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7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有机微量元素在猪营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综述了有机微量元素在母猪、仔猪、育肥猪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62.
<正>一、中国饲料工业的历史170年代中后期:开始兴起。280年代中后期:飞速发展阶段。1990年,配(混)合饲料总产量达3200万吨,居世界第三位。390年代中后期:蓬勃发展时期。1996年,中国饲料工业总产量达5610万吨,总产值1084亿元,中国已成为第二大饲料生产国。2007年饲料工业总产量(单位:百万吨)——工业饲料:123.3,配合饲料:93.19,浓缩饲料:24.91,添加剂预混料:5.21。饲料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主  相似文献   
63.
本试验旨在研究膨胀器不同环隙开度对大宗原料饲料品质的影响,以及在同一配方下,大宗原料不同膨胀度对断奶仔猪颗粒饲粮加工质量、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大宗原料分别采用3种不同环隙开度(3.2、3.8和4.5 cm)进行膨胀加工,试验饲粮参照配方进行低温制粒。试验选取72头平均体重为(5.8±0.5)kg的32日龄"大×长×杜"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3组分别饲喂3种膨胀度饲粮,试验期为28 d。试验结果:膨胀后大宗原料淀粉糊化度随着环隙开度的减小而增大,且3.2 cm组淀粉糊化度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粗蛋白质体外消化率3.2 cm组显著高于4.5 cm组(P0.05),但与3.8 cm组差异不显著(P0.05)。低温制粒后饲粮淀粉糊化度、颗粒硬度和颗粒耐久性指数最高为3.2 cm组,分别为41.95%、25.36 N和96.11%。当膨胀器环隙开度为3.2 cm时,断奶仔猪料重比最低,为1.50,平均日增重最高,为0.33 kg。本试验结果表明,环隙开度为3.2 cm时颗粒饲粮质量最好,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64.
本试验旨在研究同一饲料配方条件下,高效调质低温制粒工艺对颗粒饲料加工质量及维生素E保留率的影响。对照组(A组)饲料采用普通畜禽饲料加工工艺,试验组饲料分别选用3种调质器,即双层调质器(B组)、调质保持器(C组)及膨胀器(D组),对饲料配方中大料混合料进行湿热处理,经湿热处理后的大料混合料与添加剂和其他饲料原料混合后经低温(50、55、60和65℃)调质后制粒。结果表明,大料混合料经双层调质器处理后淀粉糊化度显著低于调质保持器及膨胀器处理后(P0.05)。D组淀粉糊化度显著高于B组及C组(P0.05),C组颗粒硬度显著高于B组及D组(P0.05),C组颗粒耐久性指数显著高于B组及D组(P0.05),B组颗粒成型率显著低于其余3组(P0.05),B组、C组及D组维生素E保留率显著高于A组(P0.05)。65℃组淀粉糊化度显著高于50、55及60℃组(P0.05),65℃组颗粒硬度显著高于50、55及60℃组(P0.05),65℃组颗粒耐久性指数显著高于50、55及60℃组(P0.05),65℃组颗粒成型率显著高于50及55℃组(P0.05),65℃组维生素E保留率显著低于50、55及60℃组(P0.05)。由此可见,大料混合料经调质保持器加工熟化,采用65℃低温制粒能有效保护维生素E热敏性成分,且饲料加工质量与普通畜禽饲料加工工艺制得的饲料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5.
美国饲料监管法规体系由一系列的法律、规则和指导文件组成;美国农业部、食品和药品管理局,以及多数州农业部负责这些监管法规的贯彻实施,其中饲料生产注册、加药饲料、生产过程等是美国政府监管的重要环节。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分析美国的饲料监管模式,以推动我国饲料法规的建设。  相似文献   
66.
饲料加工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尽管加工工艺通常都包括粉碎、混合、成型这些基本工序,但具体的工艺布置和加工参数都应根据饲料种类和所用的饲料原料作相应调整,因为不同的原料配方对成型饲料的生产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其中,原料特性包括物料的容重、粒度、含水量、粘结性、摩擦性和腐蚀性等。这些因素都影响着饲料产品质量和加工设备生产能力。因此,在饲料配方中,要适当考虑饲料原料特性,调整配方使之具有较好的制粒性能。而在加工工艺上,则要根据不同饲料原料和配方,选择合理的加工方法。本文根据饲料配方中淀粉、蛋白质、纤维、脂肪这几种成分在饲料中所占比例对饲料进行分类,探讨不同类型饲料的加工工艺及适宜的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67.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温热处理粉料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鸡蛋卫生指标的影响。选取40周龄的海兰褐蛋鸡1 0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5只鸡。对照组饲喂普通粉状蛋鸡料,试验组分别饲喂经70、80和90℃3种调质温度处理的粉状蛋鸡料。预试期1周,正试期12周。结果表明:1)试验组粉料的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调质温度的升高,试验组粉料的细菌总数显著下降(P<0.05),大肠菌群数量也逐渐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2)各组之间第1~12周蛋鸡生产性能指标的差异不显著(P>0.05)。3)各组之间第12周蛋壳强度、蛋壳厚度、蛋形指数、蛋黄比率和哈氏单位的差异不显著(P>0.05),80℃高温热处理粉料组蛋黄的亮度、红度和黄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第4、8、12周,试验组蛋壳表面的细菌总数小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蛋壳表面的大肠菌群数量均小于对照组。5)试验组的肌胃、空肠和回肠相对重量小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调质温度的升高,试验组腺胃、肌胃、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相对重量都逐渐增大,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高温热处理可以改善饲料和鸡蛋的卫生指标,但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消化道指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8.
为探讨应用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植酸酶酶活的可行性,实验选取134个喷雾干燥和66个吸附干燥植酸酶样品,应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酶活、水分含量校正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校正模型有较高的决定系数(RSQ),较低的交互验证误差(SECV).并对预测值与化学分析值之间进行配对t检验,在置信度为99%下,近红外光谱法与标准参考方法测定酶活、水分的结果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9.
疯牛病是公认的对人类经济社会和公共卫生安全具有严重破坏力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严重威胁着食品安全,同时制约着国际畜产品贸易,各国均有必要严格监控国内的疯牛病安全风险,限制疯牛病病原体在全球范围的扩散,降低疯牛病对人类社会的潜在危害。当前,仍无法直接确诊活体牛患有疯牛病,兽医病理学家主要通过检测牛尸体脑部组织或检测牛尸体脑组织中的变异朊蛋白进行疯牛病确诊。  相似文献   
70.
富硒农产品研究开发助力我国营养型农业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营养是保证健康的基础。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显示,饮食因素导致的疾病负担占到15.9%,已成为影响人群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但仍面临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营养相关疾病多发等问题,营养与健康已经成为我国食品消费的主流需求。农业生产的根本目标是为了满足居民食物消费需求。作为食品消费最大的供给侧,我国农业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农业生产如何满足人民对优质食物消费需求的美好向往、适应营养健康需求,已成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首要问题。因此,推动营养型优质农产品生产,是实现农业供给侧改革、满足食品营养健康消费需求的重要途径。硒是机体抗氧化的重要成分,最新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显示我国居民硒实际摄入量低于推荐量,研发富硒农产品是满足我国居民食品消费营养健康需求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前期研究基础,从我国居民硒营养基本情况、硒的剂量生物学效应关系两方面介绍了我国富硒农产品开发的依据;并针对我国居民硒摄入量普遍不足现状,概述了我国富硒农产品研发基本情况,最后对我国富硒农业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助力我国营养型农业发展。富硒农产品作为我国营养健康食品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学消费观的培养、全产业链的形成、质量监管及标准的制定,对于推动我国营养型农业发展,实现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升级,满足人民群众对营养健康的需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