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5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51.
2007—2010年,结合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对墨竹工卡县耕地土壤有效硼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墨竹工卡县耕地土壤耕层有效硼含量低,有1/3的耕地土壤缺硼,且有效硼含量因行政区划、灌溉条件的差异而变化很大。根据土壤中硼的评价标准,提出了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增施和补施硼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施肥对策。  相似文献   
52.
水稻氮磷钾肥最佳用量试验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稻是我市的主要粮食作物,合理施肥是水稻获得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目前中稻施肥中存在品种单一,结构不合理,N、P、K比例失调等问题,不仅造成肥料的浪费,还严重制约水稻单产的提高.为此,我们进行了水稻优化平衡配套施肥试验,以期为本地区水稻生产中施肥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3.
试验旨在构建能高效表达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 p54蛋白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通过无缝克隆构建含有PRV TK基因同源臂和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的PRV通用转移载体pCAGIG-TK(l+r),参考China/2018/AnhuiXCGQ株基因序列,优化合成E183L基因,并连入通用转移载体,构建重组中间转移质粒pCAGIG-TK(l+r)-p54;重组质粒ScaⅠ酶切线性化后经脂质体介导转染BHK-21细胞,6 h后感染0.1个感染复数(MOI) PRV变异株,出现病变后通过空斑挑选和PCR鉴定纯化重组PRV,进一步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外源蛋白表达,并对重组病毒的遗传稳定性和增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转染重组质粒pCAGIG-TK(l+r)-p54的BHK-21细胞24 h后可观察到绿色荧光,说明重组质粒成功转入BHK-21细胞;纯化后的重组病毒表达绿色荧光蛋白且含有ASFV E183L基因,Western blotting和IFA结果证实重组PRV在BHK-21细胞中能表达p54外源蛋白,在26 ku处呈现特异性条带,且能与ASF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免疫原性较好;重组病毒在BHK-21细胞上连续传代20次均能检测到ASFV E183L基因,遗传稳定性较好;一步生长曲线显示,重组病毒与亲本病毒的增殖特性差异不大,且二者的最高病毒滴度分别为107.34/0.1 mL和107.61/0.1 mL,外源片段的插入不影响重组病毒在细胞上的增殖能力。本研究成功获得了表达ASFV p54蛋白的重组病毒rPRV-p54,为进一步研究p54蛋白的免疫原性及开发非洲猪瘟多基因重组PRV载体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4.
优质稻麦生产智能化信息技术的示范应用,是在已有的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基础上,运用三图叠加技术。建立地理信息数据库、基础信息数据库、知识库及模型库等,开发实用的优质稻麦管理专家系统;并通过建立示范推广体系,在示范区及辐射区进行推广应用。该技术为优质稻麦生产和农业主管领导提供有效的农业资源和科学决策支持。本项目的创新之处在于运用地形图、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等进行叠加交叉获取2512个最小信息单元,从而大大提高其信息单元的精度。提高信息咨询与决策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55.
为建立禽腺病毒4型的禽源细胞感染模型,并考察细胞培养毒株对动物的致病性,将实验室2014-2017年间分离的5株血清4型禽腺病毒接种鸡肝癌细胞(leghorn male hepatocellular cells,LMH)并盲传,选取各病毒的LMH细胞培养物,按一定剂量经腿部肌肉注射接种4周龄SPF鸡;记录试验动物的发病情况,剖检采集发病或死亡鸡的脏器并制作病理切片,观察并分析病毒细胞培养物感染SPF鸡的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发现:5株血清4型禽腺病毒在LMH细胞上盲传至第4代时开始出现I群禽腺病毒所致的特异性细胞病变,提取培养物中病毒核酸并进行PCR鉴定,均能扩增出大小约564bp的特异性扩增片段,表明病毒能在LMH细胞上稳定增殖。选取各病毒第10代细胞培养物进行SPF鸡回归试验,发现细胞培养上清接种4周龄SPF鸡后第3天开始,有部分鸡开始精神沉郁,食欲消退、卧地不起瘫痪并迅速死亡,病理剖检及病理组织切片结果显示HB-1、HB-2、HB-3和SD-1毒株保持对4周龄SPF鸡的致病性,病死鸡中能观察到典型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而对照组不出现任何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以上结果表明,LMH细胞可用于禽腺病毒增殖传代,是开展禽腺病毒分子致病机制研究的理想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