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38篇
  免费   515篇
  国内免费   687篇
林业   625篇
农学   742篇
基础科学   407篇
  1301篇
综合类   2589篇
农作物   550篇
水产渔业   408篇
畜牧兽医   1435篇
园艺   376篇
植物保护   407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292篇
  2021年   333篇
  2020年   294篇
  2019年   293篇
  2018年   226篇
  2017年   330篇
  2016年   250篇
  2015年   337篇
  2014年   311篇
  2013年   439篇
  2012年   488篇
  2011年   557篇
  2010年   455篇
  2009年   407篇
  2008年   420篇
  2007年   409篇
  2006年   359篇
  2005年   314篇
  2004年   232篇
  2003年   259篇
  2002年   303篇
  2001年   255篇
  2000年   222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2篇
  1979年   9篇
  1971年   10篇
  1970年   9篇
  1965年   9篇
  1964年   14篇
  1963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41.
高寒牧区两个燕麦品种的产量与品质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青藏高原高寒牧区,栽培草地种植主要以燕麦(Avena sativa)为主,但当地现有的品种产草量较低,缺乏高产优质的燕麦品种。为了进一步提高高寒牧区燕麦产量和品质,满足当地的生产需要,于2013-2016年期间从青海省引进燕麦新品种"林纳"在碌曲县进行试验种植,并和当地现有品种"陇燕1号"的农艺性状及营养价值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林纳"燕麦生育期短,成熟快;其鲜、干草产量显著高于当地现有燕麦品种"陇燕1号"(P0.05),分别增产41%和38%。"林纳"粗蛋白(CP)、钙(Ca)和磷(P)含量较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粗脂肪(EE)含量显著高于当地品种(P0.05);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低于当地品种,其中,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差异显著(P0.05)。总之,"林纳"燕麦的生产力和营养品质均优于当地品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作为该地区乃至整个高寒牧区的优质燕麦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2.
简述农业科研院校科技档案的内涵及作用,分析农业科研院校科技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农业科研院校科技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43.
浙北地区早熟松花菜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浙北松花菜秋季栽培区选择试点,对6个早熟松花菜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浙农松花50天是浙北地区秋季抢早栽培的较为理想的品种,而农美50天产量潜力最大,但成熟期略迟,生产上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44.
为了解陕西省靖边县羊布鲁菌的感染及分布状况,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采集陕西省靖边县羔羊、种羊等55 059只的羊血清样品,通过试管凝集反应对布鲁菌病抗体进行检测,分析羊布鲁菌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55 059份羊血清样品共检出阳性样品78份,其中羔羊样品阳性71份。种羊养殖场和养殖户因引进布鲁菌隐性种公羊造成2个养殖场出现77只病羊,4个养殖户出现117只病羊。羔羊布鲁菌抗体阳性率呈增高趋势,由2010年的0.04%上升到2012年的0.29%;由于引种造成的布鲁菌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45.
本研究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以ORFV NZ2毒株的CBP蛋白氨基酸序列为研究对象,对CBP蛋白的理化特性、亲水性、跨膜区、信号肽、二级结构、三级结构、B细胞表位和T细胞表位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显示,CBP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179 89 kDa,理论等电点为4.68,半衰期为30 h,稳定系数为43.06,脂肪族指数为81.78,总平均亲水性为-0.383。CBP蛋白为亲水性蛋白,无跨膜区,不属于跨膜蛋白,存在信号肽;二级结构中α螺旋、β折叠、β转角、无规卷曲分别占38.11%、33.91%、5.94%和10.48%,三级结构形似倒立的哑铃,上下对称。筛选出了6个优势B细胞表位、3个CTL细胞表位,无Th细胞表位。CBP蛋白为亲水性膜外蛋白,细胞表位较少,在细胞膜外为ORFV逃避宿主免疫反应发挥作用。本研究为CBP蛋白的功能研究与ORFV的致病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6.
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重组E2蛋白特异性纳米抗体,验证纳米抗体反应原性。使用BVDV灭活疫苗免疫羊驼,分别在第0、21、49及70天采集全血,测得抗体效价后分离全血中淋巴细胞,提取总RNA,反转录后PCR扩增目的片段。目的片段和pCANTAB5E使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连接后转至TG1感受态细胞中,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VHH噬菌体展示文库。再经过3轮"吸附-洗脱-筛选"后得到与BVDV-E2结合的噬菌体,用ELISA鉴定其反应性。结果获得插入率为90.8%,库容为1.02×107 CFU/mL的文库。ELISA结果和序列分析显示,得到2条与E2蛋白具有良好反应性的纳米抗体且与VHH同源性较高的序列。研究结果为BVDV的防控和新型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7.
选择2014年春季出生的生长发育良好、胎次相近、体重35 kg左右的烟台黑猪仔猪95头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低纤维水平组31头饲喂低纤维水平饲粮,中纤维水平组34头饲喂中等纤维水平饲粮,高纤维水平组30头饲喂高纤维水平饲粮。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12头。结果表明:不同粗纤维水平饲粮对烟台黑猪35~75 kg生长期和75~95 kg肥育期的平均日增重影响显著。其中,生长期平均日增重以低纤维水平组最高,分别比中纤维水平组和高纤维水平组提高14.91%(P0.05)、23.05%(P0.01);肥育期平均日增重以中纤维水平组最高,分别比低纤维水平组、高纤维水平组提高20.96%(P0.05)、5.62%(P0.05)。生长期和全期料重比以低纤维水平组最低即饲料报酬最高,分别比中纤维水平组、高纤维水平组降低6.59%、15.51%、2.85%、6.14%。饲粮粗纤维水平对烟台黑猪胴体性能影响不显著,对肉质性状中的a值及干物质含量影响显著。a值、干物质和肌内脂肪含量都以低纤维水平组最高,分别比中纤维水平组和高纤维水平组提高9.75%(P0.05)、13.72%(P0.05)、6.09%(P0.05)、8.31%(P0.05)和110%(P0.05)、122.35%(P0.05)。不同粗纤维水平饲粮对烟台黑猪背最长肌的酪氨酸和苯丙氨酸影响显著,酪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都以高纤维水平组最高,分别比低纤维水平组和中纤维水平组提高10.00%(P0.05)、4.05%(P0.05)、11.90%(P0.05)、5.62%(P0.05)。不同粗纤维水平饲粮对烟台黑猪背最长肌亚油酸含量影响显著,对其他3种脂肪酸影响不显著。亚油酸含量以高纤维水平组最高,比低纤维水平组、中纤维水平组分别提高35.14%(P0.05)、4.74%(P0.05),其次是中纤维水平组较高,比低纤维水平组提高29.02%(P0.05)。综合分析,烟台黑猪适宜的饲粮粗纤维水平生长期为10%,肥育期为12%。  相似文献   
48.
种植密度对滴灌马铃薯生长、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耕培土滴灌条件下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生长、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共设密度分别为7.28×104 株/hm2(RS25),6.67×104 株/hm2(RS35),5.55×104 株/hm2(CK)3个处理.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茎粗、干物质积累量以及商品薯率均有降低的趋势;产量、水分利用效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少,其中RS35处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表现最高,分别达到47 325 kg/hm2和12.05 kg/m3;在马铃薯品质方面,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粗蛋白含量的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淀粉和维生素C随着密度的大幅增加而降低,其中RS25处理的淀粉较CK降低了5.57%,RS25处理的维生素C较CK降低了7.96%,同时RS35与CK处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种植密度为6.67×104 株/hm2的RS35处理马铃薯高产优质,且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黑龙江地区滴灌马铃薯较为适宜的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4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水平对14~17周龄不同性别北京油鸡育肥期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为确定北京油鸡适宜饲粮代谢能水平提供依据。本试验严格按照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进行。选取13周龄北京油鸡600只,公母各占1/2,根据体重一致原则随机分为6组,其中3个组均为公鸡,另外3个组均为母鸡,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3个组分别为低代谢能组(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2.20 MJ/kg)、中代谢能组(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2.64 MJ/kg)、高代谢能组(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3.08 MJ/kg)。预试期1周,正试期4周(14~17周龄)。结果显示:1)高代谢能组公鸡和母鸡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2组(P <0.05),且高代谢能组母鸡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其他2组(P <0.05),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3.08 MJ/kg时公鸡和母鸡有较好的生长性能。2)公鸡方面,低代谢能组的腿肌率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母鸡方面,低代谢能组的全净膛率显著高于高代谢能组(P<0.05),翅膀率显著低于高代谢能组(P <0.05)。低代谢能组公鸡和母鸡的皮脂...  相似文献   
50.
农机维修节能减排技术推广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选择、推广适于当前现状的农机维修节能减排技术,采用调查研究、数理统计分析方法,阐述了喷油泵标准油量传递技术、喷油泵和喷油器调试技术推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推广建议。在农机维修节能减排技术中,喷油泵标准油量传递技术、喷油泵和喷油器调试技术最具有推广价值和推广意义,建议采取国家扶持建设标准油量传递网络、对喷油泵和喷油器调试实施补贴,以及先试点后推广的方法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