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全面综述了绵羊血液蛋白多态性及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认为绵羊的血液蛋白普遍存在多态现象。并可用于家畜的品种分类、辅助标记选择以及群体遗传变异和亲缘关系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44.
文章叙述了抑制素的特性、免疫原性及来源途径,并论述了其对提高家畜繁殖力的作用,同时提出了抑制素基因疫苗构建的方法及基因疫苗的优势.  相似文献   
45.
一、标准现状 (一)皮毛绒资源 我国动物毛皮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毛纤维主要有绵羊毛、山羊毛、山羊绒、牦牛毛、牦牛绒、骆驼毛、骆驼绒、兔毛、马海毛及特种用途毛等。皮主要有绵羊皮、山羊皮、牛皮、猪皮、马皮、驴皮、鹿皮及羔、裘皮等。据统计:1999年我国绵羊  相似文献   
46.
47.
试验旨在对细毛羊毛囊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进行初步研究,建立细毛羊毛囊干细胞体外培养体系。采用两步酶消化法、机械分离法和两步酶消化法+机械分离法3种方法分离培养细毛羊毛囊干细胞,通过测定毛囊干细胞的数量、克隆形成率及毛囊干细胞的增殖能力等综合评估3种培养方法的优劣,寻求既能方便获得大量毛囊干细胞,又能减少其分化的理想培养条件。倒置显微镜下观察3种培养方法获得的细胞均为铺路石状,均表达角蛋白K19和整合素β1,表明成功获得细毛羊毛囊干细胞,建立体外培养体系。采用"两步酶消化法和机械分离法"相结合的方法获得毛囊干细胞体外培养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48.
赖氨酸对绵羊GHR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1.1试验动物及分组。选用年龄约1岁,体重约40kg,身体健康的母羊15只。设3个处理组:A对照组(基础日粮)、B赖氨酸低剂量组(基础日粮+4g赖氨酸盐)和C赖氨酸高剂量组(基础日粮+10g赖氨酸盐),每组5个重复。试验预试期7d,正试期28d,共计35d。  相似文献   
49.
为甘肃高山细毛羊肉毛兼用品系生产性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利用15个微卫星位点对甘肃高山细毛羊肉毛兼用品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统计了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群体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并进行微卫星标记与生产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5个微卫星位点中除位点BM3413呈中度多态外,其他位点均呈高度多态;12个微卫星位点与部分生产性状之间表现为差异显著或差异极显著关系,同时在这些位点上找到了对相关生产性状的有利或不利基因型及等位基因.为该品系绵羊实现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不同动物模型对高山美利奴羊早期生长性状遗传参数估计的影响,筛选适合高山美利奴羊早期生长性状遗传参数估计的最佳动物模型并估计早期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为高山美利奴羊早期阶段的选育提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ASReml软件对固定效应进行F检验,判断固定效应中的因子是否显著,筛选出对高山美利奴羊早期生长性状具有显著影响作用的固定效应;其次运用ASReml软件中的AIREML算法通过不同动物模型估计高山美利奴羊早期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根据各模型随机效应的不同构建了4个动物模型,各模型中均包含固定效应、随机效应和残差效应,其中模型1的随机效应包括个体加性遗传效应,模型2的随机效应包括个体加性遗传效应、母体遗传效应,模型3的随机效应包括个体加性遗传效应、个体永久环境效应,模型4的随机效应包括个体加性遗传效应、母体遗传效应和个体永久环境效应。最后,通过赤池信息量准则(AIC)指数和似然比检验(LRT)对不同模型中的随机效应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最佳动物模型,利用最佳动物模型估计出高山美利奴羊早期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1)血统类型、出生年份、配种月份、初生月份、群别、性别以及出生类型对高山美利奴羊早期生长性状初生重、断奶重、断奶前平均日增重和断奶毛长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01),除性别和出生类型对妊娠期的影响不显著外,其余各固定效应对妊娠期的影响极显著(P<0.001)。(2)各模型估计的初生重遗传力为(0.0924±0.0160)-(0.2073±0.0226),母体效应的遗传力为0.1623±0.0113;断奶重遗传力为(0.0651±0.0126)-(0.1027±0.0159),母体效应的遗传力为(0.1097±0.0407)-(0.1098±0.0112);断奶前平均日增重的遗传力为(0.0681±0.0130)-(0.1001±0.1061),母体效应的遗传力为0.0898±0.0112;断奶毛长的遗传力为(0.0865±0.0148)-(0.0937±0.0149),母体效应的遗传力为0.0173±0.0107;妊娠期的遗传力为(0.0902±0.0174)-(0.1119±0.0189),母体效应的遗传力为0.0477±0.0146。(3)通过赤池信息量准则(AIC)指数和似然比检验(LRT)对不同模型中的随机效应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早期生长性状受个体加性遗传效应和母体遗传效应影响极显著,而受个体永久环境效应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模型2是高山美利奴羊早期生长性状遗传参数估计的最佳动物模型。【结论】高山美利奴羊早期生长性状受母体遗传效应的影响比其他随机效应更显著;模型2为高山美利奴羊早期生长性状遗传参数估计的最佳动物模型。基于最佳动物模型估计的初生重、断奶重、断奶前平均日增重、断奶毛长、妊娠期的遗传力分别为0.0924±0.0160、0.0651±0.0126、0.0681±0.0130、0.0865±0.0148、0.0902±0.0174,母体遗传效应分别为0.1623±0.0113、0.1098±0.0112、0.0898±0.0112、0.0173±0.0107、0.0477±0.01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