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7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71.
旨在了解新疆地区腹泻仔猪源大肠杆菌的系统进化分群、血清型及耐药性。本研究对154份腹泻仔猪粪便样品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采用多重PCR方法对分离株进行系统进化分群和O血清型鉴定,通过K-B纸片法对其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并通过PCR方法进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共分离到154株大肠杆菌,包括ETEC(n=24)、STEC(n=21)、EPEC(n=1)、EPEC/STEC(n=2)、ETEC/STEC(n=1)和ETEC/EPEC(n=1),其他104株。系统进化分群显示,多数菌株属于B1(37%)和A群(31%)。定型菌株44株,分别属于10种血清型,以O154、O12、O8、O141和O175为主要流行血清型。151株(98%)为多重耐药菌,对复方新诺明、四环素、氨苄西林、链霉素和氯霉素的耐药率为81%~100%,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31%~66%,对左氧氟沙星、多黏菌素B、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19%。耐药基因tetA(88%)、tetG(60%)和cmlA(4...  相似文献   
72.
为了了解牛源大肠杆菌(E.coli)O157∶H7在新疆地区的污染状况以及遗传多样性,探究不同地区分离菌株的遗传关系,为控制牛源E.coli O157∶H7的传播提供试验依据。将采集的样品在EC肉汤中进行增菌(37 ℃、180 r/min),接着将增菌液划线接种到SMAC平板上,37 ℃培养箱中过夜培养18 h左右。挑取SMAC平板上白色或无色单菌落接种MUG培养基,37 ℃培养18 h左右,将无荧光样品接种到SMAC平板上,37 ℃培养18 h左右,隔天挑取白色或无色单菌落进行PCR鉴定,具有rfbEfliC基因条带的即为阳性菌株。将阳性菌株进行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共有序列扩增(ERIC-PCR)指纹图谱聚类分析,分析菌株之间的同源性关系。ERIC-PCR结果显示,相似性100%的菌株有3组。从伊犁地区分离到的菌株差异性最大,具有6种分型;其次是乌鲁木齐,具有4种分型。菌株来源多样性最多的在D簇,由此可见通过ERIC-PCR分型,可以进行溯源观察。ERIC-PCR能够区分特定采样点或物种的分离物,它能够证明从不同来源的菌株之间,存在着某些相似的ERIC特性,并聚集在同一个簇群中。该研究中筛选出的E.coli O157∶H7菌株具有广泛的遗传多样性,该方法对于检测不同物种间的细菌差异非常敏感。由此可见ERIC-PCR可以作为E.coli O157∶H7常规监测和鉴定的一个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73.
为了调查案例教学法在兽医产科学课程应用中能否提升学生对该课的学习兴趣,提高兽医产科学成绩,以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8个教学班为研究对象,实施案例教学法。教学完成后,进行问卷调查及期末成绩对比,用Graphpad Prism 6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课程结束后,学生对案例教学法融入专业课课程中表示认同和喜爱,对兽医产科学兴趣普遍提升,并期望在今后的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授课。抽取其中2个教学班进行期末成绩对比分析,其平均成绩较往届提升了0.93分,说明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升学生对兽医产科学的学习效果,建议在今后的专业课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  相似文献   
74.
抑制性受体是一类跨膜糖蛋白,能够抑制或阻断免疫细胞内活化信号的传递.抑制性受体大多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mmunogloblin superfamily,IgSF)或C型凝集素超家族(C-type lectin superfamily,CLSF),其胞内段含有一或几个具有S/I/L/V) xYxxL/V序列的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inhibition motifs,ITIM).当抑制性受体与配体特异性结合时,胞浆区ITIM基序中的酪氨酸发生磷酸化,招募并激活具有SH2结构域的SHP-1 (Src homology-2 containing phosphatase-1)、SHP-2以及SHIP (SH2 domain-containing inositol phosphatase)等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rotein-tyrosine phosphatase,PTP),使下游分子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tyrosine kinase,PTK)的酪氨酸去磷酸化,从而介导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7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3~12周龄鸡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IBDV属于双RNA病毒科禽双RNA病毒属,能破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造成机体的免疫抑制,导致感染鸡对其他致病因子的感染性增加和对其他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的下降,给养鸡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76.
为了研究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和淫羊藿多糖(Epimediumpolysaccharide,EPS)的免疫增效作用,将12日龄的未免疫蛋公鸡100只随机分为A、B、C、D、E 5组,每组20只,A组用法氏囊种毒疫苗滴鼻免疫的同时注射生理盐水,而B、C、D组在进行法氏囊种毒疫苗免疫的同时,分别注射APS、EPS和APS-EPS,E组不做任何免疫,只注射生理盐水,于免疫后的第10、20、30、40天分别采血,收集血清,用琼脂扩散实验和ELISA方法测定法氏囊抗体效价。结果显示,APS、EPS与APS-EPS实验组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其中APS-EPS组最高。说明APS和EPS均有促进法氏囊疫苗免疫效果作用,而且两者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7.
马立克氏病是鸡最常见的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疾病 ,该病多发生于鸡 ,但有关鹌鹑发生马立克氏病的报道较少 ,且发病率较低。现将本院看到的一次疫情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 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蛋鹌鹑养殖户黄某 ,共分批饲养 36 0 0 0羽蛋鹌鹑 ,其中一批 4月龄 40 0 0羽鹌鹑开产后 6 0天内 ,产蛋率上升缓慢 ,日平均高峰值低于 6 0 % ,共死亡淘汰 4 0 0余羽。畜主自述病鹌鹑渐进消瘦 ,反复诊治 ,疗效不佳 ,终归死亡 ,无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史。2 0 0 2年 9月到我院求诊 ,至 10月底死亡基本结束 ,共死亡约 6 80羽。2 临床症状 精神委顿 ,蜷缩 ,羽毛蓬松 ,站立不稳 ,消瘦 ,爪干枯。3 病理变化 皮肤表面散在大小不一的淡白色结节 ,绿豆至蚕豆大小不等 ;肝脏表面大小不等的结节 ,圆形或近似圆形、突起、灰白色、均质呈脂肪状 ;脾脏肿大数倍 ,表面密布或散在大小不一结节 ,形态同肝脏表面结节类似 ;卵巢、肾脏、心脏偶见肿瘤结节 ;偶见腺胃高度肿大 ,黏膜表面凹凸不平。4 实验室诊断 根据农业部动物检疫实验室检验推荐规范技术 ,采集羽髓浸液 ,用含 8%氯化钠的磷酸盐缓冲液 (0 ...  相似文献   
78.
2017年1月,新疆博乐某牛场犊牛群出现腹泻疫情,本试验旨在调查病因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采集6头腹泻犊牛的肛拭子和新鲜粪便样本,先用Speed V-Diar4TM试纸进行轮状病毒、冠状病毒、隐孢子虫和大肠杆菌F5(K99)的检测,再对样本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分子分群,最后对分离菌进行致病力及耐药性的检测。结果显示,所有粪便样本的试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从6份样品中共得到6株大肠杆菌和1株爱德华氏菌,分子分群PCR检测结果显示6株大肠杆菌中A群占83.3%(5/6),F群占16.7%(1/6)。半数致死量结果显示,只有1株大肠杆菌(菌株XJ-B1)具有致病性,可致小白鼠腹泻和死亡。药敏试验结果显示,7株分离菌对这18种抗生素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致病性大肠杆菌XJ-B1耐药程度最严重,对β-内酰胺类、磺胺类和多肽类抗生素耐药,为多重耐药菌。由此可见,这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可能是引起本次犊牛腹泻的病因之一,也是本试验首次分离到牛源的F群大肠杆菌,该菌的多重耐药性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而本试验结果为该牛场治疗此次犊牛腹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9.
为了解奶牛乳房炎大肠埃希氏菌耐药性、毒力基因携带及分布情况,从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在新疆乌鲁木齐、伊犁、昌吉地区的7个奶牛场共采集了142份乳房炎奶牛牛乳样本,采用麦康凯培养基和伊红美蓝培养基进行筛选,利用生化试验和16S rDNA PCR方法鉴定出大肠埃希氏菌,用K-B纸片扩散法对分离株进行耐药性检测,PC...  相似文献   
80.
【目的】分析比较准噶尔双峰驼乳和荷斯坦牛乳的差异,为研究驼乳的营养价值和生物学功能提供科学基础。【方法】使用乳成分分析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度发射光谱法、气相色谱和ELISA检测乳的主要营养成分、理化特性、脂肪酸和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结果】准噶尔双峰驼乳中乳蛋白、乳糖、钙、灰分、干物质显著高于荷斯坦牛乳(P<0.05)。乳密度也显著高于荷斯坦牛乳(P<0.05)。乳脂中花生酸、二十一碳酸、棕榈油酸和α-亚麻酸显著高于荷斯坦牛乳(P<0.05)。而准噶尔双峰驼乳的电导率、酸碱度、水分显著低于荷斯坦牛乳(P<0.05)。顺-8,11,14-二十碳三烯酸、己酸、辛酸、癸酸和月桂酸显著低于荷斯坦牛乳(P<0.05)。但两乳中所检测的生物活性成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准噶尔双峰驼乳相较于荷斯坦牛乳存在诸多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