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73篇
  免费   3015篇
  国内免费   4403篇
林业   3013篇
农学   2829篇
基础科学   2745篇
  5270篇
综合类   20708篇
农作物   3082篇
水产渔业   2229篇
畜牧兽医   7328篇
园艺   3131篇
植物保护   1956篇
  2024年   260篇
  2023年   995篇
  2022年   2303篇
  2021年   2190篇
  2020年   2073篇
  2019年   1906篇
  2018年   1422篇
  2017年   2253篇
  2016年   1571篇
  2015年   2245篇
  2014年   2429篇
  2013年   2845篇
  2012年   3887篇
  2011年   3966篇
  2010年   3636篇
  2009年   3232篇
  2008年   3213篇
  2007年   2926篇
  2006年   2337篇
  2005年   1879篇
  2004年   1179篇
  2003年   694篇
  2002年   689篇
  2001年   625篇
  2000年   612篇
  1999年   265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8篇
  1956年   22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以40-90 kg 6个体重组的莱芜猪和鲁莱黑猪共72头去势公猪为试验对象(每组6头),采用相对定量RT-PCR方法,以-βactin基因为内标,分析肌肉组织LPL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其与肌内脂肪沉积的关系。结果表明:莱芜猪与鲁莱黑猪肌肉组织中LPL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趋势基本相似,随体重的增长,莱芜猪50-70kg阶段LPLmRNA表达丰度逐渐下降(P<0.05),80 kg阶段迅速回升出现一个峰值后再次下降;鲁莱黑猪LPLmRNA表达丰度随体重的增加呈缓慢下降趋势,70 kg以后变化不大并维持较低水平,其前期(40-60 kg)与后期(70-90 kg)的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总体上莱芜猪肌肉组织LPL基因表达量略高于鲁莱黑猪(P>0.05)。相关分析表明,莱芜猪和鲁莱黑猪肌内脂肪相对含量与肌肉组织LPL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分别呈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研究结果提示:猪肌肉组织LPL是肌内脂肪沉积的重要参与者,其编码基因的表达具有明显的体重发育特征,并对肌内脂肪的沉积具有一定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992.
猪CTSD全长cDNA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CTSD mRNA全长序列为基序,在db EST库中搜索同源性大于80%、重叠大于40个碱基的猪EST下载经Seqman软件装配后,利用RT-PCR扩增到猪CTSD基因部分cDNA序列,进一步通过RACE技术获得cDNA全长(GenBank登录号为DQ018727),猪CTSD基因cDNA全长2032 bp包括93 bp 5′UTR区、706 bp 3′UTR区和1 233bp ORF,编码410个氨基酸残基。其编码区与人、鼠、牛、羊CTSD编码区同源性分别为87.9%、78.2%、86.6%和85.0%,其氨基酸序列与人、鼠、牛、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6.6%、80.1%、86.0%和84.7%。疏水性分析和信号肽预测发现猪CTSD氨基酸序列存在至少7个疏水性区域,信号肽位点为第1-20个氨基酸残基。在NCBI进行Blast P搜索结果显示猪CTSD氨基酸结构中含有Asn(Asparagine,天门冬酰胺)结构域,与天冬氨酸蛋白酶3D结构同源性高达99.7%,具有真核生物天冬氨酸蛋白酶的典型结构。以猪多组织RNA池为模板,以1026 bp部分cDNA序列作为杂交探针进行Northern杂交,得到一条2000 bp左右特异条带,从而验证了RACE产物为全长cDNA并揭示该基因只有一个转录本。为了研究猪CTSD基因在体内不同组织内表达的特点,采用半定量RT-PCR对CTSD基因在猪10个组织中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0个组织中均有表达,且表达量与-βactin内参接近。  相似文献   
993.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猪肌动蛋白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引物和探针,通过对荧光定量RT-PCR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TGEV的方法。同时对37份现地病料进行检测并与常规RT-PCR方法、TGEV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比较。结果,该方法的检测敏感性达到15.3拷贝/μL,且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而常规RT-PCR方法只能检测到1.53×103拷贝/μL。对37份现地病料的检测结果也表明该法(检出17份)比常规RT-PCR方法(检出12份)和TGEV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免疫层析法,检出10份)的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994.
Leptin基因对陆川猪和大白猪产仔数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leptin基因在GenBank中的已知序列设计两对引物,采用PCR-SSCP技术在陆川猪和大白猪群体中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检测,发现了两个SNPs位点,并对其不同基因型个体PCR回收产物进行测序,同时对这两个SNPs位点与产仔数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SNPs位点分别是在第3 469碱基处发生了T→C突变和第3 714碱基处发生了T→G突变,这两个突变都是同义突变;T3714G SNP对陆川猪产仔数影响显著(P〈0.05),而对大白猪产仔数影响不显著(P〉0.05),T3 469C SNP对陆川猪和大白猪产仔数影响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95.
本试验通过粪样睾酮(T)和雌二醇(17B-B)水平的测定,建立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朱鹩粪样激素测定方法。结果表明,雌鸟粪中雌二醇水平显著高于雄鸟,分别为672.65±97.39ng/g和68.28±32.03ng/g;雄乌粪中睾酮水平显著高于雌乌,分别为2527.95±1100.51ng/g和327.77±132.62ng/g。以粪样代替血样,作为一种非损伤性的采样方法,在自然状态下监测朱鹩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为进一步开展朱鹩的生殖内分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6.
施肥对敖汉苜蓿鲜草产量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在内蒙古西辽河平原灰色草甸土上采用"3414"二次回归最优设计试验方案,研究N、P、K肥配施对敖汉紫花苜蓿当年产草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N 16.59kg/hm2、施P2O548.92kg/hm2、施K2O283.79kg/hm2时可获得鲜草最高产量66464kg/hm2。14个处理组合中,初花期以处理9(N2P2K1)、处理1(N0P0K0)、处理5(N2P1K2)粗蛋白质的含量高;初花期的粗纤维含量小于25.0%的处理组合是处理6(N2P2K2)、处理7(N2P3K2)、处理11(N3P2K2)、处理12(N2P1K1),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6];初花期粗灰分含量处理8(N2P2K0)最低;还分析了N、P、K肥对敖汉苜蓿营养成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猪、鸡间空肠弯曲杆菌感染分布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入沪28个产地(河南开封、山东青岛、江苏南通、浙江金华、上海奉贤等地)的鸡、猪进行了空肠弯曲杆菌流行分布调查,了解空肠弯曲杆菌在不同动物种间的分布状况。方法:以空肠弯曲杆菌特异性的VS1基因为扩增目标片段,对2005~2007年间在上海市三家家禽市场和五家生猪屠宰场采集的2234(鸡1015份、猪1219份)盲肠内容物样品进行PCR检测。结果:鸡盲肠内容物检出空肠弯曲杆菌阳性的样品288份,平均阳性率为28.4%,猪盲肠内容物检出空肠弯曲杆菌阳性的样品420份,平均阳性率为34.4%。结论:28个产地的鸡、猪均有空肠弯曲杆菌感染,不同产地、种属其感染率和发病情况不同,经统计学分析显示,猪的感染阳性率显著高于鸡,上海市内(奉贤等地)来源的畜禽感染阳性率显著低于浙江金华、江苏海门、江苏张家港和江苏大丰等外省市地区。  相似文献   
998.
以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REV)和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ALV-J)单一感染和共感染1日龄商品代AA肉鸡后不同时间,采用3H-TdR掺入法测定血液和脾脏的淋巴细胞对ConA的增殖反应能力。结果表明,血液淋巴细胞对ConA增殖反应能力在REV和ALV-J共感染后7 d均下降,REV单一感染组在感染后17、37 d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ALV-J单一感染组也呈现下降趋势。在脾淋巴细胞反应中,REV感染组在感染后37 d极显著降低(P〈0.01),ALV-J组显著降低(P〈0.05)。REV和ALV-J共感染抑制淋巴细胞对ConA增殖反应较单一感染强,效应期也较长,在感染后37 d,共感染对血液和脾淋巴细胞反应的抑制作用均大于REV和ALV-J的单一感染(P〈0.05)。在感染后273、7 d检测NDV抗体,单一感染组降低显著(P〈0.05),而共感染组下降极显著(P〈0.01),且显著低于单一感染组(P〈0.05)。本研究表明REV、ALV-J感染不仅能抑制体液免疫反应,也能抑制细胞免疫反应,且共感染比单一感染的抑制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999.
不同地域长爪沙鼠群体间遗传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27个生化基因位点,分别对首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部和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饲育的2个长爪沙鼠群体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显示,首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部长爪沙鼠群体遗传适应性、遗传多样性水平、遗传变异程度都明显高于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沙鼠群体(P〈0.05),并且这2个沙鼠群体间未出现较为明显的遗传分化(FST〉0.05)。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MTT法分别检测mLIF、bFGF和SCF 3种细胞因子在单独添加和联合使用时对体外培养条件下的SSCs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3种细胞因子分别单独添加时,各实验组增殖效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②3种因子联合使用时,低剂量组合共同促进SSCs的增殖,高剂量组合则抑制SSCs的增殖;③SCF、bFGF和mLIF的适宜剂量分别为10~20、10~20和10~15 n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