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5篇
综合类   1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9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81.
为研究核苷二磷酸激酶B(nucleoside diphosphate kinase B,NDPK B)蛋白表达对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 F48E9株复制与增殖的影响,本试验将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EGFP-NDPK B转染Vero细胞,经G418压力筛选出了阳性细胞单克隆,并通过RT-PCR、Western blotting和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鉴定了NDPK B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在细胞系基础上,通过HA-HI、TCID50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DPK B蛋白对NDV F48E9株复制和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成功地构建了高表达NDPK B蛋白的Vero/NDPK B细胞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检测证明了NDPK B能抑制NDV F48E9株在Vero细胞中的复制与增殖,提示以NDPK B为基础有可能设计开发抗NDV的新药物或抗病毒增效剂,对NDV进行预防或治疗。  相似文献   
82.
为建立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与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快速鉴别诊断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已登录的TGEV核蛋白(N)基因和PEDV膜蛋白(M)基因保守区域序列分别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以TGEV和PEDV混合总RNA为反转录模板,建立了TGEV和PEDV的二重RT-PCR检测方法,并进行了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利用所建立的检测方法对临床疑似样品进行了应用检测,并对检测到的阳性样品进行克隆测序。结果表明,成功建立了TGEV和PEDV二重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最低极限为10 TCID50/mL病毒含量,重复性好,特异性强,可特异性地扩增TGEV和PEDV细胞培养物,但对ST细胞和其他7种病原对照扩增不出任何条带;对22份临床疑似TGEV和PEDV感染样品检测结果与测序结果完全一致。本研究成功建立了TGEV与PEDV二重RT-PCR检测方法,可适用于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病的快速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3.
实施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和无规定动物疫病生物安全隔离区,对控制和扑灭特定动物疫病,保障畜牧业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动物疫病区域化的建设和实施、评估验收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阐述了河南省动物疫病区域化的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84.
克隆了乌骨鸡(BF2*SI)和珍珠鸡(BF2*NM)群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MHC class I)和β微球蛋白(β2m)基因,分析了其分子特征与等位基因多态性。BF2*SI相互问氨基酸同源率为75.5%~93.9%,保留了人HLA-A2与抗原多肽结合的7个关键性氨基酸。BF2*NM相互问氨基酸同源率为81.1%~98.5%,保留了人HLA-A2与抗原多肽结合的6个关键性氨基酸。BF2*SI在α1和α2区(抗原多肽结合区,PBD)有24个高置换率位点,置换率最高的为69位和9位。BF2*NM在PBD区共有6个高置换率位点。BF2*SI PBD发生氨基酸置换的位点数大于来航鸡BF2,BF2*NM PBD区氨基酸置换的位点数和置换率则远远小于来航鸡BF2。根据同源率,将BF2*SI α1区分为4类,α2区分为3类,α3区分为3类,并由此聚类为5个系谱(A-E)。将BF2*NM α1区分为3类,α2区分为3类,α3区分为1类,并由此聚类为3个系谱(A~C)。比较发现BF2*03SI、BF2*04SI和BF2*05NM的α1区与抗马立克氏病的BF2*2I同源率最高(分别为86.4%、86.4%和87.5%);BF2*05SI和BF2*05NM的α2区与BF2*2I同源率最高(均为93.4%)。另外,根据成熟肽区的氨基酸序列可将乌骨、珍珠鸡β2m分为两类,第一类和来航鸡β2m(M84767)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第二类与第一类相比,氨基酸序列相互间同源率为85.7%。结果揭示了各类鸡的MHCI和β2m基因具有品种分子特征。  相似文献   
85.
猪链球菌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体,能够引起猪的疫病,人类感染该菌可导致脑膜炎、败血症,甚至死亡.该菌对养猪业造成严重经济影响,对公共卫生事业构成巨大威胁.由于猪链球菌血清型较多,抗原结构复杂,在临床上又可呈现不同的症状,如败血症、脑膜脑炎、心内膜炎、肺炎、化脓性淋巴结炎、关节炎等,还常常与其他疾病发生合并感染.近几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逐年上升趋势.链球菌的致病性已引起临床工作者和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国内外许多学者对猪链球菌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已发现的猪链球菌2型的致病因子包括荚膜多糖、溶菌酶释放蛋白、细胞外因子、蛋白质片段和IgG结合蛋白、溶血素等.  相似文献   
86.
采用猪瘟-猪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CSFV-PRRSV)多重PCR诊断试剂盒和猪圆环病毒2 型(PCV 2)PCR诊断试剂盒对来自河南省不同地区的6个规模猪场送检的60份临床疑似病料进行了病原学PCR检测。结果表明:60份样品中CSFV、PRRSV、PCV-2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38.3%、30%和43.3%;3种病毒共感染样品数目占所有样品的13.3%,CSFV PCV-2双感染的比例最高,达到31.7%,PRRSV-PCV-2双感染比例为18.3%,而CSFV-PRRSV双感染比例只有15%。自感染猪内脏器官和血清中均能成功检测出病毒。本研究结果表明PCR诊断可作为临床上这3种病的病原学快速、灵敏的诊断方法,并为猪场猪瘟、猪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综合征、猪圆环病毒2型3种病的流行病学和检测方法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87.
综述了三肽囊素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近况。三肽囊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活性物质,其生物学活性和作用机理得到广泛研究,但有关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近几年才开始。  相似文献   
88.
本研究旨在体外重建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MHCⅠ)重链(α链)胞外区与轻链(β2m)成熟肽的重组嵌合分子。采用RT—PCR法分别扩增鸡MHCⅠ的重链胞外区和轻链的成熟肽序列;采用重叠延伸PCR(Splicing overlap extension PCR method,SOE-PCR)把通过45个碱基的链连接的鸡MHCⅠ重链胞外区基因和轻链成熟肽基因重组到可溶性表达质粒pMAL-p2X进行可溶性表达。经琼脂糖凝胶电泳证明RT—PCR可分别扩增出鸡MHCⅠα链胞外区基因和β2m成熟肽基因,大小符合预期。采用MHCⅠα链胞外区序列的反义引物与β2m成熟肽基因正义引物有15个碱基重叠的两对引物,以MHCⅠα链胞外区序列与β2m成熟肽序列PCR产物的混合物作为模板,进行重叠延伸获得了预期大小的连接片段;测序显示重组质粒上MHCⅠα链胞外区序列与轻链β2m成熟肽基因的靶序列由一柔性的linker相连,阅读框正确且无移码。本研究表明SOE-PCR是体外重构鸡MHCⅠ的一种简捷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89.
奶牛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关系着奶牛生产中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由于养殖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国内标准规范不统一、没有国家强制性规定等问题,目前国内尚无一套系统、完善的奶牛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规范。论文全面分析了目前我国奶牛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就体系建设所涉及的基础设施建设、人员配置、种源管理、饲养管理、防疫管理、牛奶质量可追溯体系、无害化处理、动物福利等要素,提出了系统的针对性建议和对策,旨在为进一步规范我国奶牛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0.
为评估热辅快速生物发酵分解工艺无害化处理病死猪尸体的处理效果,利用病毒分离培养、RT-PCR(PCR)等方法对热辅快速生物发酵分解工艺处理的病死猪尸体样品进行病原检测,通过处理前及处理后病原微生物检出率的对比,对该工艺无害化处理病死猪尸体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显示,除猪瘟病毒外,猪圆环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猪细小病毒、猪链球菌等常见病原微生物在处理72h后均能被杀死,说明经热辅快速生物发酵分解工艺无害化处理病死猪尸体基本达到了无害化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