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82篇
农作物   2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采用 Eberhart 和 Russell 的方法,对24个国内外甘蔗品种在福建蔗区的七个生态环境的6个主要经济性状表现进行稳定性分析。根据不同地点的平均表现,回归系数和回归离差,把品种划分为不同的适应类型。分析结果表明,福引79-8是对所有环境适应良好的高产高糖早熟品种;福引79-9表现出对良好环境的特殊适应,是个产量潜力高的中熟高糖品种;这两个品种推广后,预期可以取得显著的经济效果。福引82-17被发现为中熟高产高糖的中细茎品种,具有对良好环境的特殊适应;福引82-41被认为是普遍适应的早熟高产高糖品种;这两个品种尚待进一步扩大表证示范,再行确定其推广价值。福引79-11和福引79-7属于低产稳定型品种。研究表明,稳定性分析是评价甘蔗品种丰产性和适应性的有效手段。事实证明,本文的理论分析和田间实地鉴定的结果是高度一致的。  相似文献   
92.
通过黑穗病菌的人工接种,分析了甘蔗8个亲本品种及其按NCⅡ遗传设计交配的16个组合新植和宿根蔗抗病性的主要遗传参数.配合力方差分析结果,亲本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特殊配合力均方都显著,揭示出甘蔗抗黑穗病遗传是由基因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控制的,但加性效应大于非加性效应,说明抗病亲本的评价和选配在甘蔗抗黑穗病育种计划中的重要性.以三种方法估算的甘蔗抗黑穗病狭义遗传力(h2N)为0.39-0.57,以二种方法计算的新植—宿根蔗的抗黑穗病重复力为0.47-0.61,意味着甘蔗对黑穗病的抗性是中度可遗传和可重复的,可以在育种早期选择阶段优选抗病株系.遗传相关分析则表明,甘蔗感病性与产量、品质组分相关不显著,说明在杂交后代分离群体中可以选择到抗病性强且产量品质综合性状好的株系  相似文献   
93.
从配合力探讨新CP甘蔗品种的育种潜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94.
应用表型聚类法,根椐7种性状的欧氐距离把40个甘蔗基因型划分为6个类群,从中筛选出24个基因型。进而应用遗传聚类分析,根椐6种性状的马氐距离把24个基因型划分为5个类群。发现经济性状最突出的类群是由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早熟高产高糖基因型福引79-8和来自毛里求斯的中熟高产高糖基因型福引79-9组成,经多点多年区试验证,这两个优良基因型的平均蔗茎产量和蔗糖产量均比对照种显著增产,可能成为福建蔗区的更新换代品种。结果还表明,聚类分析不仅是指导甘蔗亲本选配的有用工具,而且和稳定性分析一样,也是筛选鉴定甘蔗无性系,完善现有育种程序,提高选择效率的精确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5.
对甘蔗9个亲本品种及其选配的20个杂交组合抗锈病的配合力分析表明,甘蔗对锈病的抗性遗传主要是由基因的加性效应所控制,母本对后代抗性的影响较大.发现抗锈gca效应高的亲本为CP72-1210、新台糖1号、川57-416、崖84-153和CP57-614,可作为抗源亲本利用.根据配合力总效应评价组合,认为CP72-1210×川57-416、新台糖1号×崖84-153、CP72-1210×崖73-512、C57-614×川57-416和CP72-1210×崖71-374是抗锈病强的亲本组合,可以用于甘蔗的抗锈育种.  相似文献   
96.
采用5×4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估算了9个甘蔗亲本无性系的5个主要经济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分析表明,除父本株高外,5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达差异显著水准,特殊配合力只有株高和锤度两性状差异达显著水准。根据性状的平均表现、一般配合力效应、特殊配合力效应和均方,评价了亲本无性系有关性状的遗传特点及其在甘蔗杂交育种上的应用。CP28—11作为母本能把其高糖特性传递给后代,崖71-374是最理想的父本,其杂种后代表现高糖高产。F_1代群体表现较好的组合有:选15×崖71-374,Co997×崖71-374和 CP28-11×崖73—512。  相似文献   
97.
甘蔗细胞与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理论研究与技术的发展,甘蔗细胞与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崭新阶段。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在甘蔗染色体行为、分子遗传图谱、分子标记和甘蔗属复合体的系统分类及演化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8.
99.
对3个甘蔗与斑茅远缘杂交后代BC1进行真实性鉴定及染色体核型分析,以探讨甘蔗与斑茅BC1的染色体传递方式。利用2对鉴定斑茅真实杂交后代的特异引物对3个甘蔗与斑茅BC1进行鉴定,采用根尖分生区细胞去壁低渗涂片法制片,显微拍照计数染色体数目,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3个BC1材料均为斑茅的真实杂交后代,崖城01-69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121=120 m+1 sm,其染色体按2n+n方式传递;崖城01-116的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122=118 m+4 sm,其染色体传递方式为2n+n;崖城01-134的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121=120 m+1 sm,其染色体传递为2n+n。推断甘蔗与斑茅BC1的染色体以2n+n的方式传递。  相似文献   
100.
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是植物光系统I (photosystem I, PSI)中与色素分子结合的膜蛋白, 由Lhca基因家族编码, 主要参与光合作用中光能的捕获与传递。本研究对甘蔗叶片cDNA文库测序, 获得甘蔗PSI中Lhca3基因的cDNA序列, 命名为ScLhca3 (GenBank登录号为KU215669)。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 ScLhca3的开放读码框(opening reading frame, ORF)长度为804 bp, 编码267个氨基酸, 分子量为28.91 kD, 等电点为8.96; ScLhca3被定位于叶绿体, 无信号肽, 存在3个明显的跨膜区域, 含有典型的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功能域(chlorophyll a/b binding domain), 为亲水性非分泌蛋白。多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表明, ScLhca3在不同物种间具有较强的保守性, 具有种属特性。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ScLhca3, 通过IPTG诱导表明, ScLhca3蛋白与预测大小一致。亚细胞定位试验显示, ScLhca3与报告基因GFP的融合蛋白定位于叶绿体中。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 ScLhca3在成熟叶片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 根中几乎不表达, 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 在CdCl2、ABA和H2O2外源胁迫下, ScLhca3均上调表达; 在黑暗、NaCl和PEG胁迫下则下调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