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5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233篇
林业   456篇
农学   303篇
基础科学   349篇
  305篇
综合类   2243篇
农作物   264篇
水产渔业   191篇
畜牧兽医   1114篇
园艺   420篇
植物保护   283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201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267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302篇
  2009年   289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255篇
  2006年   231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5篇
  1964年   5篇
  1962年   4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不同养殖模式翘嘴鲌肌肉营养品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池塘与大湖不同养殖模式翘嘴鲌(Culter alburnus)肌肉营养品质差异,试验分析了商品翘嘴鲌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矿物元素含量等营养指标。结果表明:大湖翘嘴鲌肌肉水分含量显著低于池塘翘嘴鲌(P<0.05),粗蛋白质含量高于池塘翘嘴鲌,差异不显著(P>0.05)。池塘与大湖翘嘴鲌肌肉,除了赖氨酸和组氨酸以外(P<0.05),绝大部分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湖翘嘴鲌肌肉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较池塘翘嘴鲌高出2.72%、2.87%和2.50%。根据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结果,池塘与大湖翘嘴鲌肌肉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赖氨酸相对含量最高,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68.81和69.62。池塘翘嘴鲌的棕榈油酸(C16:1)含量显著高于大湖翘嘴鲌(P<0.05),而大湖翘嘴鲌肌肉的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s)、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s)、必需脂肪酸(EFA)、EPA+DHA含量则高于池塘翘嘴鲌(P>0.05)。试验检测了池塘与大湖翘嘴鲌肌肉11种矿物元素,其中镁有显著差异(P<0.05),重金属元素(铬、镉、铅)含量均在限量范围以内。综上所述,大湖养殖翘嘴鲌营养品质优于池塘养殖。  相似文献   
122.
试验旨在探索羊源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入侵宿主脾脏组织中引发的免疫应答途径。首先利用羊源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HN01菌株)感染小鼠,建立羊源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的动物模型;之后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获得感染小鼠与正常小鼠的脾脏转录组数据,并使用COG、KOG、eggNOG、GO、KEGG数据库对测序结果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进行功能注释与分析,同时对于显著富集到关键免疫通路的差异表达基因使用STRING软件和KEGG mapper进行蛋白互作分析,筛选出核心通路中起关键作用的基因;最后选取关键的10个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RT-PCR验证。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感染组中筛选出3 380个差异表达基因(P<0.01,log2|FoldChange|≥0.5),其中1 691个基因上调,1 689个下调。基因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感染组脾脏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发挥信号转导的功能,其主要参与的生物途径包括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受体互作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蛋白互作分析筛选出约28个核心差异表达基因,结合实时荧光定量RT-PCR验证后,其中9个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测序一致,分别是C3、Cd4、Cxcl13、LckGnai1、Grap2、IL-6、Cxcr6及Serping1基因。本研究初步证明了脾脏在抵抗多杀性巴氏杆菌入侵中参与了一系列免疫应答反应,为进一步研究羊源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3.
生态鸡的饲养管理模式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广泛消费者的关注,生态鸡的饲养管理方式和以前传统的养殖方式不同,生态鸡饲养管理方式更加注重绿色无公害,采用的是无公害的自然食物喂养方式,能够有效地保障鸡肉产品的质量安全,还可以提高养殖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4.
125.
程千夫 《湖南农机》2015,(3):82-83,99
通过对财务稽核的意义、作用以及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阐述财务稽核对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同时列举电力企业管理中容易出现的财务管理方面的漏洞,并依次作为问题进行讨论寻找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6.
正肥水管理。巨峰葡萄通常每100kg浆果需纯氮1.5kg、纯磷1.0kg、纯钾1.5kg。秋季落叶后施基肥,每666.7m~2施2000~3000kg腐熟有机肥,掺入磷肥40~60kg,此时地温较高,有利于有机肥的分解及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利用。追肥量少氮多磷钾可防止植株徒长。浆果着色期,叶面喷施800倍磷酸二氢钾溶液,隔15天喷1次,提高浆果品质。同时适量灌水。  相似文献   
127.
棉隆对病原细菌、真菌、根结线虫及杂草均有较高防效,而且作为固体微颗粒剂具有使用简单、安全的特性,被广泛用于作物种植前熏蒸土壤以防治土传病虫害。施用过程中,土壤环境因素(包括土壤类型、土壤温湿度、土壤有机质及pH等)、施药方式、施药季节和施药剂量均会对棉隆的熏蒸效果产生显著影响,不正确的使用方式常会导致熏蒸效果不理想或产生药害问题。该文系统综述土壤熏蒸剂棉隆的使用概况(包括作用机制、适用作物、施用方式和施用效果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包括施用深度、水分、温度对棉隆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及其熏蒸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等)、解决对策(包括改善施药方式、优化土壤环境和活化熏蒸后土壤微生物等)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棉隆的高效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8.
近些年,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动物生产中。艾叶含有挥发油、多糖、黄酮、三萜及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抑菌、抗病毒、抗氧化等生物学功能。艾叶及其提取物在动物生产中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以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改善畜产品品质。文章综述了艾叶及其提取物的活性成分、生物学功能及在动物养殖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艾叶及其提取物在动物养殖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9.
有研究证实,霍乱毒素(CT)A1亚基与葡萄球菌G蛋白的D肽偶联构建的融合蛋白CTA1-DD具有良好的佐剂效果。为了获得重组CTA1-DD蛋白在枯草芽胞杆菌中的表达,将CTA1-DD基因连接到表达载体pHT43中,构建重组枯草杆菌表达载体pHT43-CTA1-DD。将重组载体转化到枯草芽胞杆菌WB600中,用IPTG诱导重组菌表达,发酵液离心后取上清液,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方法分析蛋白表达情况。发酵上清液经Ni-IDA琼脂糖树脂纯化,与流感病毒HA抗原混合后共同滴鼻免疫小鼠后采集小鼠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测IgG和IgA的抗体水平。结果显示:重组CTA1-DD蛋白在枯草芽胞杆菌中能够分泌表达,在发酵罐中发酵36 h情况下蛋白表达量最高,目的蛋白大小在42 kDa左右,蛋白产量最高能到700μg/mL,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正确表达。重组蛋白经过Ni-IDA琼脂亲和层析纯化后与HA抗原混和滴鼻免疫小鼠,ELISA结果显示CTA1-DD蛋白组针对HA抗原能够诱导更高的血清IgG和黏膜IgA抗体水平,说明枯草芽胞杆菌表达的CTA1-DD蛋白具有佐剂活性...  相似文献   
130.
牦牛(Bos grunniens)主要分布在海拔3 000 m以上的高寒低氧地区,具有“高原之舟”的美称。经过长期的适应性进化,牦牛在生理结构及遗传分子方面表现出高原适应性特征,随着组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揭示了牦牛高原适应机制。文章对牦牛遗传背景、形态、生理高原适应性进化的改变、相应分子遗传和调控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牦牛及其他高原动物低氧适应的研究和高原缺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