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7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3篇
  11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36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为应对未来气候变化所产生的阶段性低温对寒地玉米幼苗建成的不利影响,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基于对寒地玉米田间温度条件的动态模拟,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分别设置低温处理阶段(播后第1~5、6~10、11~15、16~20、21~25和26~30天)和低温持续时间(0、1、2、3、4和5d)处理,探讨了不同处理组合条件下玉米出苗进程、幼苗生长、生物量积累及抗性生理指标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播后至苗期各阶段经历1~5d低温处理后,均可降低玉米出苗速率和成苗率,抑制玉米幼苗的生长及生物量积累,并引起叶片叶绿素含量与最大光化学效率下降,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与膜脂过氧化水平的增加,其影响程度随低温持续时间的延长不断加剧,且以播种后11~25d特别是16~20d,即处于破土至出苗临界期的玉米植株对低温响应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132.
为明确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对果蝇神经行为影响的分子机制,采取转录组测序技术对感染沃尔巴克氏体和未感染的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头部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组装、注释,筛选感染沃尔巴克氏体wMel和未感染黑腹果蝇头部转录组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并选择差异表达基因中差异倍数较大或与神经行为相关的基因进行qPCR验证。结果表明,感染沃尔巴克氏体wMel和未感染黑腹果蝇头部差异表达基因有679个(差异倍数≥2,P<0.05),其中,由于感染沃尔巴克氏体wMel而上调表达的基因有566个,下调表达的基因有113个。GO功能注释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与代谢过程、催化和结合功能相关。KEGG通路注释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蛋白消化与吸收、内分泌、神经活性配体-受体互作以及激素合成等通路中。从差异表达基因中筛选出11个基因进行qPCR验证,有9个基因的表达趋势与RNA测序结果一致。表明沃尔巴克氏体可广泛影响果蝇头部基因的表达水平,暗示可能由此影响宿主的神经行为。  相似文献   
133.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着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为了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总结了阿拉善左旗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并针对阿拉善左旗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生产基地建设、净化产地环境、严格管理农业投入品、推进市场准入制度、加强领导、加强宣传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4.
采用在草间钻头蛛Hylyphantes graminicola的饮水和人工饲料中添加四环素的方法研究了蜘蛛体内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的去除.同时,通过设置草间钻头蛛Wolbachia感染种群与未感染种群之间不同的交配方式,研究Wolbachia感染对草间钻头蛛生殖和适合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草间钻头蛛的饮水和人工饲料中添加四环素均能部分去除草间钻头蛛体内的Wolbachia,在供试最高浓度下,去除率分别为40%和50%.4种不同的交配组合下,草间钻头蛛雌蛛均能产卵,卵的孵化率差异不显著,Wolbachia感染对草间钻头蛛的生殖无影响.感染Wolbachia的草间钻头蛛所产第1卵袋的卵历期为6.65d,极显著高于未感染Wolbachia的卵历期(P =0.008).感染与未感染Wolbachia的草间钻头蛛种群世代存活率、性比以及适合度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5.
136.
棉花早衰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早衰是因棉花栽培管理的各个环节管理不当造成的,根据诱发棉花早衰的因素:品种、病害、施肥、耕作、灌水、防虫、化调等,对防止棉花早衰做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37.
通过豚鼠、新西兰大白兔的皮肤致敏、皮肤刺激、肌肉刺激、红细胞溶血试验,考察咪唑苯脲注射液的安全性。试验用新西兰大白兔6只进行皮肤刺激,染毒剂量为咪唑苯脲注射液0.5 mL/只(规格:1211.5 mg/mL);用白化豚鼠进行皮肤致敏试验,按0.5 mL/kg剂量,以豚鼠背部左侧皮肤进行染毒;用新西兰大白兔8只,进行肌肉刺激试验,在右侧股四头肌注入0.1、0.2、0.5 mL/kg bw,左侧股四头肌注入同样体积的灭菌0.9%氯化钠溶液作对照;用新西兰大白兔2只,进行红细胞溶血试验,采用体外试管法进行,采心脏血50 mL,制成红细胞悬液,加入受试药物原液温育3 h。结果显示,皮肤刺激试验:受试物咪唑苯脲注射液各个时间点的刺激反应积分均值为0;皮肤致敏试验:受试药物组和阴性对照组豚鼠的皮肤过敏反应率为0;肌肉刺激试验:给予受试物各个时间点的刺激反应积分均值为0;红细胞溶血试验:受试药物及阴性对照在3 h内红细胞全部下沉,上清液体均为澄明,溶液中未见棕红色或红棕色絮状沉淀。试验表明,咪唑苯脲注射剂无皮肤刺激性、不出现过敏反应、无肌肉刺激性、无溶血和凝聚作用,临床上可以肌肉注射使用。  相似文献   
138.
由于臭氧层的变薄,导致到达地球表面的UV-B辐射增强,所以研究植物对UV-B辐射响应的生理生化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垦玉7幼苗进行短暂UV-B辐射处理后不同时间玉米幼苗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分析发现:短暂UV-B辐射对POD和SOD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叶绿素a、Fv/Fm值、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在处理后不同时间受UV-B辐射影响显著,结果表明光合作用和蛋白质代谢参与玉米对短暂UV-B辐射的应答,抗氧化酶系统受到UV-B辐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9.
双橡胶辊式排种器主要用于条播农作物、牧草和条施粒状化肥。特别用来播种未经处理的各种类型牧草。 双橡胶辊式排种器主要由搅拌器、带有排种口的种箱底板和正对排种口下面水平放置、相对转动的两橡胶辊等组成,如图所示。 排种时,种箱内的种子在搅拌器作用下,经排种口进入胶辊上部的“”型排种三角区,  相似文献   
140.
江苏省淮安市席桥镇朱口村的农户,在露地进行早春番茄、夏秋豇豆、秋冬甘蓝周年栽培,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模式一般667m^2产番茄4000-5000kg,产值5000元左右;豇豆1000kg以上,产值1000元左右;结球甘蓝5000kg以上,产值2000元左右。除去投入成本外,每667m^2年纯收入7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