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177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54篇
  17篇
综合类   318篇
农作物   95篇
水产渔业   35篇
畜牧兽医   98篇
园艺   9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9篇
  1975年   6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901.
芝麻组织培养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课题组在开展了芝麻组织培养研究工作之前,设想在以下几方面加速芝麻育种进程:1、通过无性器官的离体培养,保持种质资源的纯合状态和育种材料的杂合状态,尤其是对稀有的、异地的、野生的资源和优异育种材料,通过离体培养的方法,使之得以保存和繁殖;  相似文献   
902.
小麦并不是“非喜磷作物”。在同样条件下,小麦对磷肥的反应,施用磷肥的增产效果,比起所谓喜磷的豆科作物毫不逊色。对小麦施用磷肥可以增根、增叶、增穗、增粒、增重,提高籽杆比值,促进早熟,显著提高产量。土壤有效磷是决定磷肥有无效果以及效果大小的主要因素。在保证一定水分和适量氮肥的条件下,土壤有效磷含量和小麦产量呈高度正相关,和施磷增产率、施磷增产值呈高度负相关。根据 Olsen 法测定的有效磷数据及田间试验结果,对亩产600斤小麦确定的因土施磷指标是:土壤有效磷含量在20ppm 以下,属极缺磷田块,每亩需施10斤左右 P_2O_5;在20—40之间,属较缺磷田块,每亩需施5斤左右 P_2O_5;在40以上,属磷素丰富田块,暂可不施磷肥。氮肥对磷肥肥效的影响从属于土壤有效磷这个主要矛盾。在极缺磷的田块上,不施氮肥,磷肥效果依然显著;配合氮肥,效果更为突出,氮、磷肥料的养分配合比例以1:1(N:P_2O_5)较适。在较缺磷的田块,只有配合施用氮肥,才能充分发挥磷肥作用,氮、磷肥料的养分配合以2:1为宜。在磷素丰富的田块,不管是否施用氮肥,也不管亩施氮素4.5斤、9.0斤、13.5斤、18斤,均对磷肥效果无明显影响。一般说来,施用有机肥料能降低磷肥的增产效果。降低的幅度和土壤有效磷含量,施用的有机肥料数量、腐熟程度,以及施用有机肥料的时期有关。播麦偏晚施磷增产,对播期偏晚的回茬麦施用磷肥能增加干物质,增多分蘖和穗、粒数,增产效果特别显著。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施用了有机肥料,施磷肥仍属必要。这是回茬麦赶正茬麦的一项有效措施。施肥方法能显著地影响磷肥效果。试验确定:磷肥深施比浅施好,早施比晚施好,施粉状比施粒状好,用量较高时,撒施比条施好。水分影响作物对养分的吸收,也影响着磷肥效果,改善土壤的水分状况,能使磷肥增产效果提高。磷肥在第二料作物上有一定后效,其后效相当于当料施入效果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在第三料作物上效果不明显。由于磷肥施入土壤后会被土壤固定,数量较多的磷肥,对某个作物一次施入,而让其它作物利用其后效,不如对几种作物分开施用效果好。石灰性土壤上的磷肥效果,曾有不同的看法。近年来,随着作物产量提高,氮肥用量增加,土壤养分供应状况有了新的变化,磷肥的效果越来越突出。过去被看作是磷素丰富、施用磷肥无效的土壤和田块,现在施用磷肥有显著增产;过去提出把磷肥用在“喜磷作物”上的建议,也逐渐为实践所摒弃。广大群众成功地施用磷肥的实践,生产实践中出现的许多急待解决的施用磷肥的问题,给科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为了找出合理施用磷肥的科学指标,为农业生产大上快上服务,近几年,我们在陕西关中武功、扶风两县的五个科研基点上(这五个科研基点是武功县的夏家沟大队、寨东大队、曹新庄大队,胡家底大队以及扶风县的陵角大队),以小麦、玉米、油菜、莞豆为主要作物,研究了影响磷肥肥效的一些重要因子。本文就小麦方面的试验结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903.
“长农四号”大豆新品种是以立新九号×(十胜长叶×黑农十一)复合杂交育成。1981年~1983年经吉林省大豆新品种联合区域试验鉴定,除生育期比“九农九号”晚2~3d以外,其他性状均表现优良,增产显著,平均增产达15.5%。1985年3月由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命名为“长农四号”。该品种具有高产、抗病虫、倒伏等特点,因而在省内外迅速推广。1988年省内外种植面积已达300万亩以上。  相似文献   
904.
盐化C57 V(盐粳902A × C57 V)系江苏省徐州市农科所1978年用滇一型不育系丰锦为母本,盐粳902为父本进行杂交转育,经5代回交,于1981年育成盐粳902不育系,1982年与辽宁农科院稻作所的C57V恢复系配组育成。该组合经过几年鉴定、品比、区试和生产试验示范均表现高产稳产,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 一、主要特征特性 在苏北属晚熟中粳,徐州夏栽全生育期150—154天,比对照盐粳2号早熟 3— 4天,比京引119晚熟4—5天,株高92—97厘米,株型紧凑,叶色较深,叶片半卷挺直略呈瓦形,茎秆粗硬,耐肥抗倒,分蘖中等,成惩率高。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每亩有效穗20万…  相似文献   
905.
本文通过大量数据证实实施催花素对龙眼树催花是有效的,并能获得产量与经济效益,确能起着调节龙眼产期的作用。田间试验还看出施用催花素对不同龙眼品种和同品种在不同季节及施不同的药量均会产生不同效果。水南2号是最易催花的良种。在龙眼盛花期遇33-37℃高温喷施激素6BA等具有保花、保果、增产作用。在龙眼抽出花穗后产生多次冲梢,喷施控梢药,人工摘叶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06.
描述了福建西番莲(Passiflora edulis Sims)栽培区发生的西番莲疫病的症状。其病原菌经鉴定为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 B.de Haan)。抗病性试验结果表明,黄果种(P.edulis var flavicarpa Degener)具有抗性,而紫果种(P.edulis Sims)易感病。高温、高湿可能是该病害发生的主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907.
本文对产毒素D型多杀巴氏菌(PmD)和支气管败血波氏菌(Bb)实验感染仔猪引起的萎缩佳鼻炎(AR)作了比较病理学研究。单用产毒素PmD滴鼻感染的6头仔猪仅出现轻度的AR病变,但鼻粘膜用稀醋酸处理后再感染这种菌的4头仔猪则病变严重。产毒素PmD与Bb混合感染的8头仔猪产生了重度乃至完全的鼻甲骨萎缩。单纯Bb感染,攻击剂量低时(3头)呈现中度AR病变,随攻击剂量增大(8头)病变明显加重,与两菌混感组相似。组织学检查发现鼻甲骨和鼻中隔的病变与毒素刺激骨吸收、抑制骨样接合和骨再生障碍有关,未见炎性反应。单纯产毒素PmD感染(包括醋酸予处理)的仔猪鼻甲骨和鼻中隔上皮有明显化生现象,而单纯Bb感染及其与产毒素PmD混合感染的仔猪则见有不同程度的立方或鳞状化生现象,且粘膜及粘膜炎性反应也较前者明显。此外,还发现一些其它器官两菌共有的病理变化,包括肺轻度的细支气管周围炎,扁桃体,特别是隐窝上皮的变性、坏死、细胞浸润,脾鞘动脉外膜结缔组织增生、组织结构紊乱等病变,其病变的程度与鼻腔病变程度相呼应。文中就这两种细菌感染致AR病变的差异进行了讨论,除进一步肯定了Bb致AR病变作用外,还提出了产毒素PmD在AR发病中加剧病变作用的病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908.
县城是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单元,在城乡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2021年河南省委工作会议提出:建设现代化河南,必须推动“县域经济成高原”,县域发展开启全面重构、深入转型的新阶段。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为县城发展带来了新的重大机遇。河南省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规划引领,培育壮大县城优势主导产业,确保城镇发展政策的系统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要按照“一二三四”(一个分类、两大动力、三项供给、四种机制)的思路,全力实现县域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09.
竞争条件下技术创新企业的利润率水平、投资强度是正面评价技术创新状况的指标。技术创新市场竞争中形成的能充分补偿创新成本且有足够利润回报的最低市场价格,则是技术创新的社会福利达到最大时的经济评价指标。商品性价比的改进速度反映了市场中技术创新的速度,商品相对价格水平与绝对价格水平则反映了其技术创新的潜力状况。  相似文献   
910.
前言     
四川省是我国发展柑桔的主要理想区域之一,80年代已建成了一批商品生产基地,1989年产量达90万吨以上,在农业产值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促进我省柑桔持续、稳定地发展,更加科学地提高栽培管理技术水平,“七·五”期间承担了省重点科研项目《柑桔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及其生理的研究》,内容包括:1.柑桔营养指标与优质高产施肥技术;2.紫色土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