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42篇
  免费   414篇
  国内免费   834篇
林业   450篇
农学   348篇
基础科学   376篇
  692篇
综合类   3651篇
农作物   513篇
水产渔业   396篇
畜牧兽医   1411篇
园艺   575篇
植物保护   378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365篇
  2021年   324篇
  2020年   324篇
  2019年   305篇
  2018年   250篇
  2017年   387篇
  2016年   232篇
  2015年   364篇
  2014年   401篇
  2013年   467篇
  2012年   662篇
  2011年   663篇
  2010年   694篇
  2009年   539篇
  2008年   601篇
  2007年   481篇
  2006年   457篇
  2005年   348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冯涛  薛原 《中国家禽》2020,(1):112-115
为了研究东北地区健康鸡源大肠杆菌毒力基因的携带分布以及PFGE分子分型情况,试验采用PCR技术对413株鸡源大肠杆菌的4种毒力基因进行检测,并运用XbaⅠ酶进行酶切后完成PFGE分析,利用软件分析菌株间的相关性和遗传关系。结果表明,在检测的413株菌株中,fimH毒力基因携带率为77.72%,iucD毒力基因的检出率为56.42%,强致病性毒力岛(HPI)的标志基因fyuA和irp2毒力基因携带率分别为44.07%和43.83%;29株大肠杆菌呈现出28种不同的PFGE型,每一株菌被XbaⅠ消化为14~20条带,菌株相似度为30%~100%;多数菌株携带毒力基因,且毒力基因的类型较为复杂,PFGE分型结果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提示应加强鸡源大肠杆菌毒力基因的检测以及分子分型研究,为大肠杆菌病等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营养水平对断奶后2~6月龄陕北白绒山羊生长性能及小肠组织中与氨基酸转运吸收相关的SLC7A7、SLC3A1和SLC15A1 mRNA表达的影响。选取健康、日龄((60±1.60)d)和体重((10.73±1.03)kg)相近的雌性陕北白绒山羊羔羊36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4种试验日粮,其消化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标准日粮的85%、100%、115%和130%。标准日粮营养水平参考肉羊饲养标准NY/T816-2004,依据生长阶段(10~19 kg、15~27 kg)和目标增重设置。试验期间,分别于120和180日龄称重,于180日龄,每个重复屠宰1只试验羊,采集十二指肠中上部、空肠中段、回肠末端组织样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LC7A7、SLC3A1和SLC15A1表达水平。结果表明:1)第一阶段(60~120 d)115%水平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第二阶段(121~180 d)115%水平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85%和100%水平组(P<0.05),与130%水平组无明显差异。两阶段115%水平组羔羊干物质采食量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两阶段料重比115%水平组显著低于85%、100%水平组(P<0.05)。2)相同营养水平下,SLC7A7和SLC15A1 mRNA的表达丰度顺序均为回肠>空肠>十二指肠;3)随日粮营养水平的增加,SLC7A7、SLC3A1和SLC15A1 mRNA在小肠各段的相对表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115%水平组表达量最高。115%水平组SLC7A7和SLC15A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115%水平组SLC3A1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85%和130%水平组组(P<0.05)。本试验条件下,与其他营养水平组相比,115%水平组陕北白绒山羊羔羊在2~6月龄生长性能最佳,SLC7A7、SLC3A1和SLC15A1 mRNA在小肠各段的表达量最高。  相似文献   
993.
为探明化学合成条件对聚酯型儿茶素A(Theasinensin A,TSA)得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Plackett-Burman Design(PBD)确定TSA化学合成关键因子,然后采用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进一步优化TSA化学合成技术参数。结果表明,氯化铜用量、甲醇体积分数、温度对TSA得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主因素效应为甲醇体积分数>氯化铜用量>温度,最优条件为氯化铜用量43%,甲醇体积分数26%,温度15℃,聚酯型儿茶素得率为59.12%,与模型预测值59.34%接近。PBD和RSM联用优化TSA化学合成工艺可行,预测性较好,可为其他种类儿茶素氧化聚合物的高效化学合成提供借鉴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4.
该文阐述了我国榛子的发展状况、河北省榛子资源分布情况及赤城县榛子资源分布状况,并从加强野生榛子的经营管理、加大优良品种推广、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做好示范园建设及提高产品附加值等方面对榛子资源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5.
拉伸膜裹包苜蓿青贮饲料体外消化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长期贮藏拉伸膜裹包苜蓿Medicago sativa青贮饲料养分的体外消化率,采用两步法测定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和体外粗蛋白消化率(IVCPD),采用一步法测定体外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IVNDFD)和体外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IVADFD)。结果表明,除IVCPD外,鲜割苜蓿拉伸膜裹包青贮饲料的IVDMD、IVNDFD、IVADFD低于苜蓿原料;绿汁发酵液和甲酸处理拉伸膜裹包苜蓿青贮饲料的IVDMD、IVCDP、IVNDFD、IVADFD没有差异;晾晒处理拉伸膜裹包苜蓿青贮饲料的养分消化率低于苜蓿原料;晾晒处理拉伸膜裹包苜蓿青贮饲料的IVDMD和IVCPD显著低于鲜割苜蓿青贮饲料(P<0.05)。总体来说,苜蓿青贮后,养分的消化率下降,晾晒降低了苜蓿青贮饲料的IVDMD和IVCPD。  相似文献   
996.
酶在反刍动物日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反刍动物日粮使用外源酶制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重点介绍了影响外源酶制剂作用效果的主要因素以及反刍动物日粮中外源酶的正确使用技术。大量试验表明反刍动物日粮中外源酶的正确使用可以提高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997.
动物体内存在黏膜免疫系统,黏膜结合淋巴组织是黏膜免疫应答的组织基础.机体的淋巴组织50%以上存在于黏膜免疫系统.黏膜免疫系统具有重要而独特的功能,是病原体入侵的最大门户,接触大量种类繁多的抗原,被认为是执行局部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主要场所.因此,黏膜疫苗的研制和应用具有巨大的前景.选择合适的黏膜免疫载体,以最有效的促进黏膜免疫应答的途径投送抗原,加强黏膜免疫的效力,减少病毒性疾病的发生以及为细菌性疾病的防治,开辟一条非抗生素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98.
在扫尾负鼠卵母细胞中新发现了一种蛋白,即囊泡相关蛋白(VAP1)。该蛋白基因在卵巢或发育的卵母细胞中有表达,与卵母细胞中极性的囊泡形成有关。囊泡相关蛋白在N端的T13~K114区域有与半胱氨酸酶抑制蛋白C相似的结构域,可能具有抑制半胱氨酸酶对蛋白的酶解作用,促进卵母细胞中母源蛋白的积累,调节受精后胚胎的发育。  相似文献   
999.
陇东绒山羊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力估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测定了陇东绒山羊的主要经济性状,采用父系半同胞相关法估测了遗传力。结果表明,陇东绒山羊周岁母羊产绒量、体重、体高、体长、胸围、管围、羊绒直径、绒层厚度、羊绒伸直长度的遗传力分别为0.4129、0.3871、0.3732、0.3128、0.3468、0.2873、0.4013、0.3916、0.3908,为陇东绒山羊的科研育种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桑树害虫名录(Ⅳ)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记述了分布于我国的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总科(Noctuoidea)的灯蛾科(Arctiidae)、夜蛾科(Noctuidae)和毒蛾科(Lymantriidae)桑树害虫共68种,分别介绍了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种类及主要分布区域,为了解桑树灯蛾类、夜蛾类和毒蛾类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