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4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解湖南省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来源及与其他地区毒株的关系,从湖南省疑患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 S)猪群中分离PCV2毒株1株(PCVHunan),提取病毒DNA,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克隆与酶切鉴定,获得1.7 kb片段的阳性重组质粒,对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与Genbank中已知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该序列与国内外毒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3.0%~97.7%,其中与美国株(AR145609)及澳大利亚株(AY424405)同源性最高,为97.7%。2个主要阅读框(ORF1与ORF2)氨基酸序列与国内外毒株同源性分别为98.4%~99.4%和88.0%~95.7%。  相似文献   
12.
1发病情况 河南永州某猪场共饲养良种猪1780头,有母猪、公猪、肥猪、架子猪、保育猪等。于2003年9月6日首先纯种猪舍的猪突然发病,高烧,不吃食,病情迅速传播,到10日肥猪、母猪、中猪、小猪几乎全部发病。用青霉素、链霉素和败毒五号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到9月15日有病猪1609头,死亡128头,发病率90%,死亡率8%,确诊为猪流感与肺疫混合感染,根据药敏试验改用头孢唑啉、阿米卡星,金刚烷等药物治疗,很快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13.
对近8年来接诊的1424例临床猪病例的不完全诊断结果进行统计,系统研究了8年来猪伪狂犬病的发生流行情况。结果显示,2001年~2006年每年有20%以上的病例为猪伪狂犬病,秋季是疫情发生的高峰期,病例多集中在饲养量大和交通比较发达的区域,病例的多重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从2008年送检的病猪病料中分离到1株致细胞病变代次、时间以及细胞病变形态与典型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培养特性不同的PRRSV(LD812株)。对LD812株的Nsp2和ORF5基因进行测序发现,该株病毒与标准HP-PRRSVJXA1株(与VR2332相比,JXA1Nsp2基因的第478、538~566位氨基酸缺失,缺失形式为1+29个氨基酸)的Nsp2基因同源性为98.3%,LD812分离株Nsp2基因上第475~520和538~566位氨基酸缺失,缺失形式为46+29个氨基酸,比JXA1株在1号缺失位多缺失45个氨基酸;LD812株ORF5基因序列与JXA1株相比仅有8个核苷酸的点突变。结合该毒株的临床特征、细胞培养及分子特性,推测LD812为一弱毒株。  相似文献   
15.
猪圆环病毒2型湖南株的分离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湖南省猪群中猪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流行变异情况,从2003年-2008年湖南省疑似PMWS病死猪组织中分离获得7株PCV-2流行毒株,分别命名为HuN-03、HuN-05、HuN-0601、HuN-0602、HuN-0701 HuN-0702、HuN-08。用PCR方法对这7株病毒进行全基因扩增及测序分析。结果显示,7株PCV-2分离株基因组全长均为1 767 bp,有典型的PCV-2基因组结构;病毒毒株间同源性在94.9%~99.3%之间,与GenBank中的13株PCV-2基因组同源性在93.6%~99.7%之间,与2株PCV-1亲缘关系较远,同源性只有75.7%~76.5%;在遗传演化关系上,7株分离株分属4个进化方向,HuN-0601可能是外来毒株,HuN-03在一个独立的进化方向内,可能是其他5株病毒的母源性毒株,其他5株病毒可能代表了两个遗传种群,一个是国际流行稳定毒株,一个是国内地域性流行毒株。  相似文献   
16.
从湖南3个不同地区的临床疹块型猪病病例中,分离获得3株能在2 d内致死小白鼠,1~4 d内致死鸽的革兰氏阳性菌,生化鉴定和16S rDNA PCR测序鉴定结果显示3株分离菌均为猪红斑丹毒丝菌,药敏试验显示,3株猪红斑丹毒丝菌均对青霉素等耐药,对恩诺沙星等敏感。  相似文献   
17.
猪化脓隐秘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一例肝、肺化脓性结节,脾出血性肿大的病猪体内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阳性、细长、形态不规则的杆菌,该菌在TSA平板、普通绵羊血琼脂、巧克力平板上生长缓慢,在普通绵羊血琼脂上呈α-溶血。对该菌的16S rDNA进行PCR扩增、测序、比较,结果显示该菌与化脓隐秘杆菌的16S rDNA有99%的同源性,进一步用API生化鉴定,结果也与其相符。该菌在24~52 h内100%致死小白鼠,腹腔接种新西兰兔,接种兔72 h内死亡,表明该菌为致病性细菌。  相似文献   
18.
对湖南省566个发病猪场和养殖专业户开展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HP-PRRS)的流行病学调查。经RT-PCR检测,612个病猪样品HP-PRRSV阳性率为82%,20个健康猪场的1007份血清样品阳性率为3.1%,3个定点屠宰场的50个健康猪肺门淋巴结样品阳性率为16%。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该病毒广泛存在于湖南省各地,以断奶仔猪最敏感且死亡率高,高温季节是发病的高峰期。长期带毒、持续感染、隐性感染、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和免疫应答反应延迟是本病的流行特点。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笔者对全省范围内193个规模化猪场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现将猪瘟(HC)、猪伪狂犬病(PR)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引起猪繁殖障碍综合征的六种传染病的血清学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采用试剂盒7套,监测了六种能引起猪繁殖障碍综合征的传染病,对来自有繁殖障碍症状的182场次进行猪瘟(HC)抗原检测,并对包括这182场次在内的335个猪场病例的血清样品1790份及田间血清样品28950份进行HC、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伪狂犬病(PR)、日本乙型脑炎(JE)、细小病毒感染(PPV)、布鲁氏菌病(Bruc)等六种传染病的抗体监测。结果表明,在有繁殖障碍症状猪场,HC抗原检出率高达69.8%,并且在不使用疫苗的情况下,PRRS、PR、JE和PPV的抗体阳性均分别为46.9%、33%、10.5%和52.6%。不使用疫苗时,血清样品的PRRS和PR的抗体阳性率也高。PPV较为普遍,它与JE也不容忽视。HC与PRRS、PR、JE和PPV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感染可能是引起繁殪障碍造成严重损失的主要原因。Bruc,在湖南省的猪群中已得到控制。要控制猪繁殖障碍综合征,必须注重综合防制,优化免疫程度、把握引种关、加强生物安全措施是防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