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48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51.
大肠杆菌病(Colibacillosis)是由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商品肉鸡发病率很高的疾病,也是一种较难控制的疾病,从3~5日龄的雏鸡到50多日龄的出栏鸡都有发生,易形成鸡的脐炎、肝周炎、、腹膜炎、肠炎、心包炎、气囊炎等,一旦发生给养鸡户带来很大损失,特别是肉鸡出口企业损失更大。现就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商品肉鸡病例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临床症状病鸡在发病初期一般表现食欲减退,采食量下降,精神萎靡、羽毛蓬乱,两翅下垂,闭目缩颈,呆立嗜睡,站立不稳,运动障碍。排灰白色水样粪便,泄殖腔外粘满粪便,有的甚至红肿外翻,大多数鸡群有呼吸道症…  相似文献   
52.
从山东省某发病鸡群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实验室检查,确定为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该毒株在鸡胚上繁殖,并可产生典型气管环组织病变,经5次传代,效价稳定,对非免疫的雏鸡安全,经过三批近百万羽份的区域试验,效果确实、可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山东株的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T-PCR方法对1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Chicken-SD-E-04的S1和N基因进行扩增、克隆测序.通过序列分析发现:该分离株的N基因相对较为保守,与参考毒株的氨基酸同源性在87.1%~91.2% ;从N基因的遗传关系树上分析显示Chicken-SD-E-04与其他多数分离株间及疫苗株的遗传距离较远.而就S1基因而言,分离株与参考毒株的氨基酸同源性在73.2%~80.1% ;从S1基因的遗传关系树上分析发现Chicken-SD-E-04与疫苗株的遗传距离较远,且处于不同的分支上.其结果说明这株山东分离株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而且也从分子水平上证实了目前山东流行毒株与传统疫苗株的遗传距离较远.  相似文献   
54.
分离并鉴定出山东省不同地区的IBV分离株A、B、C、D和北京分离株F,利用中和试验分别对各分离株及标准株M41、T等进行血清分型。设计一对此物,分别对各毒株的S1基因进行RT-PCR扩增,扩增片段长约1700bp,利用其PCR产物进行HaeⅢ酶切,根据酶切图谱,进行基因分型。结果表明:A、C、D和M41酶切图谱相同,属Mass基因型,分别为900、400和300bp左右的片段;北京F株有4条酶切条带,与4/91基因型不同,分别为1000、300、200和小于100bp左右的片段;B株有4条酶切条带,理论推断与T株相似,分别为700、500、300和180bp左右的片段,可能为同一基因型。血清学分型结果与基因分型结果不符。  相似文献   
55.
笔者选56—60周龄的罗曼肉鸡种蛋272枚(受精蛋)用日本产测定蛋形指数仪器测定,分为三组,71以上测定33枚,71—77之间测定173枚,77以上测定66枚,在种蛋上面标记不同符号,蛋形指数在71以下为一组,71—77之间为二组,77以上为三组,其受精蛋孵化率分别为54.55%,76.88%,57.58%。  相似文献   
56.
贵妃鸡的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妃鸡又称贵妇鸡,为一种很有观赏价值的鸡种.其肉质鲜嫩,特别适于保健、美食.贵妃鸡性情活泼,善于鸣叫,较机敏;具有一定的飞翔能力;抗逆性较强,较耐寒,耐粗饲,抗病力较强.有抱窝的习性,特别是春天,抱窝的鸡特别多,产蛋量下降,应做好醒抱工作.  相似文献   
57.
家禽传染性胚胎病是指由于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胚胎疾病。按病原可分为病毒性、细菌性和霉菌性三类,近年关于寄生虫侵袭性胚胎病亦有所报道。病原微生物对胚胎的感染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58.
改善日粮维生素对种鸡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鸡场饲养的海兰W-36父母代种鸡15000套在40周龄后种蛋的受精率、孵化率较低,经分析认为属维生素营养不良造成,遂改变日粮的维生素。通过改变饲料的维生素,显著的改进种蛋的品质,使蛋壳强度得到显著提高(P<0.05),蛋壳厚度显著增加(P<0.05),蛋重显著降低(P<0.01);通过改变饲料的维生素,种蛋的受精率提高了5.56个百分点,受精蛋孵化率提高了5.61个百分点,入蛋孵化率提高了10.75个百分点。经t检验试验前后种蛋受精率差异极显著(P<0.01),入蛋孵化率差异极显著(P<0.01),受精蛋孵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改变日粮的维生素,提高了蛋品质,受精率、孵化率,从而显著的提高了种鸡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