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南海北部沿岸及东海南部9个不同地理群体的长鳍篮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进行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分析。484条DNA D-loop 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序列长度约 828bp,包含57个变异位点,92个单倍型;所有群体总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分别为0.80798和0.00405;群体内的遗传距离 0.00386~0.00532,群体间的遗传距离 0.00383~0.00482,群体间的分化指数为-0.01935~0.00759,各种分组的AMOVA分析均显示群体内变异比例超过100%;Fu"s Fs检验值为显著负值(-25.53678,p<0.01),核苷酸错配分布图呈单峰,吻合度检验数值较小且不显著,这些结果均提示长鳍篮子鱼可能经历过种群扩张事件,推测扩张时间约在4.74万年~1.18万年前。综上,南海北部沿岸及东海南部9个长鳍篮子鱼群体间不存在显著的地理结构和谱系结构,可划归一个管理单元进行种质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出净化靓巴非蛤的最优净化方法。【方法】采用臭氧-紫外线组合系统杀菌净化海水,结合非循环开放式方法净化靓巴非蛤微生物,以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为指标,分别选取温度、盐度、换水率、贝水比等4个因素3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探讨净化靓巴非蛤的最佳环境条件。【结果】依据正交试验结果及从净化效果和经济角度考虑,确定臭氧一紫外线组合系统净化靓巴非蛤的条件为:温度30℃、盐度35%。、换水率8h/次、贝水比1:1O、净化时间36h。【结论】利用臭氧-紫外线组合系统可达到净化贝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病毒检测在预防和控制对虾病毒性疫病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为了提高对虾病毒检测的快速性和简便性,建立了一种可同时检测6种对虾病毒的RT-PCR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来自广西沿海地区的130份病虾样品中的黄头病毒(YHV)、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桃拉病毒(TSV)、肝胰腺坏死病毒(HPV)、传染性皮下组织坏死病毒(IHHNV)以及杆状病毒(MBV)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白斑综合征病毒发病率最高,检出率高达73.8 %;传染性皮下组织坏死病毒发病率为18.5 %;桃拉病毒检出率为3.1 %;未检出黄头病毒、肝胰腺坏死病毒和杆状病毒.该RT-PCR方法扩增得到的片段经测序,结果与标准毒株的核酸数据高度吻合.实践证明,该实验建立的RT-PCR方法具有高度的准确性,与其他检测方法相比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在对虾病毒检疫、流行病学调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建立一种一步法和二温式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用于扩增南美白对虾桃拉综合症病毒231bp的特异基因片断,对300份南美白对虾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这是一种快速和敏感的桃拉综合症病毒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寻找对虾抗桃拉病毒(TSV)相关基因信息,研究对虾抗TSV分子机理。应用抑制性差减杂交(SSH)技术,构建TSV感染后存活凡纳宾对虾与未感染凡纳宾对虾的基因差异表达文库,并通过相对定量PCR以及斑点杂交分别对SSH的效率以及文库的可靠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SPR凡纳宾对虾和SPF凡纳宾对虾攻毒后的死亡率分别为12%和90%;在SSH系统中,相对于未进行杂交的cDNA样品,杂交后的cDNA样品的β-肌动蛋白(β-actin)几乎没有被检测出,说明SSH操作系统是高效率的。通过文库构建则获得正负2个文库,其中正库含阳性克隆1051个,负库含阳性克隆580个;而经斑点杂交验证,共获差异表达克隆321个,其中攻毒组高表达克隆270个,未攻毒组高表达克隆51个。可见,SPR凡纳宾对虾具有较强的抗TSV能力,以之为基础构建的对虾基因差异表达文库具有高度的可靠性,由文库得到的基因信息对获取对虾抗(TSV)相关基因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卵形鲳鲹线粒体COI基因全长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近源物种线粒体序列的同源比对,在C0I基因上下游保守区域设计一对通用引物COF/COR.以卵形鲳鲹肌肉总DNA为模板,PCR扩增获得特异的DNA片段,经克隆、测序和比对证实该片段包含了卵形鲳鲹线粒体COI基因完整编码区1551bp.对5个个体分别测序后比对,发现卵形鲳鲹COI基因DNA序列在钦州湾种群个体间至少存在7个变异位点,使5个个体分别具有5种不同的单倍型.将卵形鲳鲹种内不同个体及鲹科其他物种的COI核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根据比对结果构建鲳鲹科各物种的系统进化树,支持鲹科下设四个亚科(鲹亚科,(师)亚科,鲳鲹亚科,鲹亚科)的分类系统.通过COI基因遗传距离计算发现,卵形鲳鲹种内不同地理种群个体间遗传距离为0.001 ~0.005,显著低于Hebert等所推荐的物种鉴定最小种间遗传距离2%,而鲹科不同物种间遗传距离大于0.044,与形态学分类一致,说明COI作为卵形鲳鲹DNA条形码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分别以生理盐水、柠檬酸钠-甘氨酸液、海水、KCl-NaCl溶液、Hank’s液、D-Hank’s液为稀释液,不同浓度二甲基亚砜(dimethylsulfoxide,DMSO)及海藻糖为抗冻剂,研究超低温冷冻保存香港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精子方法及不同浓度含氨海水对复苏精子的激活效果,以筛选出最适宜精子冷冻保存的稀释液和抗冻剂及其浓度。结果显示,柠檬酸钠-甘氨酸液为稀释液复苏后精子成活率最高,为(82.90%±0.19%);其次是生理盐水(77.57%±0.49%)、D-Hank’s液(72.22%±0.36%)、Hank’s液(70.00%±0.28%)。氨海水终浓度为0.0313%时,复苏后精子活力最强,柠檬酸钠-甘氨酸溶液为稀释液精子活力为(61.25%±3.06%),生理盐水为稀释液精子活力为(68.70%±0.74%)。以生理盐水为稀释液、DMSO浓度为14%冷冻保存时,复苏精子存活率最高,含海藻糖精子存活率为(86.91%±3.14%),不含海藻糖精子存活率为(81.81%±3.68%),以柠檬酸钠-甘氨酸液为稀释液、DMSO浓度为12%时,复苏后精子存活率最高,含海藻糖的为(79.62%±1.95%),不含海藻糖的为(70.58%±2.41%)。  相似文献   
18.
钦州湾牡蛎线粒体16 S rRNA基因片段核苷酸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9个钦州湾牡蛎个体的线粒体DNA16S rRNA进行PCR扩增,纯化后的PCR产物测序分析,研究16S rRNA基因在白肉牡蛎和红肉牡蛎2个群体中的遗传多样性,通过DNAman比对序列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得到2个群体的序列长度均为434bp,共检测到16个核苷酸突变位点,包括8个转换位点和8个颠换位点。与GenBank序列比对发现,白肉牡蛎和香港牡蛎的序列基本相同,系统进化树中显示白肉牡蛎与香港牡蛎聚为一支,红肉牡蛎与有明巨牡蛎聚为一支。证实了白肉牡蛎和红肉牡蛎是2个不同的种,它们有各自的遗传多样性,该研究为牡蛎的遗传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从具有典型腹水病症状南方鲆的内脏分离细菌,经生化鉴定均为迟钝爱德华细菌。将纯化鉴定后的细菌对健康南方鲆进行人工感染,结果表明分离病原菌可引起南方鲆典型的腹水症状。对分离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发现该细菌对链霉素等高度敏感;实践用药进一步证明,链霉素对南方鲆腹水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广西沿海地区对虾桃拉病毒(TSV)检测及假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拉病毒(TSV)是一种给对虾养殖业造成极大危害的病原。应用RT-PCR方法对采自广西防城港、北海、钦州等地养殖场的疑似病虾进行TSV检测,结果在250份样品中,TSV的检出率为0;有5份病样在目的带位置附近出现明显条带,经测序和NCB I比对,该条带的DNA序列与南美白对虾18S ribosomal RNA 99%吻合。表明广西沿海地区近年来桃拉病的发病率已明显降低,利用国际兽医局O IE推荐的引物检测桃拉病毒有可能造成假阳性。试验结果可为广西TSV的科学检测与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