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2010年10月份,吉林省长春市某猪场送检的不同年龄松辽黑猪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呼吸困难,妊娠母猪伴发有流产甚至突然死亡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为了建立快速检测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HEV)的RT-PCR方法,根据GenBank中HEV的HE基因和S基因设计了1对引物,在优化RT-PCR反应条件的基础上,成功的扩增出323bp的特异性条带。检测与HEV亲缘性较高的牛冠状病毒及猪的伪狂犬病毒均为阴性,最低可以检测到10个TCID50/100μl的病毒,说明该方法的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用此RT-PCR方法对感染HEV的小鼠和猪进行检测,结果能从发病动物的多种组织中检测到病原,其中以脑组织的检出率最高。因此,临床疑似病例检测时以脑组织为最佳检测样本。  相似文献   
13.
伪狂犬病病毒吉林分离株感染BHK-21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吉林分离株PRV-JL感染体外培养的BHK-21细胞为模型,通过透射电镜对PRV的形态发生学和宿主细胞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PRV能导致BHK-21细胞圆缩,并发生细胞融合,形成合胞体;电镜观察到的病毒粒子呈球形或椭圆形,成熟的病毒粒子直径大小为140~210 nm,未成熟病毒粒子直径为90~150 nm,多呈中空状,部分呈致密核芯。病毒吸附于细胞后以膜融合的方式进入细胞,在胞核内复制,装配好的病毒粒子以出芽的方式离开细胞核,获得最初的囊膜,进入胞浆;在胞浆内的病毒粒子又利用高尔基体的膜结构合成第2层囊膜,形成完整的病毒粒子;最后包裹有完整病毒粒子的高尔基囊泡与细胞膜发生融合,将病毒粒子释放到细胞外。感染细胞超微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细胞胞浆空泡增多,内质网扩张,线粒体增生、嵴肿胀、脱落,最后空泡化,整个细胞裂解、破碎。  相似文献   
14.
猪丹毒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通过细菌检测、生化试验、血清型鉴定、动物回归试验等对长春市某猪场送检疑似细菌感染的病死猪进行系统地分析,初步判定为猪丹毒杆菌致死。药敏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仅对青霉素、红霉素、呋喃唑酮、呋喃妥因4种药物敏感,对大多数抗菌药物高度耐药。经电镜负染观察及传代细胞系进行病毒分离,结果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15.
小型猪动物模型在医学领域中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猪在解剖学和生理学等方面与人极其相似。小型猪作为实验动物模型应用于医学研究领域,其优点是:体型小,饲料消耗低,管理操作方便,特别是经过人工培育的各品系小型猪能够配合试验,应激小,基因纯合度较高,成为理想的动物模型。作者综述了小型猪的国内外品种、品系,及其作为动物模型在心血管系统领域、消化系统领域、皮肤整形领域、外科领域、器官移植领域、口腔系统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Hemagglutinating Encephalomyelitis Virus, HEV)67N株S蛋白片段,经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后,四次免疫家兔,获得兔抗HEV-S蛋白特异性抗体;提取PK细胞膜蛋白,SDS-PAGE电泳后,转印NC膜,以纯化的S1蛋白代替病毒,利用改进的病毒铺覆蛋白结合试验(VOPBA)对PK细胞膜受体进行鉴定,结果发现在大约90kDa处有清晰的蛋白带,推测该蛋白可能是HEV感染PK细胞的结合位点。该结果为深入研究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的致病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猪血凝性脑脊髓炎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辽宁省各地区采集猪血清样本和HEV感染疑似病例脑组织样品,进行HEV抗体和病原学检测,结果910份样品中有451份呈现HEV抗体阳性反应,阳性率为49.6%;23份疑似病料检测HEV阳性率为73.91%,多与PRRSV等病原混和感染.依据临床样本资料和检测结果综合分析表明,辽宁省各地区普遍存在HEV感染,主要为隐性感染,发病猪均为45日龄以下仔猪.通过检测猪血清HEV抗体效价,可以判断HEV感染状态,为养猪场制定相应的防制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参照GenBank中水泡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G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方法扩增约为810bp的G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GEX-4T-1表达载体上,将经PCR、酶切鉴定以及测序分析正确的阳性重组质粒命名为PGEX-G810,之后将其转化至表达菌株E.coli BL21(DE3),经IPTG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进行检测。SDS-PAGE结果表明,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0 000;包涵体经变性、复性、Glutathione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纯化后,分离得到复性的融合蛋白。纯化的融合蛋白能与VS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证明表达的目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HEY)在人工感染仔猪体内的侵袭过程和分布规律,本实验采用滴鼻的方式感染5头1日龄未食初乳仔猪,并在感染后每隔24 h迫杀1头仔猪,采集鼻黏膜、气管、口腔黏膜、舌、食管、胃、肠、心肌、肝、脾、肺、肾、各段脊髓和脑等组织脏器制作切片,通过间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EV在仔猪体内的动态侵袭过程.此外,采用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检测病毒在各组织脏器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感染病毒后2 d~3 d,仔猪出现精神沉郁、全身震颤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见病毒抗原首先出现于脑桥,并进一步蔓延至延髓和各段脊髓,最后进入小脑浦肯野氏细胞和大脑皮层锥体细胞中;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病毒广泛分布于大脑皮层、脑桥、延髓、脊髓和小脑等中枢神经系统的组织中,其中大脑皮层的检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取新生24 h内的Wistar大鼠心肌组织,无菌剪碎后采用胰酶消化法分离细胞,用含2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逐日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结果于培养后48 h即可观察到部分细胞搏动;72 h后,细胞逐渐展开,搏动频率在60~70次/min,从而初步确立培养的细胞为心肌细胞;进一步采用心肌细胞特异性蛋白(cTnT)抗体和α肌动蛋白(α-actin)单克隆抗体分别对培养的心肌细胞进行免疫荧光及免疫组织化学鉴定,结果均呈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