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2篇
  2013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桂皮紫萁生长地小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长白山区西南坡桂皮紫萁生长地环境小气候考察,分析了该植物生长地的小气候特征,并对比了3个样地的光照、温度、空气相对湿度的分布状况和垂直分布形式。结果表明:桂皮紫萁生长盛期适宜光照度范围为2.16万-4.48万1x。气温的水平分布表现为复层林组成的样地,林内气温高于单层林的样地;复层林内气温的垂直变化规律是在活动层以下气温低于林外,活动层以上气温高于林外。仿生栽培区应选择由多种林分组成的复层林。山区平坦地泥炭土的热力特性优于山坡地暗棕壤土,对植物生长和植物营养积累有利。桂皮紫萁生长地的空气相对湿度范围在65%~90%。  相似文献   
32.
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对普通饲养猪滴鼻感染的致病力,因变异、菌量和猪龄不同而育很大差异.细菌变异是降低致病力的主要原因,致明显乃至完全的鼻甲骨萎缩主要与接种的猪龄有关,而肺炎的发生主要与接种菌量有关.强毒力株为原型Ⅰ相菌,对周龄内仔猪致鼻甲骨萎缩的能力强于Ⅲ相变异菌株10万倍以上,6万至10万个活菌可使大部分猪致明显乃至完全萎缩。两个菌相致肺炎及皮肤坏死作用亦有显著差别。未发现Ⅰ相菌株在呼吸道内变异为Ⅲ相菌,而试管内稳宅的Ⅲ相菌株大菌量接种时,在周龄猪可全部返祖为Ⅰ相菌,仅部分例致轻度乃至中度萎缩;在2.5~3.0月龄猪仅半数例返祖为Ⅰ相菌,不能返祖者被迅速清除,不致病变.  相似文献   
33.
前言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AR)是猪的重要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原发或主要病原已普遍承认是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B. B. )。利用鼻腔拭子直接平板培养法检出感染猪和带菌猪是一种有效而实用的方法,但在检菌效果上,分  相似文献   
34.
泽兰(Lycopus lucidus)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泽兰(Lycopuslucidus)是一种食用根茎野菜资源,其食用部分含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CB1和B2;其无机元素Fe,Zn和Mn的含量较高,含量分别为171.94,11.29和2.79mg/100g,均高于桔梗(Platycodongrandiflorum);其重金属Pb,Cd,Hg及有害离子As等含量极微,均低于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其分布广泛,具有良了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35.
本文对产毒素D型多杀巴氏菌(PmD)和支气管败血波氏菌(Bb)实验感染仔猪引起的萎缩佳鼻炎(AR)作了比较病理学研究。单用产毒素PmD滴鼻感染的6头仔猪仅出现轻度的AR病变,但鼻粘膜用稀醋酸处理后再感染这种菌的4头仔猪则病变严重。产毒素PmD与Bb混合感染的8头仔猪产生了重度乃至完全的鼻甲骨萎缩。单纯Bb感染,攻击剂量低时(3头)呈现中度AR病变,随攻击剂量增大(8头)病变明显加重,与两菌混感组相似。组织学检查发现鼻甲骨和鼻中隔的病变与毒素刺激骨吸收、抑制骨样接合和骨再生障碍有关,未见炎性反应。单纯产毒素PmD感染(包括醋酸予处理)的仔猪鼻甲骨和鼻中隔上皮有明显化生现象,而单纯Bb感染及其与产毒素PmD混合感染的仔猪则见有不同程度的立方或鳞状化生现象,且粘膜及粘膜炎性反应也较前者明显。此外,还发现一些其它器官两菌共有的病理变化,包括肺轻度的细支气管周围炎,扁桃体,特别是隐窝上皮的变性、坏死、细胞浸润,脾鞘动脉外膜结缔组织增生、组织结构紊乱等病变,其病变的程度与鼻腔病变程度相呼应。文中就这两种细菌感染致AR病变的差异进行了讨论,除进一步肯定了Bb致AR病变作用外,还提出了产毒素PmD在AR发病中加剧病变作用的病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36.
蔷薇科野果氨基酸和无机元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7.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AR)是猪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鼻甲骨萎缩、颜面变形和生长迟滞.是现代养猪业最重要的猪病之一。木病的原发或主要病原菌已普遍承认是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b)。同时注意到.产毒素多杀巴氏杆菌(Pm)的混合感染起着加剧鼻甲骨萎缩的作用,也是AR 的病因。本文报道了1987年春天在丹东  相似文献   
38.
调查了广东省某猪场3个分场的猪群中临床型萎缩性鼻炎发生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与产毒素多杀巴氏杆菌在鼻腔混合感染的情况.A 和 B 两个分场的育成猪发生了以生长迟滞和鼻部歪斜或上颔短缩为特征的临床型萎缩性鼻炎,发病率各为9.5%(10/105)和12.5%(37/296),抽检鼻拭子发现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感染率各为70.0%(14/20)和72.7%(16/22),多杀巴氏杆菌感染率各为30.0%(6/20)和31.8%(7/22).C 分场未发现临床型萎缩性鼻炎病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多杀巴氏杆菌感染率分别为87.5%(14/16)和5.6%(1/18)。在分得的15株多杀巴氏杆菌中.14株为荚膜 D 型,均产生皮肤坏死毒素.另1株为荚膜 A 型,不产生这种毒素.调查结果表明.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毒素多杀巴氏杆菌在猪鼻腔的混合感染是引起该猪场严重临床型萎缩性鼻炎的病因.  相似文献   
39.
在仔猪被动免疫抗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自然感染的对比试验中,我国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油佐剂灭活疫苗的抗感染率在仔猪2月龄转群时比荷兰同类疫苗提高63.34%,屠宰猪鼻甲骨萎缩率减少33.33%,日增重提高13.11%,达到100Kg 上市重需要的平均饲养天数减少25.85天。  相似文献   
40.
1选择较抗或高抗丝黑穗病的品种种子经营部门和种植者,应注意选择经过丝黑穗病抗性鉴定和通过政府审定的品种。因为经过审定的品种都是对丝黑穗病高抗或较抗的,有抗丝黑穗病的鉴定结果,并对种植有指导性意见。而没有经过鉴定和审定的品种,容易感染丝黑穗病,很可能导致黑穗病的大发生。因此,在发病较重地块,应选择抗病品种。如:辽单16号、丹玉13、铁单8号、丹玉28等,尽量不用感病品种。另外,同一品种连续在同一地块上种植也会产生抗病性差异,因此在重发地块应经常及时更换品种。2药剂拌种在病害较轻地块药剂处理种子效果较好。药剂拌种或用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