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4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6篇
  15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42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圆形多轴多旋翼电动无人机辅助授粉作业参数优选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圆形多轴多旋翼无人直升机与单轴单旋翼无人直升机相比,结构上有很大差异,因而其旋翼所产生气流到达作物冠层后形成的风场参数亦有所不同。该文采用3种圆形多轴多旋翼无人直升机,根据正交试验设计法设计了3因素(飞行高度、飞行速度以及飞机与负载质量)3水平的正交试验,通过考察平行于飞行方向(X)、垂直于飞行方向(Y)、垂直地面(Z)3个方向上的峰值风速、Y向风场宽度(越宽越好)、动力电池的压降(放电越慢越好)3个指标,对该机型用于水稻制种辅助授粉的田间作业参数进行优选,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圆形多轴多旋翼无人直升机在水稻冠层形成的X向风场宽度明显大于Y向的风场宽度;有别于单旋翼无人直升机,圆形多轴多旋翼无人直升机X向风场只有1个峰值风速中心,Y向风场存在2个峰值风速中心,这一现象主要由飞行器多个旋翼的侧向气流叠加形成,相互之间存在干扰,而且也影响了Y向风场的有效宽度。在实际应用中,对于能实现GPS自主导航飞行的机型,应根据作业的便利程度尽量利用X向的风力,更有益于辅助授粉作业;而对于未采用GPS自主导航飞行的机型,为便于飞控手对飞机位置的判断与姿态操控而必须沿父本行方向进行飞行作业时(即利用Y向风力),应充分考虑垂直于飞行方向风场宽度较窄的实际情况,通过降低作业效率来弥补。圆形多轴多旋翼无人直升机在水稻冠层所形成风场的峰值风速主要受飞机的飞行速度、飞机与负载质量、飞行高度影响。结合有效风场宽度及电池电量消耗程度来考量,3种主要因素的主次排序及其较优水平依次为飞行速度1.30 m/s、飞机与负载质量18.85 kg和飞行高度2.40 m。该结果可为其他圆形多轴多旋翼无人直升机用于水稻制种辅助授粉的田间作业参数设置提供参考,而且也可为制定基于农用无人直升机的水稻制种辅助授粉作业技术规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2.
无人驾驶直升机具有机动灵活、不需要专用机场等特点,目前已在农业航空植保中得到应用。杂交水稻制种中,利用无人直升飞机飞行时其旋翼产生的风力能使父本花粉传播更远,可扩大父本和母本相间种植的宽度,实现父本和母本的机械化耕种和收割,从而实现制种全程机械化。杂交稻制种辅助授粉的效果(母本异交结实率)、作业效率及经济效益与无人直升机飞行时产生的风速、风向和风场宽度等参数密切相关,但迄今尚不明确。该文采用风场无线传感器网络测量系统组成三向风速测量线阵和单向风速面阵在水稻田里对无人油动单旋翼直升机飞行时的风场进行了测量试验,目的在于探明无人直升机在辅助授粉作业时不同方向的风速和风场宽度等参数,以便决策出较佳的飞行作业参数,包括飞行高度、作业航向等。无人直升机授粉作业的飞行速度设置为3 m/s,作业载荷为3.75 kg,飞行高度为:9、8、7和6 m,测量的风向为:平行于飞行方向(X)、垂直于飞行方向(Y)、垂直于地面方向(Z)。测量试验结果表明,上述3个风向的风速值大小排序为VX>VY>VZ,且风速持续稳定,因此,在直升机辅助水稻授粉作业时,平行于飞行方向的风力(即沿着直升机前进方向的飞机尾风)更有益于辅助授粉作业;随着飞行高度不断降低,风场宽度亦有所增加,在飞行高度为6~8 m时,达到3级风的风场宽度最大可达到9 m,飞行高度为9 m时,达到3级风的风场宽度最大仅为4 m,明显缩小,综合考虑农艺要求、作业效率及安全性等因素,该文建议无人驾驶油动单旋翼直升机Z3机型的较佳飞行作业高度为7 m;直升机逆自然风方向飞行作业时到达水稻冠层的风力较小,很难形成能满足水稻制种授粉所需的风场宽度和风速,而顺风方向飞行时的风场宽度和风速较大,因此采用油动力无人直升机辅助水稻制种授粉时,宜避免逆自然风方向飞行作业。该研究可为无人直升机水稻制种辅助授粉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丰优227母本直播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 a母本直播制种技术的试验和探索,2009年在湖南攸县丰优227春制基地,采用母本撒直播制种配套技术制种7.8 hm~2 ,平均产量达到3.35 t/hm~2,比育秧移栽方式产量更稳更高.对丰优227母本撒直播制种的配套综合技术进行了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54.
冬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培肥地力、选用超高产品种、适期适量播种、合理群体结构、综合防治病虫害等综合栽培措施,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力促个体健壮、粒多、粒重,连续四年创出小麦10500kg/hm^2的超高产记录。  相似文献   
55.
富硒链霉菌wh63可在平板硒浓度为100 mg/L时生长良好。低浓度的硒元素可以促进菌株生长,高浓度则会抑制菌株的生长,硒添加量为0.5和1.0 mg/L的wh63菌株生物量比对照分别提高12%和8%。通过显微形态学观察,wh63菌株孢子丝卷曲,孢子表面光滑;在高氏1号培养基上,气生菌丝为白色,后期颜色会变深。结合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发现其与唐德链霉菌(Streptomyces tendae)的同源性最高,为99%,且生理生化特性一致,初步鉴定wh63菌株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通过菌落形态观察,结合SEM(扫描电镜)和IR(红外光谱)分析,发现链霉菌wh63可以将无机硒转化为红色单质硒,红色单质硒附着在富硒链霉菌wh63菌体表面。  相似文献   
56.
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和灌浆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以超试1号(晚熟型)、郑单958(中熟型)为材料,研究了5个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叶面积指数和子粒灌浆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25万~11.25万株/hm2范围内,增加种植密度可提高单位面积玉米产量,但增幅越来越小,最佳种植密度为6.75万~9万株/hm2.随着密度的增加,叶面积指数提高;种植密度对玉米单粒重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前期的灌浆速率,不同品种单粒重的差别是灌浆持续期和平均灌浆速率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7.
新香A繁殖与新香优80、新香忧63制种连续2a在湖南绥宁县获得高产,2001年平均入库单产繁殖3.08t/hm^2,制种3.57—4.22t/hm^2;最高单产繁殖4.38t/hm^2,制种5.40t/hm^2。针对新香A的特征特性,其异交栽培技术关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选择具适温高湿天气的基地与扬花季节;二是围绕提高母本抗倒伏力的肥水管理与“九二O”喷施技术。同时针对新香A这种分聚能力强的不育系,提出了合理稀植同样可以培育出高产苗穗群体的观点。  相似文献   
58.
选择目前已规模化烘干杂交水稻种子的3种类型低温谷物烘干机,对5个杂交水稻品种的种子进行烘干,测定烘干脱水速率、种子发芽率和种子活力,观测烘干过程中种子水分和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类型烘干杂交水稻种子的脱水速率差异大,其烘干过程中的种子水分和种子温度的变化规律不同。与晾晒种子相比,所有机械烘干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差异不大,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总体上差异也较小。  相似文献   
59.
航空喷施与人工喷施方式对水稻施药效果比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找出小型无人直升机航空喷施雾滴在水稻植株的沉积分布规律,并比较农用无人机航空喷施方式和人工喷施方式的不同。【方法】通过喷施试验研究了市场上主流的2种不同型号无人机(油动单旋翼和电动单旋翼小型无人直升机)、不同作业参数对水稻冠层雾滴沉积分布结果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农用无人机航空喷施方式和人工喷施方式的效果和效率。【结果】航空喷施方式下的作业参数对雾滴沉积量和穿透性均有着相同的影响趋势,均表现出作业速度越慢,雾滴在植株间的沉积量越多,穿透性越好;作业高度越低,沉积量越多,但穿透性较差。但由于不同类型无人机旋翼风场强度的不同,油动单旋翼小型无人直升机喷施作业时作业高度对雾滴的沉积均匀性影响明显,而电动单旋翼小型无人直升机喷施作业时作业速度对雾滴的沉积均匀性影响明显。人工喷施作业的雾滴在水稻植株上、中、下3层的沉积均匀性最差,且雾滴在水稻植株间的穿透性也最差,为110.42%,人工喷施雾滴大部分都沉积在植株上层,只有3.27%的药液量到达植株的底部,而航空喷施作业有10%~30%的药液量能到达植株的底部。【结论】从不同喷施作业方式的效果和效益来看,航空喷施雾滴沉积效果优于人工喷施雾滴沉积效果,作业效率约为人工喷施方式的10倍,且成本低,效益高。  相似文献   
60.
进入11月份以后,大多数果树处于休眠期,果树上各种病虫也基本上停止为害,进入潜伏越冬期。此时搞好病虫防治,对于避免和减轻翌年病虫对果树的危害作用很大,是消灭和防治果树病虫害的最好时机,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