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7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4篇
  2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小麦种子活力与其保护酶活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周麦18、百农207和百麦196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发芽试验及种子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来研究小麦种子活力与其酶的关系,结果显示:无论非处理与老化处理的种子,百农207的发芽率最高,周麦18次之,百麦196最低;其对应的3种酶的活性相差较大,百农207种子中各种酶的活性都高于周18和百麦196,这说明3种酶活性越高,小麦种子活力越强。  相似文献   
62.
赵俊杰  荆树科  贺杰  姬生栋 《种子》2015,(3):6-7,11
利用PAGE技术就离子注入和离子束转大豆DNA处理对不同品种小麦叶片CAT同工酶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离子注入处理可引起不同小麦品种叶片中CAT同工酶的不同变化,且变化幅度较小。转大豆DNA处理后小麦叶片CAT变化呈现一个趋势,即不同品种小麦叶片中CAT同工酶活性均下降,甚至酶带缺失。  相似文献   
63.
为调查广东省鸭圆环病毒(DuCV)流行情况,本研究根据已报道的PCR方法,对2018年12月-2020年7月采自广东省9个不同地区的910份临床鸭组织病料进行鸭圆环病毒(DuCV)、大肠杆菌(E.coli)、腺病毒(FAV)、细小病毒(DPV)、禽流感病毒(AIV)和鸭坦布苏病毒(DTUMV)检测。结果表明:DuCV总检出率为23.18%(211/910);2019年第三季度较高,为34.61%;DuCV单重感染为16.24%(32/197),二重感染和三重感染分别为62.43%(132/197)和21.31%(42/197)。研究结果表明,DuCV在广东省鸭养殖场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流行,夏季和冬季为多发,DuCV的感染会造成免疫抑制进而导致其他病原的感染,加重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死亡率。本研究调查结果为广东省养殖户了解广东地区DuCV的流行态势提供可支撑的数据。  相似文献   
64.
本试验以一串红茎段为试验材料,以NAA,6-BA为主要研究因子,进行一串红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试验得出一串红最佳芽分化培养基为MS 0.1mg/LNAA 0.5mg/L6-BA;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 0.1mg/LNAA 2mg/L6-BA;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 0.2mg/L IBA。  相似文献   
65.
大叶山杨“接炮捻”自生根扦插育苗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北京林业大学毛白杨研究所对建国初期的“接炮捻”技术进行改进后运用于当前生产的三倍体毛白杨繁育技术,进行了大叶山杨的“接炮捻”自生根的初步试验,不但使大叶山杨扦插可以成活,还能形成自生根,保持了品种纯度。  相似文献   
66.
近年来,江苏南京地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频繁,尤其在秋季更是大面积发生,严重影响了番茄的生产效益。苏粉14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科研人员育成的杂交一代番茄新品种,在秋季引种试验中表现良好,未发生病毒病,且产量稳定,效益较好,可作为粉果类型品种在南京地区推广种植。该文介绍了苏粉14番茄的品种特性,并从育苗、田间管理及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方面介绍了苏粉14番茄的秋季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7.
辣椒(Capsicum spp.)作为我国主要的茄果类蔬菜之一,在四季蔬菜市场上都占有一定比例,对于蔬菜的周年供应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1]。长江流域辣椒栽培方式以早春大棚和露地栽培为主,对品种的要求为微辣、品质脆嫩型[2]。苦瓜不仅营养丰富、保健功能突出,而且具有降火、消薯的功效,市场消费需求逐年扩大,栽培面积也快速上升[3]。我们系统研究总结了大棚辣椒早熟栽培套种苦瓜的技术要点,并将两种优质高效作物集成于周年设施栽培中,大大提升了单位设施面积的效益,适宜长江流域大棚设施栽培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8.
为筛选对抗生素处理效果好的组合基质,设计4种基质柱,研究了连续进水条件下典型抗生素在基质柱中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4种基质柱对恩诺沙星、磺胺二甲基嘧啶、土霉素和青霉素4种典型抗生素均有去除作用,去除率最高的是B柱.对于恩诺沙星和土霉素,第5d去除率最高;对于磺胺二甲基嘧啶和青霉素,第30 d去除率最高.恩诺沙星易被基质吸附,主要在各个基质柱的表层基质去除,而不易被微生物降解.磺胺二甲基嘧啶与基质发生吸附作用较小,pH值较高时吸附作用更弱,在基质中较易向下迁移,可被微生物降解.土霉素在中层和底层基质中的去除率占整体去除率的百分比较大,而微生物降解作用很小.青霉素在B柱表层和D柱中层基质中去除率较高,较易被微生物降解.B柱对4种抗生素的去除效果最好,其次是D柱,而A柱和C柱去除效果均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69.
【目的】根系改良是提高小麦抗逆性和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克隆不同根系类型小麦品种的根系相关基因TaDRO,分析其与小麦重要农艺性状的关系,开发标记,为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根系性状多态性较高的21份普通小麦为材料,测序分析TaDRO-5A、TaDRO-5B和TaDRO-5D的序列多态性;利用"中国春"-缺体四体材料对其进行染色体定位,并用最新版的中国春基因组序列对其进行精细物理定位,根据TaDRO-5A和TaDRO-5B序列多态性开发分子标记;以323份普通小麦构成的自然群体为材料进行TaDRO单元型与表型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克隆了小麦TaDRO的A、B、D基因组序列,利用最新版的中国春基因组序列分别将TaDRO-5A、TaDRO-5B和TaDRO-5D定位于小麦染色体5A、5B和5D上,分别位于426.15、381.00和327.60 Mb处;在TaDRO-5A全长序列中共检测到3个SNP,形成Hap-5A-A和Hap-5A-C 2种单元型,根据启动子区-2 271bp的序列差异,开发出分子标记TaDRO-5A-KASP。在TaDRO-5B全长序列中共检测到17个SNP和1个In Del,形成Hap-5B-Ⅰ和Hap-5B-Ⅱ2种单元型,根据-300 bp的In Del开发了分子标记TaDRO-5B-In Del。关联分析表明,TaDRO-5A与株高、千粒重和根系生长角度显著相关,Hap-5A-A是增大根系生长角度、降低株高、增加千粒重的浅根型单元型,而Hap-5A-C是减小根系生长角度、增加株高、降低千粒重的深根型单元型。TaDRO-5B与株高显著相关,Hap-5B-Ⅰ是增加株高和降低千粒重的深根型单元型,Hap-5B-Ⅱ是降低株高和增加千粒重的浅根型单元型。在地方品种中,Hap-5A-C和Hap-5B-Ⅰ为优势单元型,在育成品种中,Hap-5A-A和Hap-5B-Ⅱ为优势单元型;深根型单元型Hap-5A-C和Hap-5B-Ⅰ在干旱、半干旱麦区品种中的分布频率高于湿润麦区;在全球地理分布中,干旱麦区品种中Hap-5A-C为优势单元型,但Hap-5B-I优势不明显。随着育种年代推进,小麦品种中浅根型单元型Hap-5A-A和Hap-5B-Ⅱ的频率增加。【结论】小麦根系相关基因TaDRO的Hap-5A-C和Hap-5B-Ⅰ是增加株高和降低千粒重的深根型单元型,Hap-5A-A和Hap-5B-Ⅱ是降低株高和增加千粒重的浅根型单元型;随着灌溉和化肥用量的增加,中国小麦品种逐步由深根、高秆类型转变为浅根、矮秆类型;利用分子标记选择矮秆、深根类型,可能提高品种水肥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70.
机采棉品种中棉所99001于2019年5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本文介绍了中棉所99001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纤维品质、抗性和栽培技术要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