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目的]对大茎野生种血缘F1和F2创新种质进行分析评价,为丰富甘蔗育种材料的遗传多样性打下基础.[方法]以11份云瑞16系列大茎野生种血缘F1和F2创新种质为试验材料,测定其株高、茎径、锤度和有效茎数等7个农艺性状指标,利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值法,对参试甘蔗种质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1份大茎野生种血缘后代种质的7个农艺性状具有丰富变异性,其中以单茎重和单产的变异系数最大,分别为25.42%和22.89%.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1份大茎野生血缘后代种质的单产存在显著差异(P<0.05,下同),而11月理论蔗糖分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下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产与茎径和单茎重呈显著正相关,11月理论蔗糖分与锤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94.241%,可反映总体数据的大部分信息.通过隶属函数计算综合评价值(D),并基于D进行聚类分析,可将11份参试种质分为三大类,其中第Ⅰ类(云瑞16-12、云瑞16-61和云瑞16-10)综合表现较差,第Ⅱ类(云瑞16-60、云瑞16-63和云瑞16-8)综合表现较佳,其余5份种质为第Ⅲ类,综合表现居中.[结论]云瑞16-60、云瑞16-63和云瑞16-8的单产在93.00 t/ha以上,11月锤度在14.00%以上,大田表现高产高糖,可作为育种实践中的核心种质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22.
全国兽药产品批准文号数据管理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全国兽药产品批准文号数据库实际情况,对过去累计产生的15万条兽药产品批准文号数据进行了清理,增加了生效时间,进行了多种类型的分类和定义,研究确定了统计查询规则,新建了兽药产品批准文号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了兽药产品批准文号数据管理的“动态有效”,为全国兽药监管信息化做出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23.
正近年来,随着南川对地方特色产业的挖掘和发展,茶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作为金佛山特有茶树品种的古树茶产业尤为突出,古树茶产业发展成效凸显。通过研究地方古树茶产业发展的情况,总结经验,为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金佛山野生古树茶,俗称大树茶,是金佛山特有的茶树品种,属国家保护植物。近年来,南川高度重视古树茶产业发展,着力把古树茶产业发展为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古树茶产业的高质  相似文献   
24.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新时期高校发展转型的重要路径,涉海类高校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研究分析了我国涉海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中的存在的诸多问题: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目标定位不明确;专业设置与时代发展不协同;课程体系与结构缺乏系统设计;教师队伍建设不匹配等。研究提出要以向应用型转型为契机,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打造应用型特色专业群;以协同育人为重要机制,构建育人工作新格局;以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为重要支撑,加强"三个平台"建设;以教师队伍为核心要素,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等具体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分析云瑞10系列甘蔗亲本及其组合的杂交育种潜力,筛选出优良亲本和组合,为甘蔗杂交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3个云瑞10系列亲本及其与国内外品种选配的26个组合(C1~C26)为材料,应用家系评价和同异分析方法计算母本、父本及组合在蔗糖产量、蔗茎产量、有效茎数、株高、茎径和锤度6个性状的遗传力、配合力和综合同一度,评价云瑞10系列亲本及其所选配组合的杂交育种潜力.[结果]除父本的锤度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外,父本其他性状及母本和组合的6个性状均呈极显著差异(P<0.01或P<0.001),说明父本、母本及其组合对后代表现均具有明显影响.蔗糖产量、蔗茎产量和有效茎数3个性状的遗传力排序为父本>组合>母本,茎径和锤度的遗传力排序为组合>母本>父本;株高的遗传力排序为组合>父本>母本.母本、父本及其组合的6个性状平均遗传力排序为:茎径>有效茎数>株高>蔗糖产量>蔗茎产量>锤度.云瑞10-509、云瑞10-336和云瑞10-330蔗糖产量、蔗茎产量、有效茎数、株高和锤度的一般配合力均为正效应,可作为杂交育种的高产高糖优良母本;云瑞10-495和云瑞10-1055茎径的一般配合力也为正效应,可作为大茎品种选育的优良母本;云瑞10-550可作为高产高糖父本.以云瑞10系列为母本的组合C1、C2、C3、C4、C5、C6和C9为高产、高糖、有效茎多、高锤度优良组合,但各组合优劣与母本所含野生资源种类及其数量无关.同异分析法与混合模型估算组合特殊配合力均可较准确评价杂交组合优劣.[结论]云瑞10系列甘蔗亲本与不同地区品种组配后不同性状的遗传力和配合力不同.在甘蔗育种中,组配杂交组合时可重点以云瑞10系列为母本,但需兼顾其不良性状,选配互补型父本.  相似文献   
26.
以云瑞14系列品比圃的10个甘蔗新品系为试验材料,对其2年新植的工农艺性状数据进行信息熵理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云瑞14-658、云瑞14-662、云瑞14-599、云瑞14-526的综合评价值(Fi)均大于双对照(新台糖22号、粤糖93-159),其中以云瑞14-658最大(0.953 8);云瑞14-664、云瑞14-565和云瑞14-670介于双对照之间;云瑞14-636、云瑞14-645和云瑞14-695等在0.613 6~0.716 1之间,均低于双对照。该试验综合评价结果与参试材料的田间表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7.
选用大茎野生种57NG208与南涧果蔗正反交所得的12个后代为试验材料,采用桶栽试验的方法,在甘蔗拔节初期设正常供水(CK)、轻度胁迫和重度胁迫3处理进行人工水分胁迫,分别测定3处理的形态指标及生理生化指标,利用隶属函数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12份参试材料在不同水分胁迫下耐旱性的强弱。结果表明:不同水分胁迫处理对供试甘蔗主要测定指标均有显著影响;在不同水分胁迫下甘蔗叶片中的PMP、MDA含量、Pro含量、SOD和POD酶活性数值升高,CHL含量和Hight数值降低,变化幅度因水分胁迫程度及参试材料的差异而不同;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水分胁迫下,大茎野生种57NG208与南涧果蔗正交材料排在前5位的数量比其反交多;聚类分析表明,所有参试材料在轻度、重度水分胁迫下,均可分为4大类别,云瑞2012-9-11和云瑞2012-38-81的耐旱性较好,无论轻度、重度水分胁迫处理均聚为一类;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在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下,各项测定指标与耐旱性间的关联度不同,CHL、Pro和POD等3项生理生化指标与甘蔗耐旱性关联度较高,是甘蔗耐旱性评价的优良指标。  相似文献   
28.
割手密具有宿根性好、抗逆性强和适应性广等特性,是甘蔗育种中利用最多,育种成效最显著的野生种。进一步发掘和利用割手密优良抗逆基因资源对现代甘蔗品种改良具有重要意义。为获得更多优良割手密的真实杂交后代,本研究以2个地方种为母本、3个野生割手密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3个F1群体,共359份杂交后代。并从21对SSR标记中筛选出在双亲中具有多态性且扩增条带清晰的6对SSR标记,基于高通量的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平台进行杂交后代真实性鉴定、亲本指纹图谱分析、遗传相似性分析和特异性条带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共筛选出的6对SSR标记对5个亲本材料的分辨率较高,扩增多态性好,每个亲本都具有其特异的SSR指纹,可有效鉴定其杂交后代血缘的真实性;其中,359份F1个体中共鉴定出真杂种262份,3个组合的真杂种率分别为67.77%、75.51%、75.66%,平均值为72.98%。遗传相似性分析表明2个地方种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70,3个割手密两两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53、0.60和0.70,地方种和割手密间为0.38~0.53,种间遗传相似性系数小于种内。亲本特异性SSR位点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3个组合的母本特异性条带遗传率分别为68.47%、80.96%、73.39%,平均值为74.27%,而父本特异性条带遗传率分别为58.90%、76.60%、61.45%,平均值为65.65%,杂交后代具有偏母本遗传倾向,因此,在甘蔗杂交育种中应选择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的材料作为母本。本研究结果为今后割手密杂交后代的鉴定提供了高效、可靠的SSR标记选择,同时鉴定出的真实割手密后代群体可为开展割手密优异性状的遗传研究提供种质材料,为选育超亲遗传株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9.
对白楼蔗与云瑞14-252杂交所创制的45份云南割手密F2群体创新材料,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其农艺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7个农艺性状的变异较丰富,变异系数在7.68%~58.68%之间,某些创新材料有一定的优势可利用.选出的影响云南割手密F2群体创新材料的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7.646%,其中第一...  相似文献   
30.
分蘖是无性繁殖经济作物-甘蔗最重要的农艺性状之一,挖掘分蘖关键基因用于甘蔗理想株型调控是增加品种产量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前期从甘蔗中获得的与水稻分蘖关键基因HTD2高度同源的ScHTD2基因开展表达特征分析,然后探讨其在甘蔗种质资源群体中的基因多态性情况,筛选与分蘖性状相关的变异位点。结果显示,该基因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在叶中表达最高;腋芽萌动发育过程中,在休眠芽中表达量最高,随着蔗芽萌动,开始显著下调表达,负调控蔗芽的萌动发育;植物激动素、生长素和独脚金内酯都能显著诱导该基因在萌动蔗芽和蔗苗分蘖芽中的表达,结合激素处理的表型变化特征,预示生长素和独脚金内酯诱导该基因的高表达会抑制萌动蔗芽的继续发育和延迟蔗苗的分蘖,但植物激动素诱导的高表达并没有这种抑制效应。对从26份甘蔗种质资源中获得的520条HTD2基因组DNA克隆序列开展基因多态性分析表明,在基因组结构上,该基因具有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其中内含子区域变异最为丰富。从群体基因多态性看,原始种亲本群体在外显子1和2区域表现出较高的核苷酸多样性,而主栽品种群体在内含子区域表现出较高的核苷酸多样性。从编码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