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21篇
  免费   837篇
  国内免费   1190篇
林业   839篇
农学   763篇
基础科学   584篇
  1211篇
综合类   5856篇
农作物   802篇
水产渔业   481篇
畜牧兽医   2079篇
园艺   962篇
植物保护   571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258篇
  2022年   622篇
  2021年   647篇
  2020年   599篇
  2019年   499篇
  2018年   378篇
  2017年   563篇
  2016年   428篇
  2015年   610篇
  2014年   637篇
  2013年   771篇
  2012年   1052篇
  2011年   1013篇
  2010年   1070篇
  2009年   889篇
  2008年   898篇
  2007年   804篇
  2006年   635篇
  2005年   519篇
  2004年   309篇
  2003年   207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173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5篇
  1962年   6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9篇
  1955年   4篇
  1953年   1篇
  1948年   2篇
  1947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5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2篇
  1941年   1篇
  194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Geographic variation in life‐history traits among populations of wide‐ranging species is influenced by both spatial and temporal aspects of the environment. Rarely, however, are the effects of both aspects examined concurrently. We collected gravid female lizards (Sceloporus undulatus) from northern (Indiana), central (Mississippi) and southern (Florida) populations, spanning nearly the full latitudinal range of the species, to examine amongpopulation differences in strategies of reproductive energy allocation. Adult females from the southern population were smaller, and produced fewer and smaller eggs in their first clutches than did females from the more northern populations. Southern females were more likely to produce a second clutch, and second clutches were smaller than first clutches for females from the 2 northern populations. Together these trends eliminated population differences in overall reproductive output after accounting for body size. The trend for greater reproductive energy to be allocated to first clutches at higher latitudes, and to later clutches at lower latitudes is corroborated by published data from field studies on multiple populations. Distributing reproductive effort by producing more clutches of smaller eggs may be an adaptive response to the long season available for egg incubation and lizard activity in sub‐tropical southern environments. In contrast, allocating greater resources to early reproduction may enhance maternal fitness in the relatively short activity seasons that characterize more northern sites.  相似文献   
992.
碧流河水库底栖动物及其鱼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后对碧流河水库的5个断面、10个采样点的底栖动物进行调察,采到寡毛类3种,水生昆虫2种。底栖动物的平均密度为335.6个/m2,平均生物量为2.013 g/m2。寡毛类的数量最多,软体动物贫乏。克拉泊水丝蚓和羽摇蚊幼虫是该库的2个优势种。底栖动物种群结构简单、种类单一。还对底栖动物的鱼产潜力进行了估算,其值为8.1 kg/hm2。  相似文献   
993.
紫外辐射对栉孔扇贝精子遗传失活及形态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报道了紫外辐射对栉孔扇贝精子遗传失活及形态结构的影响。采用光照强度为800μW/cm2·s的紫外线辐射40~50s的栉孔扇贝精子,与正常的卵子受精可以得到雌核发育的单倍体胚胎。随着辐射时间的增加,受精率明显下降,且受精卵极少发育到D形幼虫。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辐射后部分精子的顶体膜破裂,顶体丝伸出,辐射时间越长顶体受到的破坏越严重,证明紫外辐射可以诱导精子的顶体反应;精子的鞭毛在紫外辐射过程中也会受到破坏,随着辐射时间的增加鞭毛脱落的比例也逐渐增加。推测紫外辐射导致精子结构的破坏是受精率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94.
以‘西州密25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经保鲜剂处理的哈密瓜‘西州密25号’在短途运输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失重率、硬度、腐烂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保鲜剂处理的哈密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94%)低于未处理的(18.16%)、A组的腐烂率(20%)低于对照组(60%),此外保鲜剂的使用还可以抑制果肉硬度和果实质量的下降,从而延长货架期,保持优良品质,保证商家的利益。  相似文献   
995.
本研究利用southernblotting技术从羊驼皮肤cDNA文库中筛选出核糖体蛋白S5(RibosomalproteinS5,RPS5)基因,测序结果表明该片断大小为436bp,含有一个完整的ORF。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进行了分析,发现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在第1到88位之间含有一个典型的CARD结构域,即六个反平行的螺旋结构形成的结构域,该结构域对RPS5基因功能的体现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996.
本研究根据HbADF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基因的编码区,并将其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T28a-HbADF。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宿主菌,经1 mmol/L IPTG诱导,获得相对分子量为20 ku的融合蛋白。表达蛋白以可溶和包涵体两种形式存在,通过亲和层析方法纯化可溶蛋白并获得HbADF融合蛋白,用抗HIS标签的单抗对纯化蛋白进行了Western blot鉴定。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HbADF蛋白特性及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7.
分析综合性大学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优势和不足等问题,提出加强综合性大学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998.
菜稻菜轮作模式是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提出的一种高效利用并能改善土壤环境的耕作模式。为探讨菜稻菜模式对农田土壤重金属的影响,以蔬菜连作、水稻连作作为对照,在东莞市开展大田试验,研究菜稻菜模式下土壤Cd各赋存形态的分布特征、变化规律以及农作物可食部分对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菜稻菜轮作和蔬菜连作对Cd全量及赋存形态无明显影响,水稻连作处理能降低耕层土壤Cd全量、可交换态、可氧化态、残渣态含量;土壤中Cd大多以活性较高的形态存在,各赋存形态的含量高低顺序为可交换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残渣态,土壤中Cd可还原态能与可氧化态、残渣态进行相互转化;水稻对Cd的富集能力要远高于蔬菜,在推广菜稻菜模式时要慎重考虑水稻Cd的超标风险。  相似文献   
999.
介绍了花粉管通道法的产生、分类及影响因素,阐述了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技术的分子验证过程,列举了花粉管通道法在各作物育种上的应用,提出花粉管通道法应选择最佳导入方法与时期,从而提高外源DNA导人效率和遗传信息转化率,提高性状的变异频率,获得广泛的变异,提供丰富的变异材料。  相似文献   
1000.
大麦小孢子再生植株气孔保卫细胞长度与倍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鉴定大麦小孢子来源植株倍性的方法,对大麦品种"花30"不同倍性(种子来源二倍体,小孢子来源单倍体和单倍体加倍系)早期植株的不同叶位、不同叶片部位的气孔保卫细胞长度进行了测定,考察了不同取材部位气孔保卫细胞长度的差异,对种子来源二倍体、小孢子来源单倍体和单倍体加倍材料的气孔保卫细胞长度的分布进行了区分。结果表明,"花30"单倍体材料的气孔保卫细胞长度在不同叶位以及不同叶片部位差异较小,而单倍体加倍材料和种子来源二倍体材料受叶片部位影响较大,单倍体和二倍体材料间气孔保卫细胞的长度差异显著,而单倍体加倍材料和种子来源二倍体材料间气孔保卫细胞长度未观察到明显差异。单倍体和单倍体加倍材料气孔保卫细胞的长度值范围分别为26.9~37.7μm和36.7~62.1μm;利用37μm临界值可对大麦小孢子来源的DH群体中的单倍体进行快速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