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42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47篇
  30篇
综合类   177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31篇
畜牧兽医   174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桃树养分管理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桃树营养需求规律、大中微量元素施肥与桃树生长和抗逆性的关系、适宜桃树施用的肥料和桃树的营养状况诊断等方面,简要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情况,分析了中国桃树营养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今后桃树营养的研究方向和管理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与展望.  相似文献   
22.
在密植新世纪梨上高接换种翠冠梨,实行棚架栽培,高接第二年每667 m2产量达1 000 kg,第三年达2 050 kg.所采用的技术包括接穗采集,高接时间与方法,高接后枝芽管理、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疏花疏果、果实套袋等.  相似文献   
23.
连续3年对辽东木的形态特征、物候期、生长习性、抗性及适应性等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进行了一系列观察。辽东木物候期受海拔影响较大,表现为海拔高度增加,展叶、开花、结果期推迟,落叶期提早。  相似文献   
24.
龙牙楤木播种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龙牙槐木又称刺龙牙、刺老鸦、刺嫩芽,为五加科多年生木本植物.其嫩芽可食用,在国内及东南亚市场上深受欢迎,素有“山菜之王”的美誉.日本每年都从中国的东北地区进口大量的嫩芽供应本国超市.另外,龙牙楤木的根可药用,用于治疗胃癌、脑力和体力的过度疲劳,嫩芽还具有降血脂、提高免疫力的功能,因此,该树种是药、菜兼用的优良木本植物.  相似文献   
25.
叶籽银杏的发生及其个体与系统发育研究述评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叶籽银杏是银杏资源中一个极为奇特的种质,具有重要的观赏和学术价值.目前,中国和日本已报道的叶籽银杏共有47株,树龄36~1 200年不等,叶生种子发生率为5%~25%.银杏的可育短枝整体上相当于松柏类的一个雌球果(大孢子叶球).叶籽银杏可能与种子蕨和苏铁类等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叶籽银杏的发生机制有返祖学说、衰老学说、环境诱变学说等,综合分析后提出嵌合体学说,其发生可能与同源异型盒基因的表达有关.本文对目前叶籽银杏的分类地位的多种观点进行评述,系统概述叶籽银杏的分布状况,形态解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分析银杏雌性生殖器官的形态学本质,及叶籽银杏可能的亲缘关系,对叶籽银杏可能的发生机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叶籽银杏研究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及今后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6.
银杏特异种质核型进化趋势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首次以银杏幼叶为试材,采用压片法,对来自中国、美国、法国、日本及荷兰的21个特异种质的核型及进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24=4m 8sm 12st;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RLF)种质间差异较大,并有普遍加长的趋势;平均臂比(MAR)、长度比(LR)及核型不对称系数(As.K.c)能较好地反映其进化水平,'垂乳银杏'较原始,中国的'叶籽银杏'比日本的'叶籽银杏'更原始;遗传距离(Dü2)聚类发现,'圣克鲁斯'、'金秋'等6个种质更为进化.染色体绝对总长度(ATL)、相对总长度(RTL)、相对长度系数(IRL)、总形态百分比(TM)、平均臂比(MAR)、长度比(LR)和As.K.c的均值分别为7.64 μm、8.33%、1.00、28.96%、2.94、2.71和71.04%.对银杏的细胞遗传学及进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7.
为了初步探讨牦牛RGS2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试验采用RT-PCR方法及TA克隆法得到麦洼牦牛RGS2基因,并运用不同的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牦牛RGS2基因系列含1个540 bp的开放阅读框,共编码178个氨基酸,Gen Bank数据库中登录号为FJ786041。编码Phe的密码子UUU、编码Leu的密码子UUG、编码Ile的密码子AUU等20种密码子为该基因的偏好性密码子,确定的27种最优密码子均以G或C结尾。RGS2氨基酸序列与普通牛、绵羊、山羊相似性分别为99.5%、96.3%、96.1%。系统发育树上,牦牛与普通牛聚在一起,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28.
温和气单胞菌毒力基因的检测及其对鲫鱼致病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温和气单胞菌菌株A.S1的致病性,采用PCR方法扩增溶血素基因(hly)、细胞兴奋性肠毒素基因(alt)、黏附素基因(aha1)和气溶素基因(aerA)4种毒力基因,并运用动物回归试验探究菌株A.S1对鲫鱼的致病性。结果表明,菌株A.S1可扩增出hly、aha1和alt 3种毒力基因,未扩增出aerA基因。动物回归试验显示,试验组鲫鱼在腹腔注射温和气单胞菌0.3mL(浓度为1.5×108 CFU/mL)后,5d内死亡率达100%。表明毒力基因型为hly+、aha1+、alt+和aerA-的菌株A.S1为高毒力菌株,且菌株的毒力基因型与致病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9.
鲈鱼摩氏摩根菌的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患病鲈鱼体内分离到1株优势菌LY2014,对其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同时采用Kriby-Bauer纸片扩散法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该菌为发酵型、具有动力的革兰阴性杆菌,根据生化试验结果初步确定该菌为摩氏摩根菌。以该菌的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获得的16SrDNA序列长度为1 407bp(GenBank登入号为KJ830813)。该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摩氏摩根菌的16SrDNA基因序列相似性高达99%,系统进化树显示其与摩氏摩根菌亲缘关系最近,从而确定菌株LY2014为摩氏摩根菌。该菌株对磷霉素、菌必治和多黏霉素B高度敏感,对痢特灵、红霉素和诺氟沙星等5种药物中度敏感,对氨苄西林和氟苯尼考等11种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30.
枫杨幼苗对氟离子的吸收积累规律及毒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枫杨幼苗对氟污染的修复潜力。【方法】以枫杨当年实生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不同 pH氟离子胁迫下枫杨幼苗的根、茎、叶的氟含量、转移系数( Tf)、生物富集系数( BCF)的变化以及对枫杨幼苗的植物毒性效应。【结果】1)随着溶液氟离子浓度的升高,枫杨幼苗根、茎、叶的氟积累量逐渐升高,当溶液氟离子浓度为10 mmol·L -1时,枫杨幼苗根、茎、叶的氟积累量最高分别为1604.60,59.41,40.80 mg·kg -1。2)枫杨幼苗体内氟含量的分布存在2种情况:当培养液氟离子浓度为0.5~5 mmol·L -1时表现为根>叶>茎,在氟离子浓度为10 mmol·L -1时表现为根>茎>叶,转移系数( Tf)介于0.029~0.125之间,可能是过高的氟离子浓度使枫杨幼苗产生了严重的生理胁迫,影响了氟离子从茎向叶的运转。3)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各处理组枫杨幼苗的相对标准蒸腾量均呈下降趋势,溶液氟离子浓度为5,10 mmol·L -1时,对枫杨幼苗蒸腾量变化的影响显著(P<0.05),对植物的毒性效应很强。4)枫杨幼苗根、茎、叶氟积累量在酸性环境中最大,氟转移能力也最强,在中性环境中表现一般;植物在酸性、中性环境中受到的伤害较大,植物生命活力低,而在碱性条件下时,不仅对枫杨幼苗的伤害小,而且除氟效果较好、持续性强。5)为了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当废水中氟离子浓度≤2.5 mmol·L -1时,可以选择在酸性条件下利用枫杨来处理;当氟离子浓度为2.5~5 mmol·L -1时,可选择在碱性条件下处理废水。【结论】枫杨幼苗积累氟的能力很强,氟转移能力独特,具有很高的耐氟性,枫杨适合于水体氟污染严重区域的水体净化和植物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