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综合类   25篇
畜牧兽医   7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选100羽8周龄健康海兰褐商品蛋鸡,通过关节腔直接注射金葡菌的方法复制鸡葡萄球菌性关节炎的病理模型,并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中药进行治疗,运用血清学方法对试验动物的血清生化指标进行动态研究,从而探讨中药方剂对鸡葡萄球菌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研究结果发现:金荞麦、艾叶等中药组成的方剂可以明显地恢复血清中与肝脏、心脏和肾脏功能相关的生化指标如白蛋白(Alb)、总蛋白(T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L)、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和尿酸(UA)的水平,从而在鸡葡萄球菌性关节炎发生发展中可以保护以上各个脏器免受损伤。因此认为,金荞麦、艾叶等中药组成的方剂可以预防和治疗鸡葡萄球菌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32.
肝胆管细胞癌是来源于肝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在多物种中都有发生。笔者运用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2例犬肝肿瘤进行了诊断。结果显示:肝肿瘤眼观均为圆球形白色肿块,组织病理学检查肿瘤组织由呈腺管状排列的瘤细胞构成,有的腺管中央有坏死脱落的细胞,有的有黏液样物质,腺管间以薄的纤维结缔组织分隔,瘤组织有大片的坏死。瘤细胞多呈卵圆形,细胞核大、卵圆形,核分裂象多见,瘤细胞的CK19阳性表达,而CK18和AFP呈阴性表达。根据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判断,2例犬肝肿瘤为肝胆管细胞癌,本研究为犬肝肿瘤诊断积累了病理学资料。  相似文献   
33.
本实验运用单克隆抗体PAP法,对实验感染鸭肝炎病毒雏鸭的组织切片进行染色观察,旨在动态研究病毒在雏鸭体内的分布以及病毒与组织病变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感染后3h,雏鸭心肌、肝、脾、肾、胰、腿部肌肉、大脑等组织的细胞浆内均出现了PAP染色的特异性棕黄色产物,除胰脏组织切片的PAP反应性在感染后168h达到最高外,上述其他组织的最高PAP反应性均在感染后24h;对同期的不同组织切片比较观察发现,肝、脾、胰外分泌腺、肾小管上皮细胞及腿部肌肉细胞的PAP反应性比心肌及大脑神经元细胞的PAP反应性强。由此表明,鸭肝炎病毒在感染后3h达全身化,并主要侵害肝、脾、肾、胰及腿部肌肉,继而引起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34.
鸭疫里默氏菌(Riemerella anatipesti er)感染是鸭、鹅和火鸡等禽类的一种接触传染性疾病.该病最早见于1904年Riemer报道的鹅渗出性败血症,Hendrickson等于1932年首次报道了商品鸭感染[1].郭玉璞等于1982年首先确诊我国商品鸭群中存在本病[2].目前该病广泛分布于我国主要养鸭、地区,几乎所有的商品鸭场都有不同程度的感染,成为危害养鸭业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3].临床上以商品肉鸭感染最为常见,主要侵害1~8周龄鸭,呈急性或慢性败血性过程,病变特征主要表现为心包炎、肝周炎,脾脏肿大,呈斑驳状,偶尔可引起局部皮肤感染[4].有关成年种鸭自然感染鸭疫里默氏菌的报道少见.本试验对一肉用种鸭群中患关节炎的病例进行了诊断,通过病原分离和鉴定,确定为鸭疫里默氏菌感染,同时对感染鸭的病理组织学变化进行了检查,并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为鸭疫里默氏菌性关节炎的防治及进一步研究其感染机制提供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35.
1999年5月北京、广西等地3~13日龄北京鸭和樱桃谷鸭发生一种类似于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的疾病,死亡率从;20%至80%左右,病鸭表现为突然发病、抽摔并很快死亡,剖检可见肝脏肿胀、表面树枝状充血或有出血点和出血斑,胆囊充盈,肾脏轻度淤血。取病死鸭肝脏做细菌分离培养阴性,然后做病毒。分离,分别从北京和广西的病料中各分离到1株病毒(编号为B株和G株)经  相似文献   
36.
为了解2006-2010年湖北省地区暴发的鸭呼肠孤病毒感染的病理特征,地域性特点,运用病理剖检、常规石蜡切片及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对鸭呼肠孤病毒自然感染病鸭进行研究。剖检眼观病变表现为肝、脾表面出现大量黄白色病灶,组织学病变为肝、脾出血、坏死与肉芽肿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所感染病鸭脾均出现特异性阳性信号,而肝和法氏囊仅部分出现阳性信号。由以上结果推测可知湖北省鸭呼肠孤病毒感染特征表现为肝脾坏死。  相似文献   
37.
为了确定动物肺癌的组织学类型,以更好的在临床上对肺癌进行诊断,分别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犬肺癌进行鉴别诊断。组织学检查发现,癌细胞沿肺泡壁生长,呈片状占满肺泡腔,癌细胞呈高柱状,细胞核深染,癌变明显,属于典型的肺腺癌的亚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组织学特征。对CK、Vimentin、NSE、CEA、p63和TTF-1共6种肿瘤标记物的免疫组化染色表明,肿瘤细胞的染色结果是CK(+)、Vimentin(-)、NSE(-)、CEA(+)、TTF-1(+)和p63弱阳性,表明该病变属于恶性癌变,来源于上皮组织,符合肺腺癌的特点。从而可以诊断为肺腺癌的亚型—肺泡癌。  相似文献   
38.
利用鸡源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复制鸡葡萄球菌性关节炎的病理模型,研究免疫器官的主要病理学变化及其内CD4 和CD8 T淋巴细胞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鸡接种细菌后呈典型的关节炎症状。脾脏肿大,表面呈网格状,法氏囊黏膜增厚,盲肠扁桃体和胸腺上散在出血点。光镜下脾脏淋巴小结早期数目增多,后期呈灶状坏死,法氏囊水肿,淋巴小结坏死液化。CD4 和CD8 T淋巴细胞的变化为:脾脏在接种后7 d淋巴小结内的CD4 和CD8 T淋巴细胞已明显多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差异极显著(P<0.01);接种后7 d,法氏囊的淋巴滤泡周围的间隙中检出较多的阳性细胞,在接种后14 d CD4 T淋巴细胞达到高峰,随后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在接种后7 d差异显著(P<0.05),在接种后14 d差异极显著(P<0.01);而CD8 T淋巴细胞在接种后7 d就达到高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盲肠扁桃体的CD8 T淋巴细胞在接种后7 d上升,21 d达到最高值;胸腺组织中阳性细胞数对照组和试验组都很少,试验组的阳性细胞数的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鸡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后免疫器官内CD4 和CD8 T淋巴细胞数目增多,表明T淋巴细胞参与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鸡的关节炎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9.
经对部分发表在NCBI里的新城疫病毒序列进行比对,在其F基因上找到1段相对保守序列,根据保守序列设计1对引物和1条TaqMan探针,以新城疫Ⅰ系疫苗株(Mukteswar株)作为标准品,通过系列条件优化、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试验,建立了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和重复性好的荧光RT-PCR检测新城疫病毒的方法.该方法能检测最低初始病毒浓度为102.2 ELD50/mL,且在108.2~102.2 ELD50/mL内Ct值与病毒浓度的对数值(lgELD50/mi)呈很好的线性关系,R2达到0.997 5;该方法对禽流感、禽痘病毒和禽大肠杆菌等禽病病原核酸无交叉反应;批间和批内重复性良好;临床样品检测中荧光RT-PCR与鸡胚分毒的符合率、诊断灵敏度和诊断特异性分别为98.5%,50.0%和98.4%.因此,荧光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为新城疫病毒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为新城疫病毒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40.
2015年10月,湖北省某规模化鸡场产蛋鸡群相继发生某种疾病,日死亡率达2%。为了明确患病蛋鸡死亡的原因及确定病原,对临床送检患病蛋鸡开展了病理解剖、组织病理学观察、PCR检测和病毒分离等实验室诊断。结果表明,患病蛋鸡临床剖检可见心包内有淡黄色清亮液体,肝脏肿胀、脂肪变性和变色,肾脏肿大、尿酸盐沉淀较多;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肝细胞核内形成嗜碱性核内包涵体;病料样品及病料鸡胚接种尿囊液,PCR扩增产物测序结果与I群禽腺病毒hexon基因同源性为99%,表明分离到的病毒为I群禽腺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