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1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3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7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猪痢疾的实验室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猪痢疾(Swine Dysentery,SD)又称血痢,是一种主要感染生长育肥期猪、以黏液性出血性结肠炎为主要特征的肠道传染病。SD的病原是猪痢疾短螺旋体(Brachyspira hyodysenteriae B.hyodysenteriae),最早是1921年在美国发现,但直到1972年才认定其病原为呈强β-溶血的厌氧的肠道螺旋体,被命名为猪痢疾密螺旋体,1991年将其归入蛇形螺旋体属,现将其归入短螺旋体属,为该属中对猪具有肠致病性的重要成员,  相似文献   
82.
猪丹毒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丹毒是由红斑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危害世界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猪丹毒的隐性感染可能会发展成慢性型,成为猪丹毒的防治的难题.目前,免疫接种仍是预防猪丹毒最有效的方法,主要使用传统疫苗,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型疫苗的研究也应运而生,现对猪丹毒传统疫苗的使用和新型疫苗的研究近况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3.
【目的】构建猪圆环病毒2型(PCV2)ORF2基因疫苗,并对其免疫效果和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将PCV2ORF2基因从pMD-ORF2*质粒(包含PCV2 SCH A株ORF2基因)酶切回收,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ORF2,对该质粒进行酶切和PCR鉴定。将pcDNA-ORF2转染IBRS-2细胞,进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将构建好的pcDNA-ORF2制成核酸疫苗,按100μg/只腿部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白鼠,同时设pcDNA-3.1(+),PCV2全毒和PBS为对照,共免疫2次,间隔2周。分别于首免后第14天和56天采血,用ELISA法检测抗体;于首免后第56天,采用淋巴细胞增殖试验(MTT法)和流式细胞仪(FACS)对小鼠的细胞免疫进行检测。取首免后56 d小鼠的心肝、脾、肺、肾和脑等实质器官,采用PCR方法检测pcDNA-ORF2核酸疫苗的安全性。【结果】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pcDNA-ORF2构建成功,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获得表达。pcDNA-ORF2核酸疫苗能诱导小鼠产生较强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PCV2ORF2基因未整合到小鼠染色体上。【结论】pcDNA-ORF2可诱导小鼠产生免疫反应,其对小鼠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4.
伪狂犬病病毒Fa 株gI和gp63基因缺失株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NcoI消化含有伪狂犬病病毒(PRV)Fa株BamHI-7片段的质粒PBB7,以低融点琼脂糖回收目的片段,经连接并转化 E.coli DH5a,获得缺失了gI和部分gp63基因的重组质粒PPB7-1.将PRVFa与PPB7-1DNA共同转染PK15单层细胞,待出现50%以上细胞病变时收获病毒,并以蚀斑法得到纯化重组病毒株,命名为PFDI/D63.小鼠试验证实,缺失株对小鼠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85.
通过在病毒培养液中添加胰酶的方法,从仔猪腹泻粪样中分离并鉴定了1株能在Vero细胞上稳定产生CPE,并以细胞颗粒增多、肿胀、漂落为特征的猪呼肠孤病毒SC-A株。在感染细胞中,病毒胞浆包涵体及特征性微管样结构明显,病毒粒子多呈典型的晶格状排列,大小约70 nm。S2基因的克隆测序结果表明,SC-A S2全基因(DQ396805)大小为1 331 bp,其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由418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量约为47 140的σ2蛋白;与标准株T1L、T2J、T3D的核苷酸序列和推导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6.9%、76.7%、85.4%及94.6%、93.3%、98.3%。以σ2氨基酸序列构建的进化树分析显示,标准株及野外分离株可被划分为A(T3)、B(T2)、C(T1)3个群;除T3C31外,其余3型野外分离株及SC-A株和所有血清1型均位于C群中。  相似文献   
86.
非典型猪瘟或温和型猪瘟的临床症状均不典型,病理剖检无特征性,发病随时间和地点的不同,其症状及发病特点亦不同。  相似文献   
87.
禽流感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禽流行性感冒(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的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发生于各种家禽和野鸟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呈全球性分布,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从19世纪以来,已出现四次全球性的禽流感大流行,最严重的一次(1918~1919年)全世界死于禽流感的人数超过20万。尤其是在2003年底至2004年初韩国、泰国、日本、越南和我国相继暴发禽流感,越南、泰国出现了禽流感病毒H5N1变异株感染人并致死的病例,因此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由于禽流感病毒血清亚型众多,变异频繁,给疫苗的研制带来了极大困难。目前,商品化…  相似文献   
88.
以质粒pBR322作载体,用鸟枪法克隆出了PRV闽A株除BamHI-1,BamHI-2外的所有酶切片段,构建了PRV闽4株基因文库,并以克隆出的BamHⅠ片段用光生物素标记作探针,应用分子杂交法确定PRV闽A株绝大部分限制内切酶位点的位置.  相似文献   
89.
90.
将干扰素-γ、猪圆环病毒Ⅱ型ORF2主要抗原表位(47-85位AA)和猪细小病毒VP2基因克隆至pCI-neo真核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pCI-IFN-γ.ORF2.VP2.用脂质体介导法将其转染到MDBK细胞中,利用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产物的表达情况.将重组质粒pCI-IFN-γ.ORF2.VP2、pCI-ORF2.VP2、对照质粒pCI-neo、PBS、猪细小病毒火活苗和猪圆环病毒亚单位疫苗通过肌肉注射免疫小鼠,检测小鼠不同时期的淋巴细胞转化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动态变化情况以及PPV、PCV2抗体水平.试验结果显示,在转染重组质粒的MDBK细胞中能扩增到ORF2-VP2和IFN-γ基因;转染后48 h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能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绿色荧光,检测到特异性蛋白的表达.pCI-IFN-γ.ORF2.VP2免疫组从第7天开始脾淋巴细胞对ConA有明显反应,显著高于对照组和PCI-ORF2.VP2免疫组;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的数量高于或显著高于对照组和pCI-ORF2.VP2免疫组;在免疫后第14天检测到PPV PCV抗体.结果表明,pCI-IFN-γ.ORF2.VP2能够有效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