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农学   10篇
  1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28篇
园艺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云南茶树优异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与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农艺性状、加工品质、生化成分、抗性等方面,对云南500份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鉴定和评价。采用近100项评定指标,筛选出52份优质资源,其中:四项常规成分含量均衡的32份;发芽特早生的2份;超常规水平的高多酚(>38%)含量5份、高咖啡碱(>5.2%)7份、低咖啡碱(<1%)的2份、高茶黄素(>1.6%)10份;水浸出物含量>48%的26份;抗根结线虫较强的2份;抗假眼小绿叶蝉较强的1份;抗咖啡小爪螨虫较强的2份;抗寒性较强的6份。  相似文献   
12.
云南古茶园土壤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实地采样和实验室化验分析,研究云南古茶园土壤化学成分含量状况。结果表明,古茶园土壤含有机质4.66%、碱解氮167.48 mg/kg、速效磷13.57 mg/kg和速效钾81.46 mg/kg,有效硼1.07 mg/kg、有效钙292.93 mg/kg、有效镁47.2 mg/kg、有效铁85.99 mg/kg、有效锰20.72 mg/kg、有效铜0.93 mg/kg和有效锌1.33 mg/kg,全铬74.28 mg/kg、全铅96.67 mg/kg和全汞0.13 mg/kg。有机质含量高于中国目前一等土壤生产水平和高产优质高效茶园土壤含量水平,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均低于高产优质高效茶园土壤含量水平。  相似文献   
13.
云南茶组植物的分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云南既是茶树起源中心,又是茶树演化变异中心.茶组植物在云南有着广泛的分布.本文总结了茶组植物研究成果,明确了云南茶组植物的分布,云南茶组植物种及变种的数量及名称,为茶树资源分类、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对云南古茶树树势恢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省是中国古茶树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省份,但由于对古茶园栽培管理不当,造成很多古茶树衰退。本研究采用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对云南保塘古茶树的树冠、树幅、叶层厚度、新梢生长、鲜叶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耕作-施肥-合理留叶采摘春、秋茶-留养夏梢的措施能明显使茶树生长势增强,产量提高。这对加强古茶树的保护及茶叶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云南少数民族茶文化多样性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较多的边疆省份,各民族独有的生活方式、地域差异和民族多样性形成了丰富多彩民族文化。云南也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和起源中心,茶是云南各民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茶与云南自然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结合形成了云南少数民族茶文化多样性,造就了中华文明中一朵绚丽多姿的文化奇葩。  相似文献   
16.
王平盛  王鹏 《中国茶叶》2003,25(3):25-25
嫁接是老茶园进行改种换植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见效快的特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99年开始,采用该方法在云南大叶种上进行试验示范,经过几年的摸索与研究,取得了初步成功。在试验过程中发现,嫁接茶树由于其生长习性及分枝特性都不同于常规的移栽茶苗,因此修剪方法也要有所不同,现将其修剪方法总结介绍如下。1.嫁接后茶树的生长特性茶树嫁接由于砧木是成龄茶树,其年限一般都在20~30年,地下部分根系发达,能够很充分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源源不断供给地上部分,使茶树在一年四季中都在生长,生长量较常规移栽的茶树要…  相似文献   
17.
云南云县白莺山古茶资源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10月,云南省茶叶研究所资源课题组对白莺山古茶资源的分布情况、资源类型、利用现状等进行了初步调查,共采集到典型植株样本12份,照片110张,茶籽12份。现将考察结果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研究的成就和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平盛  许玫 《中国茶叶》2001,23(4):34-35
茶树种质资源是茶叶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而种质资源研究是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前提.云南茶区广阔,气候独特,是茶树种质资源的宝库,其茶树种类的多样性和特异性素为世人瞩目.因此,对云南茶树种质资源进行广泛征集、妥善保存并深入研究,是茶叶生产发展和科技发展的形势要求,也是以云南丰富的生物资源为基础,开发大西南不容忽视的重点之一.通过近二十年的研究,在广大茶叶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研究成果斐然,尤其是自"七五"以来,国家加强了对茶树种质资源研究的投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也承担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持的国家攻关项目,较全面系统地对云南的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了鉴定与评价,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云南茶树资源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勐腊茶新种 Camellia manglaensis Chang et T.Y.W,sp.nov. Subgen.Thea Chang,Sect.Dyer,Ser.sinenes Chang. 乔木或小乔木,树高4~11.7米,树幅3.6~6.2米,树姿半开张或直立。芽叶密被白色茸毛,嫩枝多毛。叶椭圆或长椭圆,叶长13.6~17厘米,叶宽5.4~6.7厘米;先端渐尖、急尖  相似文献   
20.
云南古茶树群落的分布和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云南是我国的产茶大省,茶业是云南的传统产业.了解云南古茶树群落的分布、种类和利用研究现状,对确保云南茶产业持续、健康和稳定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